医生介绍

消化内科
李曦

李曦

主任医师
李曦 消化内科 消化内科学博士 主任医师 长期从事消化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现为深圳市消化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学组委员。擅长于消化道疾病(如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胰腺炎,炎症性肠病等)诊断和治疗。能熟练进行胃镜,肠镜检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王俊萍

王俊萍

主任医师
王俊萍,消化内科,博士学位,主任医师,从事消化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20年。擅长常见消化道及肝脏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在急重症消化道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熟练操作胃、十二指肠镜和结肠镜进行诊断和治疗;在功能性胃肠疾病(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治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现为深圳市消化病专业委员青年学组组长,广东省肝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学组委员。在国内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
李伏娥

李伏娥

主任医师
国际医疗部--特诊门诊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内科临床工作35年。在胃肠和肝胆胰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慢性便秘、炎症性肠病、胆囊炎、胰腺炎、脂肪肝、消化道肿瘤等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研究方向:胃肠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参与完成国家级课题:Cx基因与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主持和承担市科技局课题:胃癌演变过程E-CD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研究。承担北大内科学教学工作9年。深圳市消化学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消化分会脂肪肝学组成员。获得省科技进步奖1项,发表论文20余篇。
张智翔

张智翔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从事消化内科专业20年,长期在大型综合性医院工作,接触与处理过大量的消化系统的疑难病例,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尤其在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功能性胃肠道病的诊断与治疗等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在临床工作中力求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善于总结临床经验与教训。熟练掌握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的常规检查以及相关的内镜治疗技术。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独立完成了2部医学专著。
王成文

王成文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消化内镜室主任 广东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学会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委员会委员 深圳市消化内镜学会副主任委员
李坚

李坚

主任医师
从事消化内科专业20余年。熟练掌握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急重症的诊断及治疗;尤其擅长消化内镜的诊断及治疗工作:先后开展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良、恶性食管狭窄球囊导管扩张术,幽门狭窄球囊导管扩张术晚期食管癌留置自膨式金属支架术;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乳头切开取石术、碎石术,留置ERBD导管、自膨式金属支架术、鼻胆管引流术;内镜下消化道粘膜病变切除术EMR,消化道粘膜病变剥脱术ESD等。曾在日本新澙大学医学部留学,担任中华医学会深圳分会消化内镜学会委员、中国医促会胃病专业委员会理事,海峡医药学报编委、中华现代医药杂志编委、罕少见病杂志特约审稿专家。发表论文40余篇。
杨莉丽

杨莉丽

主任医师
医学学士,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10余年,擅长于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急性胰腺炎、肝硬化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熟练掌握电子内镜诊治。发表论文近10篇。
杜意平

杜意平

主任医师
杜意平,医学硕士,消化内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深圳市消化内镜学会常委,深圳市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消化内科专业临床、内镜、教学与科研工作20年余,临床经验丰富。主持市级科研项目2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消化性溃疡和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治。
何敏

何敏

主任医师
何敏,副主任医师 学历:广州南方医院消化内科学习各种内镜及其镜下治疗,中山第六附属医院进修学习炎症性肠病,日本癌研有明医院访问学者(世界前三名癌症专科医院之一)胃肠道早癌内镜诊断及治疗。 工作经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消化内科工作19年,擅长消化科常见及疑难病例的诊治,急重症胰腺炎的诊治与恢复期的个体化精准治疗,食管、胃肠道早癌筛查及治疗。精于胃肠镜、胶囊内镜、单(双)气囊小肠镜,超声内镜检查及镜下治疗,是全国消化内镜学组承认的四级内镜手术医师。荣获2014-2018年岭南名医称号。2005年荣获北医系统诊断学竞赛第2名(北京大学7所附属医院180名同年资医生参加) 目前所担任社会职位: 1.广东省医学会消化病学胰腺学组委员 2.微系统医疗器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重大消化系统疾病南方临床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3. 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4. 中国医生协会消化学组消化内镜AI组委员 5. 深圳市医生协会消化学组消化内镜超声内镜学组委员 6. 深圳市医生协会消化学组消化内镜早癌学组委员 7. 深圳市医生协会内科学组委员 8. 深圳市医生协会营养病学委员
陈文科

陈文科

主任医师
陈文科,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博士。熟悉消化系统常见病、疑难病及危重病的诊治,包括: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主要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病(主要包括反流性食管炎和非糜烂性反流病)、慢性肠炎、腹泻、便秘、肠易激综合征、胃肠息肉等。专长是炎症性肠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熟练掌握胃肠镜诊查、胶囊内镜诊查和常规内镜下治疗。担任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专委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消化学会委员及营养学组副组长、青年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和参加多项市级课题研究。
林煜光

林煜光

主任医师
林煜光,北京大学医学硕士,主任医师。从事消化内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余年。擅长常见消化道及肝脏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熟练掌握胃肠镜及超声内镜常规诊查和相关的内镜下治疗。担任广东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消化内科医师分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等。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专著1部,主持和参与3项市级课题研究。
邹兵

邹兵

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消化内科主任兼内科教研室主任。曾在部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工作近16年,1999年4月起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工作。从事消化内科专业39年,擅长胃肠疾病和肝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对消化系统肿瘤、炎症性肠病和消化系统疑难杂症的诊治有较深的造诣,能熟练开展各种内镜下诊治技术。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持并参与省、市级科研项目多项。现担任广东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消化内科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药学会消化专家委员会常委、深圳市医学会消化病专委会主委、深圳市医学会消化病专委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组长、深圳市炎症性肠病专病联盟理事长。
吴子刚

吴子刚

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北京大学硕士生导师、日本癌研有名病院访问学者。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会老年病学分会消化病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中国IBD联盟委员;广东省消化学会IBD学组成员,深圳市消化学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HP及肠道微生态学组成员。获评2017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和2017年度健康160影响力医生。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五项
刘永革

刘永革

主任医师
从事消化科工作20余年,擅长消化道疾病及消化内镜的诊断和治疗。承担1项省级科研课题: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细胞毒素与慢性胃炎的研究。发表论文10余篇,获优秀论文奖2项。任深圳市消化内镜学会委员。
郭海

郭海

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从事消化科临床工作20余年,医者仁心,擅长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治及内镜下治疗
关幸求

关幸求

副主任医师
关幸求,主治医师,2001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后取得北京大学医院部临床医学硕士学位,工作认真刻苦,较熟练胃肠镜的检查,有一定的临床经验。
邹傲

邹傲

副主任医师
从事消化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擅长于消化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肝硬化、胰腺炎等)诊断和治疗。熟练操作胃肠镜。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参加多项市级课题研究。
吴慧华

吴慧华

副主任医师
从事消化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擅长于消化道疾病(如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胰腺炎,炎症性肠病等)诊断和治疗。能熟练进行胃镜,肠镜检查。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参加多项市级课题研究。
王园园

王园园

副主任医师
王园园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从事消化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10余年, 擅长胃食管反流病、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胰腺炎、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肝硬化并发症和其它消化系急症、重症的诊治,在危重病人的抢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练掌握消化内镜,包括胃十二指肠镜、结肠镜及胶囊内镜。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篇。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孙瑞琳

孙瑞琳

主任医师
  孙瑞琳,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毕业于空军军医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广东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呼吸科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常委,中国老年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重症学组成员,广东省医学会老年医学会委员,广东省病理生理学会第一届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感染性疾病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呼吸肿瘤全程管理第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肿瘤抗血管生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呼吸与健康学会基层呼吸专业委员会常委,广州市医学会内科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委,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介入学组副组长。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致力于肺脏介入病学技术诊治呼吸系统疾病,肺癌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及个体化治疗等研究,熟练掌握电子支气管镜、超声支气管镜、内科电子胸腔镜诊治呼吸系统疾病,在内镜下氩气刀、电凝、高频电刀套圈、高压球囊扩张等技术治疗各种良恶性气道狭窄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负责、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负责临床研究3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2015年荣获西安市巾帼建功标兵,肺脏介入新技术在呼吸系统疑难危重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获十一五期间第四军医大学“精湛医术奖”,2020年荣获抗击新冠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广东省劳动模范,2019年第五届“羊城好医生”称号,2020-2023年岭南名医。  
吕忠东

吕忠东

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从事呼吸内科工作20余年。主要从事肺部小结节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及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尤其擅长对于肺部罕少见病,肺间质疾病及肺部急重症疾患的诊治。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市级科研项目3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现为中华医学会中西医结合会深圳分会常委
宋卫东

宋卫东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从事呼吸内科临床工作30余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药管理局等科研课题。获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国内、外医学杂志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现为美国现代科学协会和纽约科学院会员,现任广东省医学会睡眠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呼吸病学会主任委员,深圳市睡眠医学会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理事,广东省药学会呼吸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广东省医学会第十六届理事会药物治疗学及临床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李延红

李延红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现任深圳市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学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变态反应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深圳呼吸病分会副会长、广东省变态反应分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睡眠呼吸分会委员。曾赴日本独协医科大学病院研修学习。从事呼吸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肺间质纤维化、难治性肺感染、肺癌的诊治。承担北京大学8年制研究生理论授课及临床带教。曾荣获全军科技进步奖1项,主持完成深圳市级课题1项,参与省市级课题多项。以第一作者在SCI期刊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皮佳俐

皮佳俐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从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医疗经验。主持及参加省、市级医学科研多项,发表论文20余篇,学术任职:深圳市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COPD专业学组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常务理事,中国肺癌防治联盟早期诊断委员会委员。
龙翔

龙翔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对肺部小结节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及肺癌综合治疗具有丰富经验,尤其对晚期肺癌的靶向、免疫治疗及其副作用的鉴别、治疗有丰富经验,现任中国肿瘤防治联盟深圳市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深圳市抗癌协会肿瘤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肺癌多学科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深圳市医学会呼吸病学会肺癌学组副组长
徐平

徐平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副教授,医学博士,北京大学医学部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CLEVELAND CLINIC访问学者及博士后。学术任职:广东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深圳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及青委会副主委,广州抗癌协会呼吸介入学组副主委。擅长呼吸内镜微创检查及介入治疗,组建气道狭窄院内多学科协助MDT。在肺癌与肺间质病的内镜诊断及良恶性气道狭窄、慢性阻塞性肺病、重症哮喘等疾病的呼吸介入治疗方面有丰富经验。擅长呼吸系统疑难病诊治以及大咯血、呼吸衰竭等危重病抢救。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并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及深圳市课题10余项,在SCI期刊及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郭琦

郭琦

主任医师
临床医学博士后。德国海德堡大学和菲利普大学访问学者。全国优秀基层呼吸医师,福田区优秀卫生人才。在SCI收录2区等国外期刊发表感染性疾病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论文17篇;应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邀请,联合美国犹他大学教授,合作撰写一篇重症肺炎综述,9家国外英文期刊编委,Clin Microbiol Infect(IF 7.117)等9家SCI收录国外期刊审稿人。
曾飞球

曾飞球

副主任医师
从事呼吸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10余年。擅长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间质纤维化、尘肺、肺癌等疾病的诊治 能熟练操作纤维支气管镜 掌握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气道内支架置入、高频电灼治疗气道狭窄 气道微小球囊置入治疗大咯血、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等介入性肺病学龄前技术 发表论文10余篇。
莫建明

莫建明

副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医疗工作16年余。日本癌研有明医院访问学者;广东省认证呼吸慢病治疗师;广东临床医学学会肿瘤学专业委员;广东临床医学学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抗癌协会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专委会委员;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泛大弯区呼吸肿瘤联盟委员;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深圳市抗癌协会肺结节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会睡眠分会委员;广东省预防医学会睡眠障碍与相关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睡眠医学专委会委员兼秘书;有多年肺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化疗经验;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个体化治疗有丰富临床经验。
曾超

曾超

副主任医师
2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内科学硕士学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睡眠中心进修。从事呼吸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在国内外期刊发布论文多篇。现为深圳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
韩慧

韩慧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20余年。在“非典”、“流感”及“新冠”流行期间发挥重要作用,在呼吸发热门诊及呼吸内科住院部工作期间对呼吸科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少见病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参与深圳市科研课题,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参与多本临床专著的编写。
王保

王保

副主任医师
预约电话0755-28980009
侯丽萍

侯丽萍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科研教学30年,擅长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治疗,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完成省市级科研课题3项并获省部级科研进步3等奖。
张玉昆

张玉昆

副主任医师
擅长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肺部感染及间质性肺部疾病的诊治。
许欣

许欣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从事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科研三十余年。2003年参加北京小汤山医院抗击非典(SARS)临床一线救治工作。2007年至2008年赴南苏丹参加联合国医疗行动。
黄文蒂

黄文蒂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于北京协和医院完成内科规范化培训,曾获优秀住院医师称号,具备扎实的内科基本功,熟练掌握呼吸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呼吸系统特殊感染、间质性肺疾病等疾病诊治。
血液内科
冯佳

冯佳

主任医师
擅长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规范化诊断及治疗,熟练掌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及细胞免疫靶向治疗。对门诊常见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贫血、白细胞减少、淋巴结肿大、脾大、M蛋白阳性、凝血功能异常、红细胞增多等,具有丰富临床经验。
张红宇

张红宇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从事血液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对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肝脾肿大,不明原因的贫血及血细胞增多或者减少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积累了多年的经验。擅长于造血系统肿瘤(如淋巴瘤、各种急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对难治性淋巴系统肿瘤的规范化诊断、对高危患者的治疗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应用、包括细胞免疫治疗治疗难治髓系白血病及淋巴瘤,曾在日本东京癌研有明病院学习难治淋巴瘤治疗新策略,现为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深圳市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孟庆祥

孟庆祥

主任医师
孟庆祥;男;主任医师;血液内科科主任;医学硕士;硕士导师。曾在医科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工作;从事血液内科专业工作近20余年;擅长各种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治;尤其是白血病与贫血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现为广东省血液学会委员、深圳市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美国血液学会会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卫生部科学基金课题、深圳市科技局科研课题多项。发表专业论文及参编专业著作30余篇(部)。
庞丽萍

庞丽萍

主任医师
庞丽萍,血液内科,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硕士,安徽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华慈善总会格列卫、达沙替尼、尼洛替尼的注册医生,从事血液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2年。临床经验丰富。专业特长:1:急性髓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M1-M7。尤其擅长如下:急性髓系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M4,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n2:急性(T、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n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n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治疗。n开展白血病分层治疗,注重疾病的个体化治疗。并且对复发难治白血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有众多临床治愈病例。n4: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包括:n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小B细胞淋巴瘤,NK-T细胞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何杰金淋巴瘤。并且对复发难治淋巴瘤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有临床治愈。n5:多发性骨髓的诊断和治疗:包括:nIgG型,IgM型,轻链型,复发难治骨髓瘤。n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治疗,HP相关性血小板减少和肝炎后血小板减少的诊治。n7: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治,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诊治,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治,骨髓纤维化诊治,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诊治,缺铁性贫血的诊治,营养性贫血的诊治,地中海贫血的诊治,铁过载诊断治疗。n8: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诊治。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有自己独特的诊治思路。在临床工作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诊治风格。自2004年担任北京大学基础医学系和口腔学系八年制学生的教学工作,主持市级课题两项,发表专业论著30篇。
孙丽华

孙丽华

副主任医师
熟练掌握血液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例的诊治。如初发急、慢性白血病,血小板疾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等。尤其擅长恶性血液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对移植的适应症、供者选择、预处理方案及并发症的处理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
张倩

张倩

副主任医师
中山医科大学本科毕业,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硕士
钟凤鸾

钟凤鸾

副主任医师
从事临床内科工作十余年,熟悉血液内科各种常见疾病的诊疗
许蕾

许蕾

副主任医师
从事临床内科工作十余年,熟悉血液内科各种常见疾病的诊疗
徐海婵

徐海婵

副主任医师
从事血液内科临床工作10余年,熟练掌握白血病、淋巴瘤的诊治,擅长贫血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曾就出血凝血疾病专门进修学习,擅长诊治出血凝血性疾病(不明原因出血、血栓等),熟悉静脉血栓、抗磷脂综合征等的抗凝治疗。
张文丽

张文丽

副主任医师
专家简介:   从事血液病专科临床工作20余年,开展CART细胞免疫靶向治疗7年余,开展深圳市首例CART治疗B细胞肿瘤,全国MPN规范诊疗协作组成员。擅长淋巴瘤、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血小板减少症等疾病规范化诊断和治疗。
神经内科
胡俊

胡俊

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10余年,擅长眩晕症、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脱髓鞘疾病、癫痫等疾病的诊治。承担并参与多项深圳市科研项目的研究。发表论文10余篇。
童晓欣

童晓欣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学士、美国注册神经电诊断师。198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10余年。1995-1999年在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学习、工作,曾承担包括美国国家头痛基金会研究项目在内的多项课题。除熟练掌握神经内科常见多发病的诊治外,对癫痫、睡眠障碍和脑血管病等专科疑难病例有较深研究。目前任深圳医学会神经病学会委员、中西医结合神经精神病学会委员,深圳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编委。参编专著二本,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十篇,获省级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两次。
陈涓涓

陈涓涓

主任医师
1996年就读于中山医科大学,2003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完成硕士学位;2011年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完成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等),青年性脑梗死,神经肌肉疾病。
林志坚

林志坚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深圳市医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学术秘书。2001年7月参加工作,长期从事神经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完成北京大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历任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临床业务较强,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擅长缺血性脑卒中、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病、痴呆、脱髓鞘病、睡眠障碍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主持、参与省市级科研项目5项,发表论文15篇。
罗雯媛

罗雯媛

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12年,临床经验丰富,熟悉脑血管病、周围神经疾病、脊髓疾病、中枢神经感染性疾病、脱髓鞘疾病、癫痫、头痛等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和治疗工作,先后参与及负责多项市级课题的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专著1部。
周芬莉

周芬莉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神经病学医学博士,二十余年临床经验,擅长脑血管病,认知障碍,神经变性病。曾承担多项深圳市级课题,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张季声

张季声

主任医师
张季声,男,特诊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从事神经内科专业工作30多年,从1999年起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工作至今。熟练掌握脑血管病、颅内感染、脊髓疾病、癫痫、颞额叶痴呆及周围神经病的诊断和治疗,对神经系统疑难疾病有一定的研究,擅长治疗头痛、失眠、面瘫,精通抑郁症、焦虑症和恐惧症的药物治疗。现任深圳市医疗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参加科研项目3项,发表专业论文多篇。 
郭强

郭强

主任医师
郭强 神经外科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外科学系委员,神经外科学系教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神经肿瘤学组成员;深圳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脑肿瘤学组副组长,功能神经外科学组副组长;深圳市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深圳市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理事;深圳市医学会显微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罕见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罕少疾病杂志》编委。    1982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医学院,后长期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外科(江苏省两个神经外科重点专科之一)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1999年调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组建神经外科。在脑肿瘤、脊髓肿瘤、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性疾病、神经功能性疾病诊断与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妇科内镜,子宫出血,宫颈病变,妇科肿瘤,尿失禁颅脑外伤急性期,恢复期,康复期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高压氧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一氧化碳中毒,脑血管疾病擅长各类颅内脑胶质瘤、脑膜瘤(鞍结节脑膜瘤、蝶骨脊脑膜瘤、桥小脑角脑膜瘤、镰旁窦旁脑膜瘤、小脑幕脑膜瘤、嗅沟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脑室内肿瘤、颅咽管瘤、脊髓肿瘤、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擅长面肌痉挛(面肌抽搐) 、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手术及综合治疗;擅长脑积水、高血压脑出血、复杂性颅脑外伤的手术治疗。在神经外科危重病人综合救治方面有独到之处。应用脑立体定向仪可进行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穿刺抽吸、脑深部肿瘤活检、颅内异物取出等手术。在国家级、省级医学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著作1部。1994年获江苏省科技成果1项。《CT引导的三叉神经定向仪研制与临床应用》科研课题,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明专利1项。    
王宁

王宁

主任医师
特诊门诊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医疗工作三十五年。擅长:熟练掌握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尤其脑血管病(脑卒中)筛查及三级预防(包括预防脑血管病复发)、头痛、头晕、面瘫、认知障碍、痴呆、失眠、焦虑、抑郁等的诊断、鉴别诊断及规范化治疗。任《中华误诊学杂志》等多家医学专业杂志编委。曾主持及荣获省级科研成果奖三等奖。参编医学专著多部。在国内核心杂志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吴军

吴军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博士后。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常委、深圳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神经内科专业工作20余年。擅长脑血管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杂志编委、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精神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
王玉祥

王玉祥

主任医师
王玉祥,男、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2007年深圳市高级人才引进,2017年被深圳市认定福田英才。曾任深圳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学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脑卒中学会常务理事,深圳市中医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神经内科工作38年,擅长急性脑血管病、对头痛、头晕、失眠、四肢疼痛麻木、癫痫、帕金森病、痴呆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及神经内科疑难危重症诊治中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造诣。主持省市科研课题10项,先后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6项。发表在《中华神经科杂志》等杂志论著10余篇。  
张海鸥

张海鸥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从事神经内科专业工作25年,擅长脑血管病、帕金森病、偏头痛及神经系统疑难疾病的诊治。现任中华医学会深圳市精神病专业学会委员、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编委、广东省神经内科学会神经免疫组副组长。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
易黎

易黎

主任医师
易黎,北京大学医学部副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博士。从事神经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20年,在脑血管疾病功能成像学诊断与治疗方面有深入研究。现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神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2013年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医学院高级访问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深圳市科工贸信委多项科研课题。国内外专业杂志收录40余篇文章。
邹文

邹文

副主任医师
邹文,女,副主任医师,从事神经内科工作专业15年,擅长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脱髓鞘疾病、肌病的诊断。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
林凯华

林凯华

副主任医师
工作20余年, 对各种急性/慢性头晕和头痛、失眠、焦虑、脑血管病、周围神经病等疾病有丰富的诊治经验。
苏曼

苏曼

副主任医师
擅 长: 血管性头痛、失眠、焦虑、多发性脑梗塞、脑白质变形及脱髓鞘疾病等
陈旭辉

陈旭辉

副主任医师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理事会理事;广东省卒中学会卒中后认知障碍分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组员;
陈淮菁

陈淮菁

副主任医师
脑血管病,神经脱髓鞘疾病及头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治。参加多项医学课题的研究并发表多篇医学论文
李雨浓

李雨浓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工作1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现为中国营养学会免疫分会委员,深圳卒中神经免疫分会委员,深圳医师协会营养分会理事,黑龙江脑心同治分会委员。主持国家级课题并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多篇SCI论文。擅长脑血管病,睡眠障碍,认知障碍,头晕,头痛,周围神经病、帕金森病等疾病的诊治。
梁玉宏

梁玉宏

副主任医师
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和科研39年。对脑血管病,头痛,神经系统炎性疾病,老年退行性疾病的诊治较擅长。门诊工作经验较丰富。
内分泌科
卢东晖

卢东晖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内分泌科科副主任兼科室负责人,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访问学者。学术任职:深圳市内分泌疾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委员,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体重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内分泌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糖尿病学管理分会委员兼秘书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肥胖与体重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医师分会常务理事,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肥胖与体重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擅长于内分泌代谢疾病(如垂体、甲状腺、性腺、肾上腺疾病、糖尿病、痛风、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代谢性骨病、内分泌性高血压)、减重代谢等诊治及内分泌急危重症的抢救,在内分泌临床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承担国家省市院校级课题10余项,发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10余篇,在读研究生5名。
吴佩娴

吴佩娴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临床医学硕士,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访问学者。担任多个广东省及深圳市学术任职。从事内分泌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擅长代谢性疾病(糖尿病、高尿酸、高血脂)的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垂体和肾上腺疾病的诊治及内分泌急危重症的抢救。在内分泌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承担国家、省市级课题,于SCI及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多篇文章。
刘虹丽

刘虹丽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访问学者。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内分泌学分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深圳市医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医师分会理事。从事内分泌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擅长骨质疏松及代谢性骨病、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的诊治及内分泌急危重症的抢救,在内分泌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承担国家省市级课题,于SCI及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相关文章。
韩令川

韩令川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从事内分泌临床工作2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熟悉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发表论文10余篇。
林远

林远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医学硕士,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日本独协医科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糖尿病及并发症的防治,对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病、肾上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有丰富临床经验。
陈说

陈说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2007年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2010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完成北京大学医学部专科医师培训,2023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进修学习。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现担任内分泌药物临床试验专业组秘书,甲状腺疾病亚专业组组长,主要专业方向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眼病、妊娠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结节规范诊治、甲状腺癌术后管理等;作为主要成员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和多项国内外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研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洪小瑜

洪小瑜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2010年起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从事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专业临床、科研、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熟练掌握内分泌代谢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尤其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肾上腺、痛风、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甲状旁腺疾病、骨质疏松、性腺等)的诊治,熟练操作糖尿病连续动态血糖监测、皮下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检测、糖尿病葡萄糖钳夹等技术,参与多项国家级和市级课题,发表多篇文章。
连晓芬

连晓芬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七年制)。2013年至今,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内分泌科工作。从事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专业临床、科研、教学工作10余年,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治。参与院内肥胖2型糖尿病综合管理MDT、垂体瘤等多学科小组。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发表SCI 5篇。现担任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内分泌管理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糖尿病学分会秘书兼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内分泌科医师分会妊娠内分泌专业组 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社会任职。
范艳飞

范艳飞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擅长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相关眼病、肾上腺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本科及研究生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从事临床、科研工作多年,2017年至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工作至今。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曾在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学习,擅长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诊治,对甲状腺相关眼病、肾上腺疾病诊治积累丰富经验。主持、参与省级课题2项。现任广东省医师协会内分泌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内分泌代谢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叙事医学与健康专委会常务委员。
心血管内科一病区
吴淳

吴淳

主任医师
专家简介: 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近二十年,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清晰冷静的思路,擅长于冠心病临床及冠心病的介入诊治工作,独立完成数百例冠心病介入手术,同时对心功能衰竭、心肌疾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心律失常诊断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对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微创手术介入治疗有一定的掌握。承担及参与省、市级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李亚雄

李亚雄

主任医师
李亚雄,男,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医疗工作30余年,基础理论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曾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学习心电生理检査、射频消融术、起搏器植入术。能熟练诊治老年常见病及多发病,擅长对冠心病、高血脂、心肌炎、心肌病、心功能衰竭等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诊治高血压及心律失常。获市级科研成果2项,发表医学论文20余篇,参编医学专著1部。
王纯

王纯

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近20年,擅长对心肌炎、心肌病等疾病的诊治,擅长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的心内电生理检查术、射频消融术。对进行冠脉造影、经皮冠脉球囊扩张术(PTCA)及起搏器安置等心脏介入治疗有较丰富的经验。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参编医学专著8部。
张少敏

张少敏

主任医师
张少敏 特诊门诊心内科,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心血管内科专业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近40年,熟练掌握各种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方法,尤其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各种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肌病,慢性心衰,高脂血症等疾病的诊治及危重,疑难病症的救治;在长期临床医疗工作中,成功地解决了一些复杂危重病人的诊治难点,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心血管专业疾病的诊治有较深的造诣。曾参与和主持承担了省市级科研课题多项;担任专业杂志编委。在国家级,省级
曲环

曲环

主任医师
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近二十年,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清晰冷静的思路,专注于冠心病临床及冠心病的介入诊治工作,同时对心功能衰竭、心肌疾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诊断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
杨海涛

杨海涛

主任医师
杨海涛,男,主任医师,临床医学博士,从事心血管内科工作近三十年,长期从事内科临床与教学工作,广东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学会委员熟悉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结构性心脏病和心肌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重视心理健康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擅长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起搏器植入术。
王勤

王勤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从事心血管内科工作10多年,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擅长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起搏器植入术。
王志坚

王志坚

主任医师
专家简介: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从事心血管内科工作10多年,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郑华峰

郑华峰

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脏器械辅助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介入分会会员、深圳市胸痛中心PCI技术执行核心骨干成员,深圳市心血管委员会冠脉学组成员。2006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硕士毕业;2006年7月至今,就职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心内科,负责CCU工作,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冠心病、心血管急危重症、高血压、心力衰竭、高脂血症等的诊治,专注于冠脉病临床及冠心病的介入诊治工作,独立主刀完成冠心病支架治疗五千余例。共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
李秋荣

李秋荣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从事心血管内科工作10多年,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率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董会奕

董会奕

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曾在中国医科院阜外医院心脏介入中心学习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术、起搏器植入术及冠脉介入性诊断治疗技术。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病、瓣膜病、肺心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擅长各种心律失常的介入性诊断治疗。对冠心病的介入诊断、治疗也有一定经验。已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孙帅

孙帅

主任医师
工作十几年来,一直从事心内科临床工作,基础理论扎实,对各种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危重病人的抢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心率失常及心衰的诊断与治疗;擅长心脏起搏器植入,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
彭晓玲

彭晓玲

主任医师
1980年从事心内科临床工工作,2005年主任医师,对心血管疾病熟练掌握。现任中国高血压联盟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深圳高血压学组组长。广东省女医师心血管分会常委(均为现职)
莫文华

莫文华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全科医学主任医师;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美国贝勒医学院访问学者;中华航海医学会南海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全科医学会委员、深圳市全科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家庭医师协会副会长、深圳市家庭医生认证官;深圳市十佳医务工作者。 从事心血管内科和全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心血管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与全程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坚持以人为中心,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照顾,将个体与群体健康照顾、防和治有机地融为一体。  
张斌

张斌

副主任医师
专家简介: 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近二十年,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清晰冷静的思路,专注于冠心病临床及冠心病的介入诊治工作,独立完成数百例冠心病介入手术,同时对心功能衰竭、心肌疾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诊断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对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微创手术介入治疗有一定的掌握。承担及参与省、市级科研课题5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编学术专著数部。
李晓苏

李晓苏

副主任医师
从事心血管内科工作10多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陈雄彪

陈雄彪

副主任医师
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 阜外医院 国家心脏病中心。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律与心电分会委员,中国医促会心律与心电分会心电学组委员,广东医师协会心电生理与起搏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国大湾区心脏学会心律失常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委员。专业方向为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完成各类介入诊疗2000余例,擅长:1)各类室上性、房性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治疗;2)各类缓慢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恶性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起搏器/CRT/ICD植入等器械治疗;3)房颤相关卒中预防如药物抗凝、左心耳封堵等器械治疗;个人特色为零射线导管消融治疗及生理性起搏治疗。参与国家级、省市级课题多项,发表专著及专业论文多篇。
李珂静

李珂静

副主任医师
专家简介:  
刘茜蒨

刘茜蒨

副主任医师
刘茜蒨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内科学(心血管内科)博士,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联合培养博士、国家公派留学人员赴美国排名第一的克里夫兰医院心血管研究所(The Cleveland Clinic )学习,深圳首届西医学习中医学习班优秀学员,德国Essen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进修医师,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脏康复科进修医生。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和国家体育总局科学研究所认证的运动处方师。
李美红

李美红

副主任医师
从事心血管内科15年余,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病、高血脂等疾病的诊治
潘洪新

潘洪新

副主任医师
专家简介:  
陈赛勇

陈赛勇

副主任医师
黄鹏

黄鹏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罗烨

罗烨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心血管健康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第五届分会房颤学组成员。取得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专业师资,任深圳大学医学部临床兼职教师。取得国家卫生健康委心律失常介入资格证(包括导管消融、植入器械)。参与多项科研课题,发表多篇科研论文。
心血管内科二病区
陈延军

陈延军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心内科学科带头人,心内科二病区主任。医学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精通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擅长疑难,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包括左主干、分叉病变、慢性闭塞病变。在黑龙江省率先开展经桡动脉行冠心病的介入技术,在省内和內蒙古地区帮助过25家市级医院冠心病的介入治疗。累积PCI完成超过8500例。在黑龙江省完成首例经皮导管肾交感神经消融阻断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处于国內先进水平。 精通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化学消融术。掌握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经皮瓣膜成形术、心内膜下心肌活检等。熟悉肺血管相关疾病诊治。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课题1项,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主持省科委公关课题1项,主持博士基金课题1项,主持哈医大四院杰出青年基金课题1项。
翁建新

翁建新

主任医师
1997年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心内科主任医师。对心血管疾病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冠心病介入治疗术。 2019年公派赴日本草津心脏中心进修,师从日本著名冠心病介入专家许永胜教授。参加和主持多项科技项目,发表SCI及国内论文30多篇。现为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心脏介入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心血管病委员,深圳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急救复苏常务委员。
肾内科
熊子波

熊子波

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副教授,研究生导师,肾内科副主任,腹膜透析中心负责人,中山大学临床型硕士,瑞典皇家卡罗琳斯卡医学院高级访问学者,从事肾内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系北京医学奖励基金腹膜透析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肾脏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肾内科管理分会常务委员,系国家执业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主考官,主持并参加国家级、省级及市级立项课题近十项,在《中华肾脏病杂志》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著三十余篇,在《Clin J Am Soc Nephrol》等国际知名医学期刊收录SCI文章十余篇,参编《肾脏疾病鉴别诊断学》专著一部,获得国家专利2项,发明专利1项,擅长各种肾小球疾病、泌尿系统感染、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治,能熟练完成肾内科多种操作如经皮肤肾脏穿刺活检术、深静脉插管术、动静脉吻合术和腹腔内置管术等,长期从事腹膜透析患者的随访及管理工作,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IgA肾病的循证医学治疗、腹膜透析及CKD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探索。
梁伟

梁伟

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主任医师。从事肾内科工作19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急慢性肾衰竭等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一些罕少见疾病如系统性小血管炎、骨髓瘤肾损害等亦有较丰富经验。能熟练完成肾内科多种操作如经皮肤肾脏穿刺活检术、中心静脉置管术和腹透腹腔内置管术等。科研方面,主要进行肾脏纤维化和膜性肾病的治疗研究。已负责参与省部级课题2项和市级课题3项。共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王青

王青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从事肾内科临床工作30年,临床和教学经验丰富。临床主要研究方向为:腹膜透析,继发性肾病。 擅长诊治处理复杂性尿路感染、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熟练掌握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 现任中华医学会深圳分会肾脏病学会委员, 深圳医师协会理事。主持和参加市级以上课题6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张悦

张悦

主任医师
从事肾内科临床、教学工作20余年,擅长血尿、复杂性尿路感染、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多囊肾病、急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诊治,对慢性肾脏病的一体化治疗、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防治慢性肾脏病的并发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技术,并能熟练完成肾内科多种操作如经皮肤肾脏穿刺活检术、颈内静脉插管术等。现为深圳市肾脏病学会和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参与多项国家及省市级课题的研究,长期从事慢性肾脏病及透析患者随访工作。
侯霜

侯霜

主任医师
侯霜,医学硕士,肾内科主任医师,从事肾内科临床工作20年,熟悉各种原发性、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急慢性肾衰竭、泌尿系感染、肾小管间质疾病等的诊断和治疗,对蛋白尿及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性高血压的治疗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长期从事IgA肾病等的随访治疗。2014年日本Dokkyo medical university 访问学者。先后参与多项省级、国家级课题研究工作,主持市级课题两项,发表专业论文多篇。出诊时间:周一全天。
罗琼

罗琼

主任医师
肾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从事肾内科临床、教学工作30余年,擅长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急进性肾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系统性小血管炎等),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以及肾小管间质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熟练掌握肾活检和肾脏病理分析。曾在美国从事肾病领域研究2年半。参与了IgA肾病、急性肾损伤和腹膜溶质转运等多项国际多中心课题研究,并主持多项市级科研课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现任广东省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委员、深圳市肾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肾病医师分会副会长、深圳市医学会理事、深圳市医师学会常务理事。
熊祖应

熊祖应

主任医师
从医35年,主要从事内科肾脏病学临床及科研教学工作。擅长各种原发及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急性和慢性肾衰竭的处理等。特别是对于膜性肾病、狼疮性肾炎、系统性小血管炎等处理颇有经验。
陈丽

陈丽

副主任医师
2001年本科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英文班,2011年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获内科肾脏病学专业硕士学位。多年来一直从事慢性肾脏病的防治工作和肾脏替代治疗患者管理工作。熟悉肾脏科常见病的临床诊治,掌握各种透析技术并能熟练进行经皮肤肾脏穿刺活检术、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等。参与国家级和省市级等多项临床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6篇,专业特长: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姜蕾

姜蕾

副主任医师
专家简介: 从事肾内科工作30年,擅长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及肾小球疾病、小管间质疾病的诊治,能熟练掌握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连续性血液净化、血浆置换、免疫吸附、血脂净化、腹水回输等多项血液净化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参与组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健全了多项医疗工作制度和检查治疗规范。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深圳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学会委员。在国家及省级医学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郑磊

郑磊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从事肾内科临床工作12年。熟练掌握各种原发性、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泌尿系感染、肾小管间质疾病等急慢性肾衰竭等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熟练完成肾内科多种操作如经皮肤肾脏穿刺活检术、中心静脉置管术等。参与血液透析相关研究如国际多中心的Active-D研究,有关IgA肾病治疗的TESTING研究,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四篇。
廖瑾岚

廖瑾岚

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肾内科副主任医师,从事肾内科工作10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急慢性肾衰竭等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狼疮性肾炎等有较丰富经验。能熟练完成肾内科多种操作如经皮肤肾脏穿刺活检术、中心静脉置管术等。科研方面,主要进行狼疮性肾炎和腹膜透析的治疗研究。已负责参与省部级课题1项和市级课题2项。共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贺丽娟

贺丽娟

副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肾脏专业毕业,从事肾内科专业10余年。可熟练处理肾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掌握肾活检术、深静脉置管术等肾内科专业操作,对血液净化治疗和腹膜透析治疗有较深入的了解,具有较强的处理危重患者和疑难患者的能力,并担任临床教学,指导住院医师及培训医生进行临床诊断、治疗及特殊诊疗操作。
张帆

张帆

副主任医师
2001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医疗系,2010年获北京大学医学硕士学位。 自本科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肾内科工作,擅长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急慢性肾衰竭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掌握各种透析技术,能熟练完成经皮肾脏穿刺活检术和深静脉置管术。长期从事IgA肾病随访治疗,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市级临床科研工作。
肖红波

肖红波

副主任医师
肖红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肾内科,主治医师,临床医学博士,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曾在哈佛大学医学院进修遗传性肾病的诊治,擅长遗传性肾病诊治,包括Alport 综合征、薄基底膜肾病、多囊肾、法布雷病、先天性肾脏和尿路发育异常、家族性肾结石、家族性痛风、肾小管酸中毒、单基因肾病综合征等。可协助基因检测并解读报告,进行单基因肾病遗传咨询。
风湿免疫科
王庆文

王庆文

主任医师
王庆文,女,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 从事临床医疗工作二十多年,擅长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性关节炎、结缔组织病、血管炎等治疗。承担并完成国家及省市级课题十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两项,市级科技进步奖一项;发表论文50多篇。
蔡月明

蔡月明

主任医师
蔡月明,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日本独协医科大学病院访问学者。从事风湿免疫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10余年,擅长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骨质疏松、骨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博士师从我国著名的风湿病学家栗占国教授。曾在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学习。主持及参与科研课题多项,致力于风湿免疫性疾病及骨质疏松临床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在国内外专业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
曾沛英

曾沛英

主任医师
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科普微信公众号:“风湿科曾沛英”。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从事风湿免疫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年,擅长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骨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及其他结缔组织病等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风湿免疫科疑难杂症及急危重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刘郁

刘郁

主任医师
专家简介:       医学博士。从事内科及风湿免疫科专业2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结缔组织病和关节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白塞病等。承担并完成国家及省市级课题四项,中美合作课题一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一项;发表论文30余篇,专著5部。
刘 郁

刘 郁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从事内科及风湿免疫科专业2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结缔组织病和关节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白塞病等。承担并完成国家及省市级课题四项,中美合作课题一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一项;发表论文30余篇,专著5部。
林琦

林琦

副主任医师
擅长内科、风湿免疫科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危急重、疑难病症的诊治,尤其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痛风、骨关节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炎、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曾参与深圳市科技局立项课题及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课题,并发表课题相关论文,目前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余篇。
陈澄

陈澄

副主任医师
陈澄,主治医师。2001年北京大学医学部本科毕业,对于风湿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路晓燕

路晓燕

副主任医师
路晓燕,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从事风湿免疫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7年,擅长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风湿免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肿瘤内科
王树滨

王树滨

主任医师
1.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级) 2.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病专委会委员(国家级) 3.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癌专业委员会和MDT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级) 4. 广东省医学会、广东省抗癌协会和医师协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常委(省级) 5. 深圳市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候任主委 6. 深圳市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主委 7. 深圳市医师协会肿瘤分会副会长
彭安

彭安

主任医师
彭安 肿瘤内科 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从事肿瘤内科临床、科研工作20余年,擅长于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如肺癌、乳腺癌、胃癌、大场癌、恶性淋巴瘤等),原发性肝癌的中药诱导分化等实验研究。现为深圳市抗癌协会的常务理事,深圳市医学会肿瘤分会委员。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
何艳玲

何艳玲

主任医师
从事肿瘤内科临床、教学工作及相关研究2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擅长乳腺癌、肺癌、胃肠道肿瘤、恶性淋巴瘤等恶性肿瘤及疑难杂证的诊断与治疗,尤其在肿瘤的早期诊断与综合治疗方面如化疗、生物靶向治疗及内分泌等有一定的研究。现任深圳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为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中心(CSCO)会员,深圳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和承担深圳市科技局科研项目1项,参与多项科研课题研究,专业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刘楠楠

刘楠楠

主任医师
从事肿瘤内科临床及科研教学工作26年,有扎实的内科基础及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乳腺癌,肺癌,消化道肿瘤,淋巴瘤以及各种软组织肉瘤等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个体化实施全身化疗、局部化疗、生物免疫、生物耙向治疗等综合治疗。可应用多种手段治疗恶性胸腹水、心包积液以及恶性肿瘤的各种急性并发症。为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中心(csco)会员,深圳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发表论文10余篇。
王芬

王芬

副主任医师
擅长 专注于肺癌、结直肠癌的个体化(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多学科综合治疗。同时擅长胃食管癌、乳腺癌、妇科肿瘤、淋巴瘤、软组织肉瘤等实体肿瘤的综合治疗。美国梅奥医学中心访问学者。 简介 肿瘤学硕士,副主任医师。2001年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后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肿瘤科工作至今,期间于200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得肿瘤学硕士学位。师从国内著名肺癌专家王洁教授,致力于肺癌、结直肠癌以及其他消化道肿瘤、乳腺癌、妇科肿瘤、软组织肉瘤等的个体化(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多学科综合治疗。现任科室“三名工程”骨干,院内胸部肿瘤、胃肠道肿瘤多学科协作(MDT)小组成员,对多种常见实体肿瘤MDT及其他交叉学科均有较高造诣。曾先后赴日本有明癌研病院研修消化道肿瘤、加拿大渥太华医院肿瘤中心研修肿瘤心脏病学。2018年赴美国梅奥医学中心访问学者,师从梅奥诊所抗肿瘤新药研发部门主任及肺癌首席专家、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胸部肿瘤委员会主席Dr.Alex A Adjei, 研修肺癌诊疗及早期临床试验。参与深圳市科创委课题两项,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临床常见肿瘤诊治与典型病例》副主编。现在广东省抗癌协会、广东省医学会、广东省女医师协会、深圳市医学会、深圳市抗癌协会等多个学组担任委员或青年委员职务。作为亚PI负责临床试验3项,其中一项研究成果被2019美国临床肿瘤年会(ASCO)摘要收录。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审稿专家。
陈晓秋

陈晓秋

副主任医师
陈晓秋,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200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2014年于日本癌研有明医院消化系肿瘤专业进修学习。擅长腹盆腔肿瘤(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肝胆胰肿瘤、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胃肠间质瘤)及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并致力于整体观的身心医学。2013-2015年主持课题: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干预性研究。曾在国内期刊发表论文8篇。学会任职:中国抗癌协会、深圳市抗癌协会会员,深圳抗癌协会腹部肿瘤MDT分会委员。
李柱

李柱

副主任医师
从事肿瘤工作近20年,擅长肺癌的个体化精准治疗以及全程管理,熟练掌握乳腺癌、胃癌、结直肠肿瘤、泌尿系肿瘤等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包括个体化实施化疗、靶向治疗及生物免疫等。现任中国肺癌防治联盟早期诊断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肿瘤防治管理分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胃癌专委会青年委员,深圳市抗癌协会肺癌专委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营养师分会理事,曾赴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进修。主持深圳市卫计委课题2项,参与多项深圳市科技局科研项目,发表国内专业期刊论文数篇。《罕少疾病杂志》青年编委。
农巧红

农巧红

副主任医师
从事肿瘤内科临床工作近20年,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专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曾赴日本癌研有明病院乳腺中心研修。同时对卵巢癌、消化道肿瘤、肺癌诊断和治疗有较深入研究。担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乳腺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深圳市医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多个学术职务。
杨方

杨方

副主任医师
从事肿瘤临床工作近10年,主要从事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等的辅助化疗及靶向治疗
吴烜

吴烜

副主任医师
肿瘤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8年硕士毕业于中山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留附属医院工作,2014年获肿瘤学博士学位,硕博士均师从国内著名肺癌及鼻咽癌专家张力教授,专注于胸部肿瘤(肺癌,食管癌)、头颈癌、胃肠道肿瘤的个体化(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多学科综合治疗。现任院内肺癌多学科协作(MDT)团队负责人,胸部肿瘤MDT小组成员兼秘书,食管癌MDT小组成员,定期组织及参与肿瘤疑难病例多学科讨论。同时,对肿瘤早筛,肿瘤姑息对症治疗,减轻治疗相关副反应方面均有较深入研究。近年主持省自然及深圳市科创委课题各1项,参与国家863子课题,国自然课题数项。以第一或共一作者于Annals of Oncology,IJC,PLos One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多篇,《肿瘤学理论与临床实践》主编。社会任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专委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化学治疗青委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胸部肿瘤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免疫治疗专委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内科青委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靶向与个体化治疗青委会常委;广东省临床医学会精准医疗专委会委员;深圳市抗癌协会肺癌专委会常委;深圳市医师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委会常委,深圳市肿瘤多学科防诊治联盟秘书。
吴小亮

吴小亮

副主任医师
童刚领

童刚领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肿瘤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日本东京癌研有明医院访问学者,深圳市卫健委菁英人才,主要从事恶性肿瘤诊断及治疗、良恶性肿瘤早期筛查及预防等,致力于消化道肿瘤、泌尿系肿瘤以及头颈部肿瘤临床、转化和基础研究,熟悉各种化疗药物、内分泌药物、靶向药物以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新药物、新技术临床应用及推广,提倡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和个体化精准治疗。作为sub-PI参与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多项,主持省市级科研课题3项,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2项,主编和参编著作6本,实用新型专利2项,以共同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5篇、以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8篇。 社会兼职: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委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整合防筛专委会委员,深圳市抗癌协会青年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会头颈肿瘤综合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卫生信息网络协会肿瘤大数据中西医治疗分化副会长,深圳市抗癌协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肿瘤防治联盟消化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代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胃肠肿瘤专业委员会肿瘤康复组副组长,《罕见病杂志》青年编委以及多个国外期刊审稿专家。
放射治疗科
刘雅洁

刘雅洁

主任医师
现任华人放疗协作组CRTOG执行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放射治疗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女医师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张蕾

张蕾

副主任医师
1.熟悉常见恶性肿瘤的放化疗治疗,侧重于恶性肿瘤的放疗,以头颈部及胸部恶性肿瘤的放疗以及妇科肿瘤放疗为专业方向。 2.掌握近距离放疗技术,开展三维近距离放疗工作六年,掌握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外阴癌、阴道癌、食道癌、直肠癌、鼻咽癌的近距离放疗操作。
吴小亮

吴小亮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肿瘤学博士,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博士后,深圳海外高层次人才,深圳卫生健康菁英人才,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分子医学专委会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会肿瘤专委会常委。从事肿瘤放疗及转化研究10余年,尤其擅长胸部肿瘤、乳腺癌等放疗。多项研究成果入选国际肿瘤学会议口头报告。获得ASCO Merit Award。主编《肿瘤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进展》,参编《ASCO Educational Book》和《Targeted Therapies for Lung Cancer》。主持国自然1项,参与多项临床研究,发表SCI 等论文20余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9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
彭峰

彭峰

副主任医师
微创介入科
陈在中

陈在中

主任医师
陈在中,医学博士,微创介入科主任医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治疗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深圳市介入放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介入诊疗临床工作26年,临床工作经验丰富。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 Chen Zaizhong, MD, professor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member of Chinese Anti-cancer Association, member of ShenZhen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professional committee. Specialize in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mbolization and radiofrequency treatment of liver benign and malignant tumor (including hepatic hemangioma, liver cancer), gastrointestinal tumor, lung cancer ,cervical carcinoma and so on). Be good at vascular disease imaging diagnosis and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uterosalpingography and re-canalization of occluded fallopian tube in infertility, Sclerotherapy of varicose veins of lower extremity. Published several academy articles in professional journal. Visit time: Tuesday morning
熊宇

熊宇

主任医师
熊宇,主任医师、副教授。从事呼吸内科及肿瘤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7年,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厅级课题2项,参与卫生部和省级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现为CSCO肿瘤光诊断与光动力治疗协作组委员、广州市抗癌协会委员、深圳市介入放射专业委员会委员。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介入门诊9点-12点 周四下午特诊门诊
成先义

成先义

主任医师
成先义,主治医师,深圳市介入放射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肝血管瘤、肝癌、肺癌、宫颈癌等良、恶性肿瘤的影像诊断及血管内化疗栓塞和射频消融等非血管内介入治疗;动、静脉缺血、出血、血管畸形疾病的介入治疗;不孕症输卵管阻塞的造影诊断和再通治疗。发表论文数篇。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8点-12点 Cheng Xianyi, Attending doctor, member of ShenZhen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professional committee. Specialize in benign and malignant tumor (including hepatic hemangioma, liver cancer, lung cancer ,cervical carcinoma and so on) chemical embolization and radiofrequency treatment. Be good at vascular disease imaging diagnosis and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uterosalpingography and re-canalization of occluded fallopian tube in infertility. Published several academy articles in journals. Visit time: Wednesday morning 8-12
余宏建

余宏建

主任医师
余宏建,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深圳市介入放射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肝血管瘤、肝癌、肺癌、宫颈癌等良、恶性肿瘤的影像诊断及血管内化疗栓塞和射频消融等非血管内介入治疗;动、静脉缺血、出血、血管畸形疾病的介入治疗;不孕症输卵管阻塞的造影诊断和再通治疗。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出诊时间:周五上午8点-12点 Yu Hongjian, MD, associate professor of radiology, member of ShenZhen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professional committee. Specialize in benign and malignant tumor (including hepatic hemangioma, liver cancer, lung cancer ,cervical carcinoma and so on) chemical embolization and radiofrequency treatment. Be good at vascular disease imaging diagnosis and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uterosalpingography and re-canalization of occluded fallopian tube in infertility. Published several academy articles in nucleus journal. Visit time: Friday morning 8
陈俊辉

陈俊辉

主任医师
瘤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微创介入科主任。作为临床肿瘤学科带头人,从事肿瘤学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年。主持包括国家高新科技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科研课题近20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近100篇。现任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疼痛医师协会中国分会癌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CSCO光动力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超声介入和肿瘤消融治疗协作委员会常委等学术职务。现任《肝癌》杂志副主编,《中国肿瘤临床》、《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现代肿瘤医学》、《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分册?英文版》、《现代医学与临床》及《实用医学杂志》编委。 门诊出诊时间: 1、周四上午8点-12点 2、特殊情况网上预约
戴鲁平

戴鲁平

副主任医师
戴鲁平,医学硕士,主治医师,深圳市介入放射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肝血管瘤、肝癌、肺癌、宫颈癌等良、恶性肿瘤的影像诊断及血管内化疗栓塞和射频消融等非血管内介入治疗;动、静脉缺血、出血、血管畸形疾病的介入治疗;不孕症输卵管阻塞的造影诊断和再通治疗。发表论文数篇。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8点-12点 Dai Luping, Attending doctor, member of ShenZhen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professional committee. Specialize in benign and malignant tumor (including hepatic hemangioma, liver cancer, lung cancer ,cervical carcinoma and so on) chemical embolization and radiofrequency treatment. Be good at vascular disease imaging diagnosis and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uterosalpingography and re-canalization of occluded fallopian tube in infertility. Published several academy articles in journals. Visit time: Wednesday morning 8-12
特诊老年科
孙艳荪

孙艳荪

主任医师
孙艳荪,主任医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特诊老年科科室负责人 ,从事老年医学科、内分泌科医、教、研工作近30年,擅长常见老年疾病的诊治,如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病、高血脂症等,尤其对老年糖尿病、老年甲状腺疾病及骨质疏松症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痛风诊疗经验丰富。是广东省老年保健学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老年分会常务委员、深圳市医防融合老年病学项目组副组长、深圳市医防融合老年病学项目专家、深圳市医师协会老年分会理事、深圳市生前预嘱协会委员、《罕少疾病杂志》编委。曾到日本独协医科大学病院访学,参与课题主持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5项,发表文章20余篇。尊重生命,关爱生命,老年健康,全心关爱。
邓远飞

邓远飞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特诊中心主任、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东省分中心主任、深圳市“三名工程”(北京宣武医院)中国帕金森病联盟主席陈彪教授团队依托科室负责人。曾多次在欧美、日本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医学院校及医院进修和访学,擅长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痴呆、肌张力障碍与肉毒毒素、睡眠障碍和老年高血压、老年共病等诊治。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内科专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肌电与神经生理学组委员、广东省帕金森和运动障碍疾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老年医学分会会长。主持国家及省市医学科研基金多项、在国内外核心杂志发表医学论著60余篇、参编医学专著6部。
李亚雄

李亚雄

主任医师
李亚雄,男,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医疗工作30余年,基础理论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曾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学习心电生理检査、射频消融术、起搏器植入术。能熟练诊治老年常见病及多发病,擅长对冠心病、高血脂、心肌炎、心肌病、心功能衰竭等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诊治高血压及心律失常。获市级科研成果2项,发表医学论文20余篇,参编医学专著1部。
乔珊

乔珊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曽到日本独协医院进修学习。擅长呼吸道疾病的诊治,如:肺部感染,肺小结节,急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肺间质病变等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身心疾病的诊治也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省市级科研课题多项。
刘莉

刘莉

主任医师
工作10余年,擅长老年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急、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诊治。中华老年医学会会员,发表学术论文近10篇。
王汐

王汐

主任医师
从事临床一线工作近40年,对于多种老年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高血压、脑梗塞、腰背痛、头晕等并存,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的多种慢性疾病缠身,久治不愈,心神不安,服药疗效不佳者,提供药物合理性搭配以及整体风险评估,指导慢病康复。
张韶英

张韶英

主任医师
从事内科、老年病科临床医疗37年。擅长于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慢性心衰、糖尿病及老年常见病的综合诊治。对慢性病患者实施个体化药物干预与健康管理。
钟霞

钟霞

副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专业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从事消化内科工作15年,擅长诊治食管、胃肠、肝胆胰疾病和胃肠道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对大肠息肉和癌变之间的关系,对功能性胃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发表论文10余篇。
姜志茹

姜志茹

副主任医师
从事老年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10余年,擅长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脑梗塞、糖尿病等老年常见心脑血管、代谢性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现为深圳市医学及医师学会老年医学分会成员,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陈东燕

陈东燕

副主任医师
陈东燕 女 医学硕士 副主任医师 从事临床工作16年,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危重症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道出血、功能性胃肠病、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诊治,对老年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有独到的见解。参与多项市级课题,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赵雷

赵雷

副主任医师
史嵘

史嵘

副主任医师
曲延钕

曲延钕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解放军医学院301医院,获得老年医学心血管病专业博士学位。从事心血管内科工作10余年,熟练掌握心血管系统各种常见病、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病、脑血管相关身体系统退行性疾病及高脂血症等代谢疾病的诊治。对心脑血管系统衰老、干细胞抗衰老治疗有深入研究。
吕光辉

吕光辉

专家简介:   吕光辉,男,全科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目前从事老年医学、全科医学临床、教学工作,擅长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等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的诊治及管理。   Guanghui Lyu,as a general practice,who is MD and graduate from Peking University ‘s medical Department. Now he is engaged in clinical and teaching work in geriatrics and general medicine. As a resident, that he is good at is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management of common diseases, chronic diseases and frequently-occurring diseases in internal medicine systems.  
全科医学科
杨琳

杨琳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现任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全科医学科教研室教学主任,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中山大学消化内科硕士,北京大学呼吸内科博士,日本独协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专业访问学者。从事急诊科、干部保健科、全科医学科临床工作20余年,诊疗经验丰富,广受患者好评,擅长内外科常见病、未分化疾病的诊治,并为多病共存及慢性病患者提供个体化、综合性医疗服务,尤其在睡眠呼吸疾病及骨质疏松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
周惠云

周惠云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毕业于暨南大学内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心血管内科。 从事急诊科、全科医学科临床工作20余年,曾在北京朝阳医院进修,对内科各系统常见病、疑难复杂病的诊疗、急危重症的抢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
感染性疾病科
胡国信

胡国信

主任医师 教授
主任医师,科主任,副教授,医学博士,博士后指导老师。从事感染性疾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3年。 擅长肝病科:各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炎、脂肪肝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感染科:出血热、艾滋病、出疹性疾病以及发热待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感染性腹泻等疾病的鉴别诊断、诊断与治疗。 全国重型肝炎肝衰竭专业委员会委员,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省卫生厅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省高等院校骨干教师,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分会常委,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8项,发表论著40余篇,编辑专著2部
武敬

武敬

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毕业于中山大学。擅长治疗各型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疾病的治疗,同时对感染性腹泻疾病及相关消化系统疾病、寄生虫感染性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研究方向:病毒性肝炎及相关疾病(肝硬化、肝癌)的防治。目前参加国家十三五临床研究项目《精准诊断和逆转乙肝肝纤维化/肝硬化的研究》1项,主持《以器官损伤分层诊断慢性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研究—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应用FibroTouch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筛查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进展性肝纤维化—一个登记和诊断性的队列研究》临床研究2项,学术兼职:担任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肝病学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脂肪肝与酒精肝学组副组长、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肝肠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感染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肝病分会常务理事、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分会委员。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SCI论文1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参与编辑论著3部,主持市厅级以上课题1项,参与省市级科研项目5项。
彭雁忠

彭雁忠

主任医师 教授
北大医院肝病肠道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医学部感染学系委员、广东省医师学会肝病副主委、深圳市医师协会肝病专科会长。
钟旬华

钟旬华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原为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专家,从事传染科临床及科研教学工作三十余年。(原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专家),擅长治疗各种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脂肪肝和其他传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参与多项科研立项课题,并获得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进步三等奖和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各一项,曾获得广东省和深圳市抗击非典二等功、深圳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曾被聘为深圳市医院感染专业委员会委员。
陈丽嘉

陈丽嘉

副主任医师
陈丽嘉;女;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医师。从事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近20年;对病毒性肝炎(特别是乙型、丙型肝炎)、血吸虫病、肠道感染性疾病等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在英国短期学习;参加中美合作课题《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和卫生部八五攻关《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的临床研究工作;并在国家及省级杂志发表文章10余篇。
童新灯

童新灯

副主任医师
主治医师,医学博士,2006年起在我院感染性疾病科从事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诊疗范围:病毒性肝炎,妊娠娠合并肝脏疾病以及妊娠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和基础研究,以及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药物性肝病、代谢性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的诊治。艾滋病、结核病、肠道感染性疾病和寄生虫感染以及新发传染病诊治和基础研究。发表学术论文5篇,参与国家级及市级科研项目5项。
中医科
郑洁

郑洁

主任医师
科主任,主任中医师,副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毕业。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20年。擅长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急慢性咽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症、结节病、肺部肿瘤、肺间质纤维化等呼吸系统疾病;还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脑梗塞、心脑供血不足、高血压病等)、消化道疾病(急慢性胃炎、脂肪肝、肠胃功能、肝功能紊乱等)、妇科疾病(月经不调、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症等)以及颈椎病、风湿病等。省卫生厅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省中青年名中医培养对象。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省厅级以上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曾君望

曾君望

主任医师
教授,从事临床医疗工作40年,擅长治疗中医疑难杂症尤其对顽固性咳喘、消化道疾病、头痛、高血压病、冠心病、前列腺炎、风湿性关节炎、肿瘤及多种慢性虚弱性疾病疗效显著,对妇科之月经失调、崩漏、带下病及儿科之脾胃病等治疗经验亦丰。发表论文20余篇,中医著作6部,主审全国统编教材1部。   The clinical medical treatment work in 40 years, is good at treating intractable diseases especially TCM in treating cough and asthma,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 headache, hypertensio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rostatitis, rheumatoid arthritis, tumors and many chronic diseases of weak curative effect is distinct, the menstrual disorder of gynecology, uterine bleeding and pediatric disease, down to the disease of spleen and stomach of treatment experience also abundant. Published paper 20, TCM works six movies, the referee the teaching material of 1 uniformity dates.特诊预约
王渝

王渝

主任医师
王渝,中医科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年。对治疗中医内科、妇科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编、副主编医学著作2部;主持市级科研课题1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
镁日斯

镁日斯

主任医师
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及科研工作30年,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对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咳喘、中风后遗症、老年病、肾虚等各种慢性病疑难病。主持参与市级科研课题2项,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
邵沛

邵沛

主任医师
北大深圳医院特需门诊:中医与康复科 医学博士(日本) 副教授 原中医科主任 原福田区人大代表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年,在日本留学四年巡回讲学半年,在国内外发表论文三十余篇,译文五篇,参编著件二部。 擅长:治疗中医内科呼吸病(反复顽固性咳嗽、变异性哮喘、咽炎)、脾胃病(慢性胃炎、溃疡病、结肠炎)、皮肤病(湿疹、特异性皮炎、过敏性紫癜、痤疮、荨麻疹)、妇科病(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神经系统病(失眠、焦虑、头痛)儿科病(反复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多动证等)各种肿瘤术后及化疗后的调理,均有独特心得,中医辩证诊疗耐心细致,并注重人文心理关怀与健康知识指导,疗效显著,深受患者认可。
王琦林

王琦林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医疗系,从事中医专业临床工作40余年,遵循传统辩证理论,中药治疗常见多发疾病如消化、呼吸以及内科杂症,兼以针刺治疗筋骨疼痛。
曾薇

曾薇

副主任医师
出身于中医世家,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5年。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病、风湿、呼吸、消化系统疾病,乳腺增生病、妇科疾病(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症、更年期综合征、妇科炎症)、不孕不育、皮肤病及各种痛证,主持参加2项科研课题研究,曾参编著作一部,发表国家级论文近10篇。
糜小英

糜小英

副主任医师
糜小英,中医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和科研工作15年,能熟练运用针灸及中药外治法治疗各种妇科顽症。在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10多篇,参与课题研究4个。 Xiaoying M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partment, associate chief physician , Master Degree Candidate。Engaged in gyne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an
黄星涛

黄星涛

副主任医师
本科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2003年从医至今,主要擅长诊治中医内科及妇科内分泌疾病。参与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及北京首发基金课题3项,参编著作1部,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作为参与人,获得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进步奖二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三等奖。被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评为“患者心中好医师”奖!2019获健康160“最受好评医生”奖。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内分泌、妇科内分泌、消化、呼吸系统疾病。对辅助生殖中的中医调治,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运用针药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功能下降、排卵功能障碍、月经不调、复发性流产、更年期综合征、产后病;在糖尿病、痛风、高泌乳素血症、甲状腺功能异常、胃肠功能紊乱、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咳嗽、睡眠障碍、颈肩腰腿痛,少精弱精等疾病。
曾露慧

曾露慧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经北大医师规范化系统培训后主要从事中医妇科和不孕症方面诊疗工作,擅长治疗因生殖道炎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免疫异常、子宫内膜异常、排卵功能障碍、卵巢早衰等引起的不孕症、男性少弱精、精液不液化等引起的不育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失调、盆腔炎、输卵管炎、慢性盆腔痛、痛经、产后病、外阴营养不良、习惯性流产、围绝经期综合征等妇科杂病,在失眠、黄褐斑、痤疮、脂肪肝、顽固性湿疹、泌感、肥胖等方面也有较深的临床体会。曾参编著作二部,参与课题5项,发表论文10余篇。
陈妙

陈妙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师从经方大家名中医李赛美教授和国家重点针灸专科学科带头人符文彬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运用经方或针药结合治疗顽固性头痛、颈肩腰腿痛、痛经、痛风及风湿病等各种痛证;还擅长治疗失眠、眩晕、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病;胃肠炎、消化性溃疡、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等消化系统疾病;咳嗽、鼻咽炎、肺结节等呼吸系统疾病;月经不调、盆腔炎、不孕、更年期综合症等妇科疾病;以及糖尿病、乳腺增生、湿疹、痤疮、汗证等疾病。获“深圳市技术能手”和“深圳市经济技术创新能手”荣誉称号。担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心身专业委员会理事。参与课题研究3项,在国家、省级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
陈晓敏

陈晓敏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硕士,从事老年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10年,擅长老年常见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糖尿病、血脂异常、骨质疏松症等多种老年性疾病的中西医诊治,参与市级课题2项,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张涛

张涛

副主任医师
从事临床工作28年。擅长治疗疼痛性疾病如顽固性头痛,三叉神经痛、肩颈腰腿痛,痛经等及风湿病、 神经衰弱、脑血管病、胃肠病、慢性前列腺炎等,发表论文10余篇,获科技进步四等奖1项。
皮肤性病科
于波

于波

主任医师 教授
作为学科带头人,组建深圳市皮肤疾病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带领团队先后获得市级、省级重点学科、深圳市品牌学科、领先学科、深圳市皮肤病学医疗质量与控制中心以及深圳市政府“三名工程”项目,2018年,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皮肤科获深圳市“十二五”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皮肤病学)单学科排名第一名。近5年主持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两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深圳市级科技项目4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2016年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深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2017年获得深圳市卫生健康“十大杰出贡献者”称号;2018年入选“深圳好医生”30强;2018年获得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2019年获得深圳市领军人才称号。学术兼职: 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常委 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注射美容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整形与美容协会激光美容分会常委  中华预防医学会皮肤病与性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皮肤病分会委员
窦侠

窦侠

主任医师
窦侠,女,主任医师,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皮肤病学医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及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皮肤科工作,曾在德国波恩大学皮肤和变态反应科做访问学者。现任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皮肤过敏和免疫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皮肤免疫学组委员,中国医促会过敏分会全国委员。擅长各种过敏性和瘙痒性皮肤病的诊治,包括结节性痒疹,特应性皮炎,婴幼儿湿疹,及其他各种皮炎湿疹的诊治。
马刚

马刚

主任医师
马刚,男,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皮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皮肤性病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25余年,1992年和1998年两度赴日本北里大学医学部皮肤科研修。掌握皮肤性病诊断、治疗、实验室检查及激光美容等工作,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性传播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皮肤肿瘤、结缔组织疾病、毛发疾病、色素性疾病和血管性疾病的诊治。作为负责人完成吉林省卫生厅(红斑狼疮患者皮损T淋巴细胞的研究)、吉林省科委(人工皮肤的组织学研究)、卫生部(复合培养人工皮肤的制备)课题各一项。负责完成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和深圳市科技局基金各1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
钟绮丽

钟绮丽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皮肤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从事皮肤性病专业三十余年,擅长诊治白癜风、黄褐斑等色素障碍性皮肤病;痤疮、面部皮炎等损容性皮肤病;荨麻疹、湿疹等过敏性皮肤病;激光治疗太田痣、雀斑、鲜红斑痣等损容性皮肤病;注射除皱、瘦脸等面部年轻化治疗。任广东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整形协会皮肤美容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分会激光与光治疗学组组长,深圳市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会长等学术职务。曾仼北京大学皮肤性病学系副主任。
邵勇

邵勇

主任医师
邵勇;男;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具有10余年的皮肤性病学医疗、教学和科研经验;熟练掌握各种皮肤病、性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擅长过敏性疾病、色素性疾病、性传播疾病和感染性皮肤病的诊治;负责完成各级科研基金3项;其中包括“光动力治疗HPV感染”、“荨麻疹的诊治”和“结缔组织病遗传学研究”;发表SCI论著和国家核心期刊论著共20余篇。
陈办成

陈办成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日本独协医科大学访问学者,擅长痤疮(青春痘),以及痤疮后瘢痕的治疗,擅长美容激光治疗雀斑、太田痣、褐青色痣、激光脱毛等,擅长光子嫩肤年轻化,擅长皮肤肿瘤的诊断、手术,尤其擅长微创手术治疗各种皮肤肿瘤;擅长瘢痕、尖锐湿疣皮肤常见疾病的治疗。为北大深圳医院皮肤外科学组亚专业负责人,目前所领导北大深圳医院皮肤科皮肤外科组毎年完成各种皮肤外科手术6000例左右。为广东省整形美容协会皮肤美容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美容学会毛发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皮肤性分会外科学组副组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皮肤外科学组常务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医美与艺术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广东省分会委员,及深圳市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叶蓉

叶蓉

主任医师
叶蓉,女,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硕士学位。从事皮肤性病临床和教学科研工作20年,掌握皮肤病、性病的诊断、治疗和实验室检查工作,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梅毒等性传播疾病、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皮肤病,雀斑,褐青色痣,太田痣,痤疮,白癜风,面部皮炎等损毁性皮肤的诊治及皮肤年轻化的治疗
胡小平

胡小平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皮肤性病专业15年。擅长美容激光治疗:肉毒素注射瘦脸(皮肤年轻化,水光注射),面部复杂色斑综合治疗,太田痣,雀斑,黄褐斑,真皮斑,色素痣等,痤疮(青春痘),尖锐湿疣,白癜风,银屑病,皮肤真菌病,慢性荨麻疹等疾病的诊治。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委,中国菌物学会医学真菌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男性健康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和深圳市卫计委项目评审专家
李建军

李建军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中山大学皮肤性病专业医学硕士,北京大学和汕头大学等单位硕士研究生导师,己培养硕士研究生近十名,曾获得卫生部,广东省,深圳市,中华医学会科研基金12项,发表学术论文近五十余篇。从事皮肤病,性病,激光美容等方面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曾分别在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院皮肤性病科和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皮肤性病科工作三十多年,是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皮肤科的创建者及第一任科室主任,是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开院后第一项国家级科研基金获得者,是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慢性皮肤病性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深圳市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专业学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深圳分会委员等。
叶庭路

叶庭路

主任医师
叶庭路,中山大学硕士,北京大学博士,皮肤科教学主任,主任医师。从事皮肤性病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1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主攻医学激光与注射美容、皮肤病理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擅长痤疮(青春痘)个体化综合治疗,损容性皮肤病(痤疮疤痕、老年斑、雀斑、黄褐斑、太田痣、褐青色斑、鲜红斑痣,多毛等),疑难和难治性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擅长光动力疗法治疗鲜红斑痣、重症痤疮、尖锐湿疣、皮肤肿瘤等。现为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激光与物理治疗学组全国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病理学组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皮肤性病学管理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理事,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主持深圳市卫计委科研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委科研基金共7项,发表SCI、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
张杰

张杰

主任医师
张杰,男,主任医师,博士,从事皮肤性病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十余年。主要从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性传播疾病等的临床基础研究,擅长于慢性荨麻疹、特应性皮炎、尖锐湿疣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承担近十项省市级皮肤病研究课题,在国外SCI收录论文近十篇,国内核心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
王亚美

王亚美

主任医师
王亚美 皮肤及性病主任医师, 从事皮肤病性病临床诊疗工作,临床教学工作30余年。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治疗过敏性疾病、面部痤疮及毁容性皮肤病、慢性难治性皮肤病、白癜风、皮肤年轻化(微整形)等方面有优势。曾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四届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真菌学会委员,美容学组委员,参与《皮肤病临床诊断学》的编写,发表学术论文近30片
黄国新

黄国新

副主任医师
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从事皮肤医学美容工作20余年,擅长治疗痤疮(青春痘)、玫瑰痤疮(酒渣鼻)、痤疮后疤痕、雀斑、太田痣、色素痣、黄褐斑、脂溢性角化(老年斑)、白癜风等损容性皮肤病,擅长激光祛斑、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后疤痕、光子嫩肤、热玛吉改善面部肌肤松弛下垂、激光脱毛、果酸换肤、注射除皱、瘦脸。现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深圳市康复医学会皮肤病康复专委会委员。
黄海艳

黄海艳

副主任医师
黄海艳,女,副主任医师,201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皮肤病学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工作。现任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玫瑰痤疮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一届皮肤病康复专业委员会毛发疾病康复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学组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负责科室色素性皮肤病专病开展。临床擅长:白癜风、黄褐斑、面部各种色斑等常见色素性皮肤病,痤疮及痤疮疤痕的治疗,光疗及皮肤光电治疗等。
彭曦

彭曦

副主任医师
彭曦,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硕士学位。熟练掌握常见皮肤病及性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医学激光,皮肤年轻化,损容性皮肤病(雀斑、褐青色痣、太田痣、咖啡斑、脂溢性角化、黄褐斑、鲜红斑痣、痤疮瘢痕等)、过敏性皮肤病、性传播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熟练光子嫩肤,热玛吉、各类激光、注射除皱、鲜红斑痣光动力治疗等。现任深圳市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理事、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皮肤慢性病管理与科学护肤专业委员。
吴琳

吴琳

副主任医师
吴琳简介:临床医学博士,目前任职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注射专委会秘书。临床专注于痤疮、玫瑰痤疮、色斑、敏感性皮肤诊治,擅长激光嫩肤、肉毒素除皱、玻尿酸填充、水光、PRP、热玛吉等皮肤年轻化治疗。
李惠

李惠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学临床博士,临床长期从事皮肤美容与抗衰老,擅长热玛吉、保妥适及衡力注射瘦脸除皱提升等、玻尿酸注射、玻尿酸溶解、各种水光、超光子AOPT、皮秒及丰巢皮秒、超皮秒、嗨体注射、激光祛雀斑太田痣褐青色痣、化学换肤、各型痤疮疤痕综合治疗等。
王明悦

王明悦

副主任医师
康复医学科
迟旭

迟旭

副主任中医师
擅长:运用传统针灸及特色针法(头针、火针、脐针、毫刃针)结合现代康复方法治疗多种疑难杂症及常见病。 神经内科:脑梗塞脑出血、面瘫、失眠、眩晕头痛、耳鸣耳聋。乳腺疾病:肉芽肿性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急性乳腺炎、乳腺增生。妇科:痛经、月经不调、孕前调理(助孕、辅助生殖)、盆腔炎、宫寒、尿道综合征、漏尿、产后体态调理(腹直肌分离、骨盆前倾等)。骨伤科:颈肩腰腿膝痛。脊柱相关疾病(脊柱侧弯、骨盆前倾、体态调理等)、腱鞘炎。消化科:顽固性呃逆、胃肠炎、腹胀、便秘。皮肤病:带状疱疹、局限性湿疹,单纯性肥胖、颞下颌关节紊乱
刘建新

刘建新

副主任医师
从事针灸临床20多年,浮针医学深圳地指导(带头人)。擅长运用浮针、针灸和中药治疗肌肉源性的疾病(颈肩腰腿痛、运动损伤、腱鞘炎、肩周炎、膝关节痛、网球肘),头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焦虑、便秘等疾病。浮针全国巡讲辅讲老师,协助配合省中医和广西、江西卫健委组织培训医务人员浮针疗法,主持检察院、银行、高尔夫球会推广脊柱健康讲座,获得香港文汇报专访和推荐。兼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浮针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浮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基层医疗与健康管理学会常务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康复医学分会理事、深圳市中医药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肿瘤康复学会科普学术委员会委员。
胃肠外科
吕国庆

吕国庆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胃肠外科学科带头人,科主任,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副教授, 从事胃肠外科临床工作29年余,临床科研教学经验丰富,主要从事以胃肠道肿瘤为主的普通外科疾病的诊治工作,曾赴日本东京癌研有明医院、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中心专门学习胃癌、结直肠癌的标准化手术和微创手术。擅长腹腔镜微创胃癌及结直肠癌根治切除术和胃肠镜下早期癌切除、息肉切除等胃肠道微创手术。
熊少伟

熊少伟

主任医师
熊少伟;男;医学硕士。从事外科临床及科研工作十五年;在消化道肿瘤的诊治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熟练掌握腹腔镜技能;主要从事胃肠疾病、腹外疝及痔疮等肛肠疾病的诊治工作;曾赴日本癌研究病院消化器外科学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规范化手术治疗及腹腔镜的微创手术。擅长腹腔镜或开腹胃肠道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在国家级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多篇;主持本市级科研课题一项;参与市级科研课题两项。
何美文

何美文

主任医师
何美文,胃肠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毕业,从事胃肠外科、普通外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年,擅长于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等胃肠道肿瘤、常见的腹股沟疝、切口疝等疝及常见肛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常务理事,深圳市输血委员会委员。主持科研项目2项,在国家级及省级医学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鲁开元

鲁开元

主任医师
1985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白求恩医学院,从事肛肠疾病疾病诊疗工作30余年,发表论文20余篇,目前获得中华医学会肛肠分会常务理事,北京疑难病专委会肝肠分会副主席、全军肛肠病协会委员等任职
白植军

白植军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普通外科及胃肠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年。临床经验丰富。长期从事消化道肿瘤的诊断、治疗和研究工作,擅长胃癌、直肠癌、结肠癌根治手术。对各种腹股沟疝、腹壁切口疝、混合痔、各种急腹症(急性阑尾炎、肠梗阻、消化道穿孔)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有较多的经验和深厚的功底。现担任深圳市外科学会委员。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刘铮

刘铮

主任医师
刘铮,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对普通外科各种疾病特别是胃肠外科均有丰富的诊治经验,特别擅长胃肠道肿瘤开腹手术及微创手术治疗,在理论和临床实践上均有深厚的沉淀。多次在北美及日本进修或作为访问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在多个学术组织任职,分别是:广东省医学会胃肠外科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肠内与场外营养学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学分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委员,深圳市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组长,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专家委员会主任。
齐明华

齐明华

主任医师
齐明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医师。本科就读于中国医科大学六年制临床医学,相继取得中山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硕士学位。博士就读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曾在美国哈弗医学院附属医院肝病科进修学习。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疗,特别是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工作认真负责,不推诿病人,制定方案简明果断,讲解专业细致,深入浅出,为病患着想,最大限度方便病患。
于鼎

于鼎

主任医师
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近20年,擅长肝、胆、脾、胰、胃肠、甲状腺和乳腺等疾病的诊治。对肿瘤性疾病的综合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作为客座医师在德国研修胆胰外科、甲状腺外科和腹部创伤外科1年。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余篇。
李灼非

李灼非

副主任医师
李灼非,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毕业后一直从事胃肠外科临床工作,专注胃肠道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尤其擅长结直肠癌的规范化治疗。曾赴日本东京有明癌研病院专修结直肠癌的规范化治疗。 出诊时间:每周三
雷云鹏

雷云鹏

副主任医师
2003年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得普通外科硕士研究生学位,现已从事胃肠外科工作近17年,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胃癌、结直肠癌、腹股沟疝、腹壁切口疝、急腹症、痔疮、肛瘘等疾病的规范化治疗,尤其擅长腹腔镜微创手术,曾于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研修学习,发表科研论文数篇。现任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微创外科管理分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肥胖与代谢病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胃食管返流病外科学组委员,深圳市医学会胃肠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疝与腹壁专业学组委员。
何立锐

何立锐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医师协会疝与腹壁外科医师分会第三届理事会副会长。从事普外科专业(胃肠方向)多年,熟悉掌握胃肠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规范,了解专科疾病的最新治疗进展。擅长胃、结直肠癌规范化诊疗及腹腔镜微创化手术和术后的快速康复,腹壁与疝的腹腔镜微创手术
邓兴明

邓兴明

副主任医师
从事胃肠外科工作十余年 擅长胃肠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任职: 深圳市医学会减重与代谢病专委会秘书长 广东省医师协会减重与代谢病工作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结直肠癌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保健协会肛肠保健分会委员
肝胆胰外科
张国伟

张国伟

主任医师
肝胆胰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外科学博士,美国梅奥诊所博士后,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者,学术型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美国胰腺病协会成员,美国胃肠内镜外科医师协会成员,美国肝胆胰协会成员,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学会肝胆外科学分会会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肝胆胰消化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肝胆胰外科组第四届成员。主要从事胰腺疾病、肝癌、肝内胆管癌的临床与科研工作。
刘吉奎

刘吉奎

主任医师
本科、硕士和博士均毕业于陆军军医大学(原第三军医大学),并留校在附属西南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工作20年,2008年人才引进来北大医院工作,担任学科带头人科室主任16年。从医近4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种复杂肝切除治疗肝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和壶腹癌、胆管和胰管结石合并狭窄的内镜微创治疗、重症胰腺炎的综合治疗、腹膜后巨大肿瘤的切除治疗等技术,得到了广大病患的广泛好评,联系两年荣获健康160年度好医生称号。
钟立明

钟立明

主任医师
临床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肝胆胰外科工作20余年,擅长肝胆胰外科常见疾病如肝脏良性、恶性肿瘤、胆囊结石、胰腺肿瘤、脾脏肿瘤的诊治,熟练开展腹腔镜复杂肝叶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以及复杂切口疝、腹股沟疝修补术。
熊沛

熊沛

主任医师
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普外专业,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肝胆胰外科临床工作近三十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复杂肝脏、胆道、胰腺、脾脏疾病的腹腔镜微创治疗。2010年德国北部肝胆治疗中心stralsund医院访问学者,现为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华南名医专家委员会医学专家会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医师分会肝脏学组成员、深圳市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医疗卫生专家、深圳市能教中心腔镜技能和动物手术培训导师。在国家级期刊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主持或参与省市级科研课题多项
尹耀新

尹耀新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深圳市医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 | 委员 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 | 委员 消化内镜学分会ERCP学组 | 副组长 广东省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普外学组 | 成员 医学硕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从事肝胆胰外科,微创外科临床、教学、科研24年。擅长腹壁疝微创修补,胆结石微创(腹腔镜+内镜)治疗,肝胆胰脾肿瘤手术切除。2008年在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学习,2010年在东京日本癌研究会附院(有明医院)消化器外科研修。2006年被评为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2011年荣获深圳市卫生系统“十佳医生”,深圳大运会医疗保障‘’省级先进个人‘’。现为深圳市医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普
谢勇

谢勇

主任医师
谢勇,研究生学历,中山大学外科学硕士,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从事普通外科及肝胆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3年,临床经验丰富。熟悉肝内外胆管结石、肝脏良、恶性肿瘤、胰腺疾病、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治疗及晚期肝癌、胆管癌、胰腺癌的综合治疗,熟练掌握肝胆外科开放手术及腹腔镜操作技术;广东省医师协会门脉高压组青年委员,深圳市中西医协会肝病组委员,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
欧希

欧希

主任医师
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硕士, 2014年日本东京癌症研究基金会有明病院肝胆胰外科访问学者,2018年美国迈阿密大学医疗系统杰克逊纪念医院肝胆胰外科访问学者。获得2019年岭南国际肝胆胰高峰论坛肝胆胰手术视频大赛亚军。在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脏良恶性肿瘤、肝门部胆管癌、胰腺良恶性肿瘤、胆囊结石、肝胆管复杂结石等领域有丰富的经验和较深造诣。现为广东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肝癌分会常委、广东省健康促进会肝胆胰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肝胆胰外科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门脉高压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分会肝胆学组成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疝外科分会青年工作组成员、深圳市医学会外科学会常委、深圳市医学会肝胆胰外科分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中西医肝病分会委员。
林泽伟

林泽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博士学位;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肝脏、胆道及胰腺各种良恶性肿瘤诊治;肝胆胰肿瘤的手术、靶向、免疫等治疗;熟练掌握腔镜手术,常规开展腹腔镜肝胆脾胰及疝气等手术。
张光涛

张光涛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外科学博士,师从协和医院陈燕凌副院长。肝胆胰外科常见及疑难疾病诊治,同时具有达芬奇机器人及腹腔镜治疗肝脏良恶性肿瘤、胰腺良恶性肿瘤。掌握十二指肠镜内镜技术,能开展ERCP取石、支架植入、活检等操作。
矫元君

矫元君

副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临床型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临床擅长肝脏恶性肿瘤、胰腺恶性肿瘤、胆囊/胆管结石病、肝囊肿、肝血管瘤、脾脏肿瘤、腹膜后肿瘤、腹股沟疝、腹壁疝等疾病的诊治。熟练开展以下手术:1.对肝癌、肝血管瘤、肝囊肿、胰腺肿瘤及腹膜后良恶性肿瘤开展腹腔镜微创手术切除治疗。2.胆囊结石合并急、慢性胆囊炎的腹腔镜微创治疗,恢复快,疤痕小,住院时间短;胆囊功能评估。3.胆总管结石的十二指肠镜微创取石治疗(ERCP术)科室特色治疗方式,不同于传统手术方式,免去长期留置T管造成的生活不便,恢复快;熟练利用ERCP技术开展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微创治疗,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的内镜治疗,胆道狭窄、胰管狭窄的内镜支架植入扩张治疗;胆道梗阻致黄疸的内镜支架内引流治疗。4.腹股沟斜、直疝,腹壁疝,切口疝等的腹腔镜微创治疗,熟练开展腹腔镜疝无张力修补术(TEP/TAPP/IPOM术)。5.脾脏肿瘤、门脉高压脾亢、血液病性脾脏的微创脾脏切除。 担任广东省药学会肝胆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肝胆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器官医学与技术学会肝脏医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深圳市抗癌协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消化内镜专委会委员。
马晓飞

马晓飞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外科学硕士,从事肝胆胰外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十余年。担任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外科基地教学秘书,荣获“深圳大学优秀带教老师”、“广东医科大学优秀带教老师”。现任世界内镜医师协会肝胆胃肠微创外科联盟理事,广东省肿瘤康复学会肝胆胰分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肝胆胰微创分会委员,中国肿瘤防治联盟深圳市肝胆胰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刘旭

刘旭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外科学博士,工商管理学(第二学位),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师从我国顶级外科学家陈孝平院士。德国乌尔姆大学(Universität Ulm)、日本癌症研究基金会癌症研究所东京有明病院(JFCR-CIH,亚洲第一,世界第二)访问学者。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十余年。深圳市卫生健康菁英人才、北京大学住培医师研究生模式培养导师,深圳大学兼职教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英临床授课教师,深圳市医学模拟培训骨干师资(外科腔镜类),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肿瘤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MDT团队专家,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消化系统肿瘤MDT团队专家。2019年10月10日挂牌成立全国第一个“肝胆胰肿瘤免疫与靶向治疗”专病门诊。2022年3月18日挂牌成立、“胆胰结石与肿瘤ERCP内镜微创治疗门诊”、“肝胆胰疾病机器人微创手术门诊”。《Blumgart肝胆胰外科学》(第6版)编委。2020年受广东省委组织部委派赴龙川县人民医院挂职普外科主任,获“仁术帮扶显仁心 博学惠民献博爱”嘉奖。2021年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第四届“优秀医师奖”。2021年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抗疫铁军”称号。2023年深圳市腹部肿瘤MDT大赛二等奖。 掌握了包括肝胆胰脾的各种普外科疾病的处理及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肝癌切除术、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腹腔镜胆管癌根治术、腹腔镜疝修补术(TEP、TAPP、IPOM)、ERCP(内镜取石、支架植入)经脐隐藏切口单孔腹腔镜手术等微创诊疗技术,在肝胆胰肿瘤免疫与靶向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主持广东省科技厅科技发展基金1项,主持及参与临床GCP课题3项,发表SCI论文11篇,总影响因子44.318分,获批专利3项,出版专著2部。
脊柱外科
闵少雄

闵少雄

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2020年4月高水平医院建设全职引进),深圳市卫生健康系统特聘岗位,本科、硕士、博士均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现南方医科大学),曾任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 进修经历: 曾赴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附属Barnes-Jewish医院脊柱外科中心、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脊柱中心、纽约哥伦比亚大学长老会/Allen脊柱外科医院访问学习,师从北美著名脊柱外科专家Lawrence G. Lenke,Sigurd Berven,K Daniel. Riew教授。 学术任职: 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骨科学)、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脊柱分会腰椎教育工作组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分会颈椎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学分会委员、微创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骨质疏松学组委员、南方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专家、《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编委、《重庆医学》审稿专家。 曾主持广东省市级课题10项。发表论文80余篇,第一作者3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2部。 擅长方向: 从事脊柱外科工作20余年,对于脊柱外科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已主刀完成5000余台各类脊柱手术。对颈腰腿痛的诊治遵循个性化原则,擅长颈肩腰腿痛的各种保守及微创治疗方案。擅长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misTLIF微创治疗腰椎滑脱、腰椎不稳,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胸腰段结核、炎症、肿瘤;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颈椎椎体次全切除治疗颈椎病、经颈椎前后路减压治疗颈椎伤病、椎弓根钉内固定加侧前方减压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前后方联合入路治疗脊柱结核、综合方案治疗脊柱肿瘤、脊柱侧弯矫形及微创技术治疗脊柱伤病等各类手术。
杨昀焯

杨昀焯

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主任医师,副教授,1982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从事骨科临床与教学工作40多年。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301医院骨科工作,现工作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脊柱外科,擅长脊柱外科疾病,对脊柱外科临床疾病有丰富的诊治经验。 编著有《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下肢畸形分型治疗》、《骨质疏松诊断与防治》、《老年骨科疾病康复学》、《痛风诊断与治疗》、《灾难后急救》等著作,曾参与现代骨科学丛书《脊柱外科学》部分的编写。对脊柱生物力学研究发表多篇论文。参与研究的《下肢畸形分型与治疗系列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汤晨逢

汤晨逢

主任医师
脊柱外科主任医师。从事骨科脊柱外科临床工作41年。在脊柱外科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应用先进新技术能力,如脊柱微创内镜技术,显微镜下减压技术,微创通道下内固定融合术,截骨矫形内固定技术,椎体肿瘤切除TES技术等。擅长脊柱退变性疾病、脊柱脊髓损伤、脊柱畸形、脊柱感染和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颈胸后纵韧带骨化,腰椎管狭窄症,腰椎不稳症、腰椎滑脱症,脊柱侧凸、后凸畸形,脊柱结核、原发或转移肿瘤,椎管内髓外肿瘤,脊柱骨折脱位等疾病。
俞莉敏

俞莉敏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医学博士,北京大学医学部北医三院脊柱外科临床博士后,脊柱外科主任医师,北京大学骨科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脊柱外科临床,生物力学与基因组织工程学研究,授权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共8项。先后师从两届全国骨科学会主任委员、著名脊柱外科引领者党耕町教授;国际脊柱外科学会主席、全球顶尖的脊柱畸形矫形开创引领者Lawrence G Lenke教授;国际颈椎外科学会主席、全球顶尖的颈椎外科专家K Daniel Riew教授。多次公派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长老会医院、美国Kettering 医学中心、德国耶拿大学附属迈宁根医院、日本独协医科大学病院、法国波尔多大学附属CHU医院等访问研学。临床以颈椎外科和颈胸腰脊柱退变及脊柱畸形为主研方向。擅长各种脊柱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手术,熟练掌握多数脊柱疑难复杂危重病症的鉴别诊治。学会任职有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分会青委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委颈椎人工椎间盘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神经修复专委会脊柱脊髓修复重建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颈椎疾病健康管理及加速康复专委委员,中国医学教育协会医学国际交流促进工委会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分会委员兼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颈椎外科专委会常委,颈椎病专委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脊柱医学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脊柱外科专委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脊柱外科学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修复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委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脊柱脊髓分会委员,广东省SCIOT数字骨科学会委员,深圳市预防医学会骨病与骨健康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脊柱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委会副主委,深圳市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常务理事,深圳市医师协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专委会常委,深圳市医师协会智能与数字外科专委会常委,深圳市医学会脊柱外科专委会委员,深圳市公立医院脊柱外科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等。
李国新

李国新

主任医师
脊柱外科主任医师,熟练掌握脊柱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擅长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骨质疏松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现任广东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学会脊柱外科分会委员。
温健

温健

主任医师
脊柱外科,脊柱微创,主任医师,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医学院)毕业。 1998年开始从事骨科、脊柱外科临床工作至今(主要集中脊柱的微创手术治疗)。曾在北京大学医学院第三医院,重庆新桥医院,四川省骨科医院、美国迈阿密大学MILLER SCHOOL of MEDICINE杰克逊纪念医院等中、美国家手术体量均名列全国前三的医院完成各种脊柱疾病的常规手术及微创手术的研修学习,专注应用多种脊柱微创技术治疗脊柱疾病,在国际及国家级杂志发表专业论文(SCI及中文)十余篇。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分会脊柱微创学组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脊柱微创学组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 脊柱内镜学组委员、广东省健康学会脊柱微创学组委员、深圳市医学会脊柱微创学组委员、广东省健康学会脊柱畸形学组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分会脊柱肿瘤学组委员、深圳市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健康管理学会脊柱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SICOT中国部数字骨科学会广东省分会委员会委员。
李文革

李文革

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脊柱外科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26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诊断和治疗颈椎,腰椎疾患,如颈椎病,颈椎,腰椎间盘突出症及狭窄,颈椎,腰椎不稳症。
胡立生

胡立生

副主任医师
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现中山大学临床医学院),硕士学位,从事脊柱外科临床工作20年,对腰腿痛、颈肩痛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颈椎病、腰椎滑脱、胸腰结核、脊柱肿瘤、脊柱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有独到的理解。对脊柱外科常见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腰椎管狭窄症、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诊治、手术、术后管理以及相应并发症的处理有丰富的经验。曾赴日至被日本厚生省评为拥有日本最高医疗机能的特定机能机构--独协医科大学病院学习,师从日本脊柱侧弯协会会长種市洋教授(现任独协医大副校长、医学部主任),精研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先天性脊柱侧弯、成年脊柱畸形的全程诊治方案。 目前受聘于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脊柱专业委员会脊柱畸形学组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学分会委员。参与科研课题,立足于临床,发表中英文专业论文多篇,其中有关于脊柱侧弯的研究于国外脊柱会议中演讲。 能熟练使用普通话、英语、粤语与患者交流,能听懂大部分潮汕话方言及部分客家话。
吴海龙

吴海龙

副主任医师
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脊柱外科临床工作15年,留学日本,对腰腿痛、颈肩痛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颈椎病/脊柱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椎间孔镜,椎间盘镜,UBE,ULBD,镜下融合等各种微创技术)。
王文豪

王文豪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十佳住院医师。中山大学医学院(中山医科大学)脊柱外科硕博连读博士。深圳市卫健委 首届菁英人才班 青年医学人才。日本癌研有明病院骨肿瘤科进修。日本独协医科大学脊柱外科进修。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进修。河源龙川县人民医院帮扶,挂职脊柱外科业务主任。 临床擅长脊柱微创手术、椎管狭窄症、间盘突出症、滑脱症以及脊柱脊髓损伤、骨质疏松症,肌源性斜颈等常见多发病的诊治。熟练掌握计算机3D导航手术技术,微创入路胸腰段及腰椎骨折手术技术。 广东省医师协会脊柱外科医师分会青年专业组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骨质疏松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数字骨科学会SICOT华南区青年委员;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肿瘤学组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质疏松症专业委员会委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三项,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已发表SCI论文两篇。
官志平

官志平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研究生毕业后一直从事脊柱外科临床工作,现已有1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对脊柱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深刻的认识和丰富的经验,擅长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颈椎病,骨质疏松症,骨折和脊柱肿瘤感染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工作。尤其是在骨质疏松症和腰椎疾病领域,长期从事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核心期刊2篇。
骨关节科
王德利

王德利

主任医师
王德利,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骨关节科行政主任,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骨科行政副主任,医学博士,南方医科大学骨科学研究生导师。从事骨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30年,师从于北京积水潭医院全国知名骨关节外科专家周乙雄教授,先后被推选到英国利物浦皇家医学院骨关节中心、美国明尼苏达mayo clinic关节外科中心、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关节外科中心进修学习,有先进、系统的理论基础,临床经验丰富,担任创伤、关节外科专业组主诊组长多年,每年完成手术400余例,主要从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及类风湿关节炎疼痛畸形,以及髋膝关节、肩肘关节创伤、退行性骨关节炎等疾病的外科治疗,尤其擅长髋膝关节微创入路关节置换,复杂关节畸形首次置换以及膝髋关节翻修手术,手术技术先进,效果好、康复快、疼痛少。 现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中国骨科医师协会会员,北京骨科分委员会青年委员,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关节外科学组委员,基础转化医学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质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基础学组委员,第二军医大学A级教员,获军队特殊人才津贴,第一申请人完成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项军队重点项目的研究,申请专利2项,多次受邀在国际国内会议中大会发言,在专业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临床科研论著达4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3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 影响因子>10,培养研究生十余人。
韦良臣

韦良臣

主任医师
韦良臣,男,骨关节外科,主任医师,第一军医大学本硕连读9年制研究生毕业,COA骨科分会会员、CAAOS骨科委员,广东省关节学会及创伤学会委员,深圳市骨关节、骨创伤、骨肿瘤学组委员,市劳动能力鉴定专家。从事骨关节外科工作近30年。先后在广州陆军总医院、北京北医三院、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德国LVRORTHOPADEIA骨科医院、日本名古屋大学医学院、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院、美国纽约长老会医院访学研修,主治股骨头坏死,重度骨关节退变,髋发育不良,坏死,强直。擅长微创髋、膝关节置换术、翻修术及骨折骨肿瘤。手术技术国际同步,无痛病房快速康复,得锦旗满屋,赞誉无数。
熊奡

熊奡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骨科学博士,师从我国老一辈著名关节外科专家吕厚山教授。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会员,中国骨科医师协会会员。自1998年从事骨科至今已逾20载,2003-2006年前往北京大学关节炎诊疗研究中心接受关节外科系统培训,2012年前往台北长庚纪念医院研修关节手术,2014-2015年前往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骨科学系研修关节手术。长期致力于关节病的诊治,擅长髋、膝关节炎及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头坏死的分期诊治,手术尤以小切口前路微创髋关节置换(术后早下地且无动作限制),小切口膝关节单髁表面置换(保膝手术恢复快),复杂初次髋膝关节置换(重度挛缩或畸形)及关节畸形矫正(胫骨高位截骨HTO等)见长。临床工作及手术严谨细致,对待病友热情幽默。 社会任职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通讯编委广东省医学会关节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创伤骨科学分会青年委员深圳市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防治联盟秘书长深圳市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学术秘书深圳市医学会关节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科研成果 在国际关节外科领域著名权威期刊《The Journal of Arthroplasty》发表论文2篇,在国际生物材料领域权威期刊《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C》及《Biomaterials Science》各发表论文1篇。 进修经历 2014年2月-2015年2月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Louis辅导医生:Prof. John C. Clohisy
解笑宸

解笑宸

主任医师
对于股骨头坏死及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具有多年的临床经验;擅长老年膝关节疼痛的临床治疗,擅长老年人O型腿或X型腿导致的疼痛的外科治疗;对于严重创伤骨折的手术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
马泽涛

马泽涛

主任医师
马泽涛,男,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骨关节科。专门从事老年髋、膝骨关节炎、老年风湿关节痛、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从医20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往日本等地学习深造,掌握国际最先进治疗技术。擅长微创人工髋关节置换、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关节翻修术。在深圳地区率先开展活动平台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和DSA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功能好等特点。
黄伟

黄伟

主任医师
黄伟,男,副主任医师,1999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从事骨科17年,曾经赴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北医三院进修学习和学术交流,发表国内外论文30多篇,是膝关节、踝关节专家,擅长四肢骨折,各种运动创伤,髋、膝、踝关节置换,精通足踝疾病如:踝关节韧带扭伤、踝关节骨折、距骨骨折、距骨坏死、跟骨骨折、先天性副舟骨、拇外翻矫正、高弓足、扁平足、中足损伤、跟腱止点炎、跟痛症、跟腱断裂等等同时对半月板损伤,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损伤,膝关节软骨损伤等保守治疗也很有研究和心得。
王超

王超

副主任医师
擅长各种骨质退行性病变的诊断治疗,多发性创伤的救治,各类复杂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治疗,骨肿瘤的诊治,髋、膝关节人工置换术,撰写发表论文十余篇。
叶海明

叶海明

副主任医师
叶海明,副主任医师,1996-2001年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擅长老年患者髋,膝关节疼痛阶梯治疗,四肢关节创伤骨折,四肢及关节创伤骨折诊治,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髋,膝关节置换。
张晟

张晟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全国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COA会员、深圳市医学会第一届关节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智能与数字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理事。从事骨科专业十六年,曾在国内外多家医院进修交流学习,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参与科研项目三项,拥有专利发明一项。 医师擅长:擅长人工髋、膝关节置换,四肢、关节骨折,创伤,关节炎、股骨头坏死、髋臼发育不良的诊治。对于复杂髋、关节置换;四肢骨折微创治疗;肢体不等长矫形;运用单髁置换、胫骨高位截骨等进行保膝治疗;微创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等有独到心得。治疗过程贯彻快速康复理念、并采用伤口美容缝合等方式让患者更快更好康复。年手术量名列前茅。
运动医学科
张新涛

张新涛

主任医师 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运动医学与康复医学中心主任、运动医学科主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国际关节镜-膝关节外科-骨科运动医学协会(ISAKOS)关节镜手术与运动康复(中国华南)教育培训中心主任。 现任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运动康复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关节镜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讲师团成员、中国田径协会运动健康专家智库成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体育科普基地主任、深圳市运动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深圳市骨科康复与运动康复专科联盟理事长。 先后获得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省十大科学传播达人、深圳市卫生健康特聘人才,深圳市卫生健康菁英人才、深圳市医管中心系统“优秀青年医师”、岭南名医等。 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在内的11项课题,研究经费累计达1000余万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总影响因子超过100分,主译著作5部,获4项发明专利,2项德国红点设计奖(世界三大设计奖)。参与起草运动医学中国专家共识12项,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一等奖。 担任北京大学等10所高校的研究生导师,已先后培养3名博士后、34名博硕士研究生。
李伟

李伟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北京大学副教授,北京大学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上肢运动创伤学组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运动医学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运动医学委员会常委,深圳市卫生健康菁英人才(学科带头人)。1999年开始参加临床工作,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骨科、北京积水潭医院运动损伤科、韩国天主教大学玛丽医院骨科进修,擅长各种运动创伤的诊治,如肩周炎、肩袖损伤、肩关节脱位、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髌骨脱位等疾病。主持广东省及深圳市级课题6项,参与深圳-香港肌肉骨骼关节健康科学创新中心合作平台,主编及参与编辑(译)著作4本,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著40余篇。
白露

白露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临床骨科学博士,主任医师。学术任职:中华骨科学会足踝外科学组青年委员,广东省运动医学学组委员。2014年随欧洲前足踝与运动医学主席Niek Van Dijk学习足踝外科及足踝关节镜,2016年短暂作为中国国家雪橇队队医备战冬奥会,2017年在新加坡学习足踝外科,2018年底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长老会医院,研修足踝外科及青少年运动创伤。 1、足踝外科疾病:拇外翻,踝关节扭伤及后遗症,平足,跟腱病,足踝部骨关节炎,畸形(创伤后遗症,小儿麻痹,脑瘫,神经肌肉病引起的足踝畸形)等。 2、关节运动创伤及后遗症(如韧带断裂,半月板损伤,关节僵硬,肩袖损伤等) 3、骨折及相关并发症(如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骨髓炎等)
尤田

尤田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深圳卫生健康青年菁英人才。主要研究青少年运动损伤与关节疾病的,有较突出的关节镜手术操作能力,擅长前交叉人工韧带重建与快速重返运动技术、后交叉双束增强重建技术、踝扭伤两入路internal brace微创增强修复技术、肩脱位两入路盂唇微创修复技术、青少年髌骨脱位微创技术、盘状半月板微创修复技术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8篇,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1项,厅级课题3项,主持在研课题5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作为副主编参与编写专著1本,荣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担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肩肘运动医学康复分会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儿童运动损伤组副组长。
江小成

江小成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八年制(本硕博)专业毕业,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肩周炎、肩袖损伤、肩关节脱位、肩峰撞击症、肩关节盂唇损伤、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膝关节髌骨脱位、臀肌挛缩微创松解、踝关节扭伤等疾病的微创手术及康复治疗。 深圳市卫生健康菁英人才、现担任广东省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上肢组委员、深圳市康复医学会骨科康复常委等多项学术任职。江博士05年考入北京大学临床医学8年制(本硕博连读),并于09年进入北京积水潭医院开展实习工作,13年获得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国外SCI期刊6篇。
左建伟

左建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临床骨关节博士,亚太膝关节-关节镜-运动医学学会(APKASS)成员。WTA年终总决赛医务官。广东临床医学会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成员,深圳市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学组成员,深圳市卫生健康菁英人才称号。参译运动损伤专著2部,在国内、国外核心期刊发表论著10余篇。主要研究领域:运动损伤的微创手术治疗,手术与康复一体化。自08年开始从事骨科临床工作,每年完成关节镜手术约300台。
陈鹏

陈鹏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深圳市卫健委菁英医学人才。本硕博均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从事骨科及运动损伤工作十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膝关节、髋关节疼痛及臀肌疾病的保守治疗、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及重返运动康复。曾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深造学习。 现任国际关节镜-骨科运动医学学会(ISAKOS)会员,广东省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髋关节学组成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下肢专业组成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深圳市康复医学会骨科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常务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运动医学学组成员。参加编译专著2部,主持或参与国家级及省市级科研课题10余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国外SCI期刊8篇。
郑少伟

郑少伟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骨关节医学博士。擅长肩、膝、踝等关节运动损伤关节镜微创治疗,如肩袖损伤、冻结肩、肩关节脱位、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髌骨脱位、踝关节扭伤、髋关节盂唇损伤等,在运动康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任广东省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创伤骨科委员会常务委员,《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特约编委。主持及参与省自然基金6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已先后培养10余名研究生。
显微淋巴外科
周喆刚

周喆刚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手显微淋巴外科科主任   现任: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淋巴外科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学会显微外科分会淋巴学组委员 American Limb Preservation Society, ALPS 美国保肢协会会员,马来西亚糖尿病足保肢学会外籍导师, 中国整形美容学会肿瘤整复分会全国委员, 中南六省手外科学会委员, 上海康复联盟淋巴水肿治疗与康复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创伤骨科学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常委、 广东省医学会修复重建学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常委, 广东省抗癌学会黑色素瘤专委会委员, 深圳市医学会创伤学会常务委员, 深圳市医学会创伤骨科学会委员, 医促会肢体重建学会深圳站副主任委员, 深圳市显微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医疗健康协会深圳市慢性创面学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及Microsurgery杂志审稿人。 2023 WSRM best case 第二名 2024 KSRM Best case 第一名
手足与血管外科
彭艳斌

彭艳斌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手足与血管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 学术任职: 广东省健康管理协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深圳市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深圳市医学会血管外科学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静脉血栓与肺栓塞血组委员 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亚太血管联盟深圳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 深圳市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委员 深圳市骨科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质控专家组委员 广东省精准医学学会周围血管疾病分会常委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委员 国际脉管联盟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 岭南血管瘤血管畸形常务理事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常务委员 亚太血管学术联盟委员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透析通路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下肢静脉曲张疾病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静脉曲张疾病专家委员会委员 个人擅长: 1.外周血管疾病(下肢及颈动脉硬化闭塞、闭塞性脉管炎、下肢深静脉曲张、血管瘤血管畸形、精索静脉曲张、盆腔淤血综合征、血管性阳痿)的微创治疗,每年完成外周血管疾病的介入手术量位于广东省前列。 2.在深圳市率先开展多方式静脉曲张微创治疗,团队每年完成静脉曲张手术近800例。 3.在华南区率先开展糖尿病足的一站式治疗,每年对于糖尿病足患者治疗量居于广东省前列 4.对于糖尿病足及慢性疑难创面有丰富治疗经验。 5.严重肢体创伤救治及保肢重建,各类疑难骨折及恶性肿瘤显微治疗及遗留创面修复
王全震

王全震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原同济医科大学),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治疗组组长。主要专业方向:手及足踝外科,四肢创伤修复及重建,血管外科。工作20年,具有相当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技术全面擅长:(一)手及足踝畸形矫正(多指并指,拇外翻、前足畸形、复杂足踝外科关节炎、平足症、高弓马蹄内翻畸形、神经肌肉疾病引发的足踝部畸形、足踝外科创伤及创伤后遗症、足踝部运动损伤等手足踝外科疾病)(二)四肢不同类型骨折以及骨缺损、骨折不愈合等各种肢体功能重建;(三)各种创面的显微外科治疗,如糖尿病足等。可熟练应用骨搬运、及横向骨搬运等技术治疗疑难病例(四)肢体软组织肿瘤、骨肿瘤的标准治疗及显微修复;(五)血管外科疾病: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周围血管损伤的治疗等。担任广东省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重症创伤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第一届创伤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第四、五届手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手外科医师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深圳市医学会第一届运动生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孟繁斌

孟繁斌

副主任医师
孟繁斌,男,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历,日本癌研有明医院访问学者。 广东省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委员, 深圳市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委员, 深圳市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委员, 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曾获得广东省显微外科青年医师论文竞赛一等奖,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第一届青年教师授课比赛一等奖,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授课比赛三等奖及最受学生欢迎奖,北京大学青年教师授课比赛二等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承担深圳市卫计委课题一项,科创委课题一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中文论文4篇,作为主编编写骨科学专著两部。目前从事手显微外科,创伤骨科,修复重建外科专业: ①软组织肿瘤:以公派访问学者身份于日本东京癌研有明医院研修,在深圳地区开设第一个“四肢及躯干部软组织肿瘤”专科门诊,开展软组织良恶性肿瘤的专业化治疗; ②下肢静脉曲张:于广州及上海学习下肢静脉曲张微创化治疗,针对不同类型静脉曲张进行个体化、微创化治疗; ③糖尿病足治疗:2018年开始参与组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糖尿病足联合治疗中心”,针对糖尿病足部感染进行内外科联合治疗,并进行保肢及肢体重建治疗; ④周围神经损伤:经过同济医学院手显微外科三年的严格培训,擅长四肢周围神经病变及外伤的诊断及治疗,对于常见周围神经疾病,如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等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⑤四肢创伤、骨缺损及骨髓炎:自2006年开始专业治疗四肢骨与关节损伤,神经肌腱血管损伤的急诊救治及后期功能重建,2016年参加上海国际骨重建学习班,参与组建科室“四肢骨髓炎及骨缺损”专科治疗小组,对于四肢难治性创面、骨外露等临床疑难疾患拥有丰富的专科治疗经验。
褚云峰

褚云峰

副主任医师
褚云峰 副主任医师 主诊组组长 从事手足与血管外科工作近20年   擅长:零切口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血管外科疾病微创治疗、足踝外科疾病诊断与治疗、糖尿病足保肢治疗、周围神经神经损伤功能重建、四肢创伤晚期功能重建、复杂多指畸形矫正、肢体离断再植、手足与四肢软组织与骨肿瘤诊断与治疗。 学习经历:曾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401医院(全军手外科中心)、上海华山医院手外科、北京积水谭医院手外科、广州中山附一血管外科、上海复旦中山医院血管外、上海长海医院血管外科、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血管外科等进修、参观学习。 社会任职: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皮瓣学组委员 亚太血管学术联盟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手外科分会腕管镜学组委员 广东省基层医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协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委员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周围血管疾病分会委员 广东精准医学出凝血青年专委会委员 深圳市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 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深圳市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理事会理事 深圳市医学会创伤专业委员会委员 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压疮慢性伤口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深圳市医师协会手外科医师分会理事会理事 《罕少见疾病杂志》特约编委 科研教学:主持深圳市科研课题两项、参与深圳市科创委课题两项、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SCI 两篇)2024年参加德国莱比锡血管外科大会。  
张建

张建

副主任医师
张建,手足与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广东省手显微外科学组委员,深圳市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委员。大学毕业20余年,一直从事骨科与手显微外科临床工作,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四肢创伤与功能重建,肢体感染,糖尿病足,骨髓炎,甲沟炎,四肢创面修复,四肢骨与软组织良恶性肿瘤,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四肢先天性畸形,肢体瘢痕挛缩矫正,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治疗等。参与实施多个临床课题,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编著2部。  
乳腺甲状腺外科
刘晓岭

刘晓岭

主任医师
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2007年获外科学博士学位。擅长乳腺及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及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博士在读期间留学日本京都大学及藤田卫生保健大学。从事乳腺甲状腺专科工作后赴日本癌研有明病院乳腺肿瘤科进修学习。在美国休斯顿卫理公会医院进行为期一年的Her2阳性乳腺癌疫苗的基础科研工作。发表多篇专业文章,其中第一作者SCI收录3篇。多次参加国内外会议,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国际会议进行大会发言及壁报报告。
韦伟

韦伟

主任医师 教授
医学博士,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主任医师。 擅长乳腺癌和甲状腺癌的早期与规范诊断,手术和综合治疗。在广东省率先开展了“腔镜乳腺癌整形手术”、“经胸乳、口腔前庭甲状腺肿瘤手术”等。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乳腺外科专家工作组委员;国家卫健委乳腺癌单病种诊疗能力提升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乳腺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医师委员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腺疾病委员会常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普通外科学分会常委。 先后承担国家级、省市级15项科研课题,发表中英文文章138篇。
胡慧

胡慧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外科学专业学位。深圳市菁英人才骨干人才。 擅长乳腺癌、甲状腺癌手术及综合治疗,乳腺癌术后重建,乳腺及甲状腺微创治疗,如腔镜下乳腺癌根治术加重建,乳腺肿物微创切除、乳腺癌保乳手术及腔镜甲状腺手术等。 日本癌研有明病院,日本龟田病院,香港大学玛丽医院,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美国凯瑟琳纪念斯隆医院访问学者,国内外杂志公开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主持及参与多项科研课题研究。 广东省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学组,广东省女医师协会委员,深圳市日间手术协会常务委员 ,深圳市抗癌协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甲状腺乳腺分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乳腺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等。
易辛

易辛

主任医师
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从事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现主要从事乳腺、甲状腺、疝等疾病的诊治工作。承担市科研课题三项,发表专业论文16篇。曾获得武汉大学附属中南医院1996-1997年度“新医疗技术创新奖"。1992年自创“自体补片”疝修补术,经济、无异物感(与人工补片比较)临床效果好(复发率小于2%)。2004年自己设计的“三步曲小切口甲状腺肿块切除术”已临床实施近400例,具有美观、创伤小、恢复快、并发少的优点。较早在深圳开展腔镜甲状腺手术。
何劲松

何劲松

主任医师 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岭南名医、全国乳腺专病名医。湘雅医学院本科和硕士毕业,中山大学外科学博士,医学博士后。瑞上洛桑大学和台湾长庚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整形外科专委会委员东省中医药学会乳腺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主编专著五部,发表论文80余篇,王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市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1项,省市级科技进步奖4项。 专业特长:乳腺癌、甲状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甲状腺癌根治术,乳肿瘤微创手术、乳腺癌保乳根治术、乳房重建及乳房畸形矫工等。在国内率先开展“乳腺癌自体肋软骨支架乳头再造术",乳腺癌和甲状腺癌术后全程管理。
于志强

于志强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后,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从事外科临床工作1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主要从事乳腺、甲状腺疾病的诊治工作。现任深圳市抗癌协会乳腺癌分会副秘书长。擅长乳腺导管镜微创检查与治疗、乳腺良恶性肿瘤的美容手术、乳腺肿物的微创治疗等。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
李朋

李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 从事甲状腺、甲状旁腺疾病诊疗15年,精通甲状腺、甲状旁腺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熟练掌握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手术、甲状腺癌根治手术和各种入路的腔镜甲状腺手术。 从事甲状旁腺疾病规范化诊疗10年,成功诊治过各种甲状旁腺疾病300多例,并开通深圳市第一个甲状旁腺疾病专病门诊。 曾经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学习进修,对甲状腺疑难罕见病例具有较丰富的诊疗经验。
韩彬

韩彬

副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甲状腺疾病的诊疗工作,曾经在广州暨南大学华侨医院及杭州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修学习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熟练掌握经口腔前庭经乳晕经腋窝经锁骨下多种腔镜甲状腺入路手术,能针对性进行个体化选择。2019年强生豪韵达人秀甲状腺手术视频比赛全国腔镜组冠军。曾发表多篇甲状腺相关专业文章。主要社会任职: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腔镜手术学组委员,台海甲状腺微创美容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甲状腺专家委员会委员。
杨忠耀

杨忠耀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现西安交大医学院)医学系临床医学专业,并获得医学学士学位。曾进修于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05年取得副主任医师任职资格,从事普外专业工作35年,累计施行普外各类手术数千例次,积累了丰富的普外科疾病诊治经验。2007年就职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专注于诊治甲状腺、乳腺各种疾病,注重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积累及更新,重视医德医风修养,随着时代的发展,近年来利用网络平台为广大患者就诊和咨询提供便捷的服务,受到广大患者的高度认可,在160和好大夫等平台上粉丝多达十余万,曾多次被就医160评为年度好医生,为医院和科室建设做出了显著贡献。
李光鑫

李光鑫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后、副研究员,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福田区英才,深圳市卫健委菁英骨干人才,擅长乳腺肿物及乳腺癌的微创保乳、乳房重建等手术及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尤其在乳腺癌的腔镜手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可以做到乳腺癌手术的体表无疤。科研方面主要进行肿瘤血管功能研究,在Nature Metabolism、Cell Stem Cell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第一作者SCI 13篇,他引超过2400次,主持国家自然基金2项。担任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乳腺疾病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乳腺病整形修复管理分会委员。获得2022年广东省医师协会乳腺专科医师分会菁英辩论赛第一名,第十三届广东乳腺病研讨会青年学者成果展示一等奖。
崔军威

崔军威

副主任医师
博士,深圳市首批青年医学菁英人才,从事乳腺肿瘤疾病诊断及治疗,擅长乳腺肿瘤微创重建手术、保乳根治手术及综合辅助治疗等,现任中国肿瘤防治联盟深圳市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遗传专委会委员,广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乳腺康复学组委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乳腺疾病分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等。2021年获全国乳腺癌手术比赛华南赛区第一名、全国第三名。主持参与国自然面上项目1项,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著30余篇,获批发明专利5项,以副主编身份参编专著1部。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乳腺肿瘤中心访问学者,现为中英文杂志审稿专家。
梁青壮

梁青壮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学专业,医学硕士,博士在读,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曾在中国医学科院肿瘤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学习。擅长甲状腺癌经锁骨下腔镜美容手术,以及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后腔镜下侧颈部清扫手术治疗,兼顾手术的彻底性及美观性,大大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并熟练掌握经口腔、腋窝、乳晕等多种路径手术技术);乳腺癌综合治疗,乳腺肿物小切口手术治疗,颈部瘢痕修复术,颈部淋巴结活检术等。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社会任职: 中国医教协会头颈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甲状腺多学科诊疗委员会常委,广东省甲状腺疾病防治委员会常委深圳抗癌协会头颈肿瘤常务会员。
整形外科
崔永言

崔永言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整形外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联合培养博士后导师,科室主任。深圳市整形美容质控中心主任,深圳市重点学科项目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专科联盟项目负责人,广东省美容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主任;目前任职:深圳市医师协会整形美容分会会长,深圳市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美容分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整形美容协会整形美容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院管理协会整形美容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美容整形外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脂肪整形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眼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鼻整形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耳再造专业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美容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美容整形分会乳房整形专业学组委员。从事整形美容工作近2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整形美容技巧。擅长各种面部整形美容手术,面部年轻化微整形治疗;面部轮廓改形;乳房美容整形外科手术;脂肪抽吸塑形;男女生殖器整形;腋臭的微创治疗;各种体表肿物、创伤疤痕的美容修复;组织扩张术,组织缺损的修复和常见器官如耳鼻乳房缺失的再造;各种先天畸形矫正等。尤以眼鼻部、胸部手术为特长,已完成眼鼻部、胸部整形手术近万例,在重度上睑下垂、复杂歪鼻畸形矫正、巨乳及乳房下垂等领域有较深入研究,并发表相关文章。能够熟练完成整形外科常见的四级手术如巨乳缩小、腹壁成形、耳鼻乳房再造、下颌角截骨、全颜面除皱等疑难复杂手术且效果良好。主要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创伤修复、脂肪来源干细胞及外泌体等方面研究,有相关知识的丰富积累。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整形美容著作4部,主译著作1部,主持在研省市级院级课题4项,临床试验5项,近三年发表SCI8篇。曾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及深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项。目前已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博士后2名。
何君君

何君君

主任医师
硕士学位,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整形外科主任医师,手显微整形党支部书记兼科室副主任,现为深圳市医师协会整形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眼整形美容分会委员,中国性学会委员,广东省整形美容协会整形美容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医学美容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深圳市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审稿专家,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科普杂志《健康世界》的通讯编委。2015-2016年上海交通大学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工作深造,积累了几千例患者整形外科手术治疗经验,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和精湛的专业技能,专业倾向于脂肪抽吸和脂肪移植、微整形(肉毒素、玻尿酸、再生材料),同时擅长乳房整形,隆胸(假体或自体脂肪填充))、眼综合(重脸,眼角开大,眼袋等)、鼻整形、颏整形、私密整形。对微创腋臭手术、各种瘢痕的综合治疗以及先天性形矫正、各种良恶性肿物的诊断和治疗有较多的经验积累以及独到见解。同时开展各种难治性创面的治疗。
李天石

李天石

主任医师
学士学位,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主任医师,九三学社医药卫生委委员,从事整形外科临床工作26年,留美、留日学者。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及深圳市级课题多项,发表文章三十余篇,获实用新型专利八项,累计手术逾万例。擅长:眼整形,乳房整形,鼻整形,私密整形。参编著作三部,其中作为分册副主编的《乳腺外科学原则与艺术》共三百万字。学术任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委会乳房术后畸形修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整形外科分会皮肤仿生修复学组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第三届整形美容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性学会私密整形与产业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科普作家协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美容协会抗衰老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整形美容协会激光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整形美容协会健康减重与形体雕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外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医美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二十一次学术交流会医学科普专业学术工作组委员
龙云

龙云

副主任医师
学士学位,副主任医师,从事整形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2006~2007年于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进修一年。擅长面部美容整形手术如双眼皮,眼袋脂肪填充等,注射微整形、疤痕的手术注射激光修复等综合治疗、腋臭的微创治疗,全身体表肿物的切除与修复、私密整形及外生殖器的整形与再造,毛发移植,完成中国医师协会内窥镜技术操作培训,担任深圳市规培整形外科专业基地教学秘书及教学老师,并参与相关课题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龙氏阴茎整复术》,参编书6本。获深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为中国整形美容休会毛发医学分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性学分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美容学会整形美容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瘢痕学组全国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性医学分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整形美容医师分会常务理事,深圳市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
庄礼大

庄礼大

副主任医师
学士学位,副主任医师,专职整形美容专业20余年,早期曾在北医三院进修学习一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知识。参与课题及发表论文多项。擅长:重睑(双眼皮)、眼袋、开内外眼角、隆鼻、瘦脸、除皱等面部五官美容整形手术及非手术治疗;隆胸、乳房缩小、形体吸脂塑形;腋臭微创治疗;疤痕(外伤、感染、手术后、)综合治疗;头面部及体表肿瘤美容治疗、血管瘤综合治疗;各种先天或后天形成的畸形矫正等。
刘丹丹

刘丹丹

副主任医师
博士学位,副主任医师,毕业于上海市复旦大学。于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华山医院接受了规范化的临床训练,建立了扎实的整形外科基础。师从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整形外科主任亓发芝教授。2016年曾至德国埃森大学交流学习。擅长面部微整形、肉毒素注射美容、体表肿物整形美容切除、瘢痕修复及淡化、微创腋臭手术、重睑和眼袋、提眉、隆鼻、鼻翼缩小、假体隆乳,副乳腺,男性乳腺发育,阴唇缩小,阴道紧缩等美容手术;体型雕塑如脂肪抽吸,脂肪填充(太阳穴、面颊、泪沟凹陷等)。肉毒素注射除皱、瘦脸、瘦腿、瘦肩、下颌线提升等。体表肿物整形美容切除如黑痣、脂肪瘤、皮脂腺囊肿等;瘢痕修复及淡化;微创腋臭手术等。
泌尿外科
毕良宽

毕良宽

主任医师
泌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青年皖江学者、中山大学&美国安德森肿瘤中心联合培养博士。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肿瘤学组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数字与人工智能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肿瘤委员会微创学组委员;中国研究性医院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快速康复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肿瘤学组委员;编委;杂志编委;泌尿外科专刊 编委;杂志编委;首届“肾斗士”全国泌尿外科手术视频大赛总冠军。
陈泽波

陈泽波

主任医师
陈泽波,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学士,泌尿外科主任医师,从事本专业17年,临床经验丰富,以 “仁心仁术,行善积德”为宗旨。熟悉泌尿外科常见病的诊治工作,先后负责“前列腺癌早期筛选研究”和“尿失禁调查问卷”二项市级科研课题。《中国微创外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华临床医师杂志》责任编辑。 
杨尚琪

杨尚琪

主任医师
杨尚琪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研究生导师,1998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外科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0年博士后出站于复旦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2005年在美国洛杉矶南加州大学医学院肿瘤中心接受泌尿外科肿瘤手术培训。先后在河南医科大学郑州市泌尿医学研究所,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从事泌尿外科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现任深圳市医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罕少见疾病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器官移植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学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泌尿腹腔镜学分会常务委员,结石病学分会委员。
倪梁朝

倪梁朝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优秀教师,现任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男性健康管理学分会主任委员。擅长慢性前列腺疾病的个体化诊疗,泌尿系统结石及肿瘤等复杂疾病的微创治疗技术,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两项,在国内外专业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陶令之

陶令之

主任医师
陶令之,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泌尿外科硕士。从事泌尿外科临床工作近二十年,熟练掌握泌尿外科的临床技能和常见疾病的诊治,如泌尿系肿瘤、结石、前列腺增生症、先天泌尿系畸形等。专业特长为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微创手术及腔内泌尿外科学,特别是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及各类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治疗。2016-2017年在美国排名首位的梅奥医学中心(Mayo Clinic)访学进修,主要进修方向为泌尿系统肿瘤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微创手术技术与常规腹腔镜微创手术技术。
来永庆

来永庆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泌尿外科临床及科研工作1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肾上腺疾病、肾脏肿瘤、输尿管肿瘤、膀胱肿瘤、前列腺肿瘤、泌尿系畸形、前列腺增生、泌尿系结石等疾病的微创治疗,很多临床经验在国际上发表:在国际上最早提出轻型附睾炎可引起慢性阴囊疼痛并确定了具体有效的治疗方案,应用此治疗方案治愈了所有的此类患者(Chronic scrotal pain caused by Mild Epididymitis: Report of a series of 44 cases. Pakistan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2014, 30(3):638-641.);治疗并报道了全世界第7例散发性肾血管母细胞瘤(Sporadic renal haemangioblastom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cology Letters, 2013, 5(1):360-362.);治疗并报道了全世界第8例肾间叶性软骨肉瘤;在国际上较早治疗并报道了阴囊奇异型平滑肌瘤(Bizarre leiomyoma of the scrotum: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cology Letters, 2014, 7: 1701-1703.);目前已在国际重要的泌尿外科或肿瘤杂志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5篇。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101922)等科研课题6项。现为安徽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汕头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医学会男科学分会青年委员、深圳市泌尿外科学会委员、深圳市男科学会委员,《SM Journal of Urology》杂志编委、《Journal of Nephrology Research》杂志编委、《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特约编辑。
彭健

彭健

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结石、泌尿系统疾病的微创治疗。
杨尚琪

杨尚琪

主任医师
杨尚琪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研究生导师,1998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外科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0年博士后出站于复旦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2005年在美国洛杉矶南加州大学医学院肿瘤中心接受泌尿外科肿瘤手术培训。先后在河南医科大学郑州市泌尿医学研究所,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从事泌尿外科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现任深圳市医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罕少见疾病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器官移植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学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泌尿腹腔镜学分会常务委员,结石病学分会委员。
崔林

崔林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泌尿外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肾上腺疾病、肾脏肿瘤、肾盂输尿管肿瘤、膀胱肿瘤及前列腺癌的微创手术治疗。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具有丰富的内分泌治疗及化疗经验。熟练施行前列腺增生症、泌尿系先天畸形、泌尿系各种结石(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镜取石术)等微创手术,男性不育及性功能障碍诊治。曾在日本名古屋大学医学部学习工作10余年,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前列腺癌动物模型及前列腺癌细胞传代培养,证明了前列腺癌细胞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基因启动子领域DNA甲基化与晚期前列腺癌的关系,研究成果获得日本国前列腺癌协会颁发的最优秀奖。现任深圳市泌尿外科学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肿瘤学组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泌尿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前列腺癌多学科协作组成员。承担国家人事部、教育部科研基金课题,主要负责完成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参编著作2篇。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30余次。
胡祎民

胡祎民

主任医师
熟悉泌尿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对泌尿系肿瘤,肾上腺、前列腺病变,尿路结石、尿路狭窄及尿路感染等疾病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传统与微创手术。
刘运初

刘运初

主任医师
儿泌尿外科组负责人 刘运初 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大学医疗系,一直从事泌尿外科工作,以小儿泌尿外科为主。曾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一年,在国家级医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对泌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诊治积累了一定经验,尤其对泌尿男生殖系先天性畸形的治疗有较深的体会。
吴雄辉

吴雄辉

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及老年前列腺增生等疾病的微创治疗,对泌尿系结石的微创治疗亦有较深造诣。
金杰

金杰

主任医师
北京医学会男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理事;《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编委、《泌尿男科时讯》主编
李航

李航

副主任医师
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师从北医三院马潞林教授。对泌尿系肿瘤、结石、前列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诊治心得,擅长泌尿系结石、肿瘤的腔内及微创手术治疗。负责泌尿系肿瘤相关科研项目2项,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论文多篇。任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等职
杨青山

杨青山

副主任医师
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对泌尿外科及男科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及泌尿系肿瘤等;男科:少、弱、无精子症、血精;男性不育、性功能障碍等疾病。 目前任职: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性与下尿路功能障碍康复分会常务理事; 深圳市医师协会男科分会常委; 深圳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尿控学组委员;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魏本林

魏本林

副主任医师
魏本林,男,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副主任医师,亚洲男科协会男性性功能障碍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男科分会医师权益与自律委员会第一届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第七届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男科分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男科分会委员,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小儿泌尿学组委员,中国肿瘤协会深圳市分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深圳市分会理事。2001年大学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原山东医科大学),2006年于北京大学获得硕士学位。从事泌尿外科20年。2004年和2006年先后通过了北京大学及广东省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首位通过该培训考试的外科医生。擅长泌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尤其对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尿路结石、尿路感染、慢性前列腺炎及性功能障碍、男性不育有较深造诣。熟练掌握泌尿外科常规手术和微创手术操作,如经皮肾镜、腹腔镜、输尿管镜、膀胱镜,电切镜等各种腔镜微创手术,独立完成各类手术15000余例。发表各种专业论文7篇,翻译外文杂志多篇,参编参译泌尿外科专著3部。成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泌尿外科青年医师的中坚力量。
员海超

员海超

副主任医师
康管理专委会委员,深圳市抗癌协会泌尿生殖肿瘤青年委员会 常委,深圳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肿瘤学组 委员,深圳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 委员。入选深圳市卫健委菁英人才计划培养项目。
李文华

李文华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现南方医科大学),对泌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治心得,独立完成泌尿外科各级手术14000余台,负责泌尿系肿瘤相关科研项目1项,在国内专业杂志发表论文多篇,任广东省及深圳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等职。长期担任临床带教老师。
胸外科
刘继先

刘继先

主任医师 教授
北京大学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欧洲ESTS成员 中国抗癌协会纵隔肿瘤整合康复专委会 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胸外科专委会 常委 广东省医学会肺部肿瘤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深圳市胸部肿瘤MDT专委会 主任委员 2021年出版《3D导航早期肺癌肺段切除图谱》,被国内400余家图书馆收藏;2023年该图谱英文版由Springer Nature出版社出版,现已被20余个国家,168家大学图书馆收藏。并首先提出“简化标准肺段切除术”理念,获2023年年度输出版优秀图书奖 带教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30余人,发表论文近50篇,承担多项国际合作、省市级课题10余项,课题经费300万。术指症严格控制,肺结节手术后恶性率大于90%。在深圳地区率先开展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特别标准肺段切除和机器人手术。可开展微创复杂纵隔肿瘤切除术,支气管袖式切除术及微创漏斗胸矫正术、手汗症手术。
牟志民

牟志民

主任医师
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医疗专业。从事胸外科工作30余年。日本东京癌研究会有明病医院访问学者。完成市级科研项目多项,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各一项。发表SCI论文3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获临床技术实用新型专利一项。荣获2017年度《胡润 平安中国好医生》称号。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胸外科学专业委员会 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 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胸外科分会 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 委员(第一、二届)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胸外科分会 委员 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胸心外科委员会 委员 深圳市医学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首届) 深圳市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 副会长(第二届) 深圳市医师协会胸部肿瘤分会 常委 深圳市抗癌协会 理事 深圳市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 常委 深圳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
谢远财

谢远财

主任医师
谢远财,北京大学医学博士,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主诊医师。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俊教授。年门诊量接近5000人次,年手术量超过500台,连续多年排名全科第1名、全市胸外科前5名。完成市级课题4项,发表8篇SCI论文,授权专利5项。 日本东京癌研有明医院访问学者现任: 1. 深圳市医学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肺癌组副组长、食管癌组组长; 2. 国家老年医学临床研究中心高龄胸部微创外科深圳中心执行主任; 3.国家老年肺结节多学科诊疗联盟胸外科学组副主任委员; 4.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胸科学组肺结节专业副主任委员; 5.中国抗癌协会纵隔肿瘤整合康复专委会常委; 6.中国医药协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7.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胸外科分会委员; 8.广东省医学会肺部肿瘤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9.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胸习血管外科分会委员; 10.广东省转化医学会肿瘤分会委员; 11.上海市传统医学工程协会中西医结合胸部微创专委会委员; 12.广东省药学会第二届胸外科专家委员会常委; 13.深圳市医师协会胸部肿瘤分会常务理事; 14.深圳市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惠刚

惠刚

主任医师
惠刚,胸外科主任医师,现任广东省胸部疾病委员会常委。深圳市肺结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深圳食管癌诊疗小组副组长等职。1994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从事胸外科工作2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较高专业知识造诣,熟悉各类胸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肺癌、食管癌、纵膈肿瘤、肌无力、气胸等疾病的胸腔镜微创治疗。已完成各种疑难的肺癌、食管癌等手术三千余例。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及多项市级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乌达

乌达

主任医师
乌达;男;主任医师;科室主任;医学硕士。深圳市胸心血管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从事胸外科临床工作近20年;曾在日本东京癌研有明医院专门学习胸部肿瘤的外科治疗;擅长肺癌、食道癌、纵隔及胸壁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承担市级科研项目1项;发表论文20余篇。
陈保坤

陈保坤

主任医师
陈保坤,胸外科副主任医师。从事胸外科临床工作近30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肺癌、食管癌、纵膈肿瘤、肌无力、气胸等疾病的胸腔镜微创诊断及治疗工作。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
李小强

李小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美博士后。从事外科工作近二十年,每年主刀手术500台,专注于肺部肿瘤、食管肿瘤、胸腺瘤、支气管扩张症、肺大庖、漏斗胸矫正、手汗症的微创手术治疗和研究。现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用耗材管理学会创新成果转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胸外科学组肺结节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美国癌症研究协会会员、美国胃肠内镜外科医师协会会员、广东省科技专家咨询库专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免疫治疗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胸部肿瘤及肺结节管理专委会委员,担任国际著名临床杂志《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审稿专家,《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审稿专家,《中国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中国普通外科杂志》、《临床与病理杂志》中青年编委和审稿专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等科研项目十项。 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4项,并参与全球Tubeless治疗肺部小结节国际专家共识制定。 在专业杂志发表研究约30项,其中SCI收录约20篇,JCR 1/2区文章15篇,最高单篇影响因子25.08。 曾获荣誉与奖励: 深圳市首届卫生健康菁英骨干人才 深圳市首届卫生系统外语专长人才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登峰骨干人才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优秀医师奖 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博士后奖学金获得者 医带医路凯瑞菁英赛广东区第三名 复旦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 复旦大学博士生优秀学业奖学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研究生学术竞赛第1名
彭旭兴

彭旭兴

副主任医师
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肺结节专委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纵隔肿瘤整合康复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胸心血管外科专委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胸外科专委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委员。 从事胸外科临床工作10余年,擅长手术治疗肺癌、支气管扩张症、肺大疱引起的气胸、食管癌、食管失迟缓症、重症肌无力、纵隔肿瘤、漏斗胸矫正(Nuss手术)、手汗症及胸腔镜微创治疗胸外科各种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等。发表国家级杂志论文10余篇。
毛广显

毛广显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中山大学,从事胸外科临床工作近20年,主攻胸部肿瘤的综合治疗,特别是肺结节、肺癌、食道癌、纵隔肿瘤的综合治疗。主要研究方向是胸部肿瘤的精准切除与功能保护,最大限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实现术后快速康复,让患者尽快回归正常生活。社会兼职:广东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委员会快速康复学组常委,深圳医学会胸外科委员会委员,深圳医学会胸部肿瘤MDT专委会常务理事,深圳医师协会胸外科委员会理事,深圳医师协会胸部肿瘤委员会委员,深圳抗癌协会胸部肿瘤MDT专委会常委
叶艺旺

叶艺旺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外科学博士,胸外科副主任医师,从事胸外科医疗工作10余年。
杨雷

杨雷

副主任医师
2013年获得博士研究生学位,曾于2011年作为公派访问学者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多伦多总医院进行科研学习。目前担任《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特约审稿专家、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青年委员,黑龙江省欧美同学会会员,黑龙江省慢性病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等多项社会兼职。目前共发表文章11篇,其中SCI收录6篇。曾获得哈尔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黑龙江省卫生厅医疗新技术奖2项。目前主持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哈医大二院科研基金一项,参与课题6项。 专业特长
心血管外科
任明明

任明明

主任医师 副教授
科行政副主任(主持工作)北大医学部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学术任职: 亚洲心脏瓣膜病学会(AAHVD)中国分会 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专业委员会 全国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医师协会 心血管外科/血管外科/微创外科 分会委员会 委员; 深圳市医师协会 心血管外科/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 副会长 深圳市医学会 心血管外科/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深圳市医师协会结构性心脏病/心脏重症分会 副主任委员; 深圳市医学会肺动脉高压专业学组 副组长; 深圳市医院管理者协会HTA与DRG管理应用中心委员。   完成各类心血管外科手术3000余例。熟练掌握先心病、瓣膜病、外周血管病、冠心病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尤其擅长结构性心脏病、血管病的微创治疗。2016年公派美国迈阿密医学中心主攻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经皮二尖瓣钳夹成型术。深圳地区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手术量最多术者,率先开展各类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和左心耳封堵,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下肢动脉的微创介入治疗,积极推动心衰的辅助治疗。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参与省市级课题多项。  
冯钢

冯钢

副主任医师
冯钢,男,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1997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主要研究方向:心血管外科疑难复杂重症的围术期诊断治疗,各种急性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诊断治疗。从事心血管外科专业20余年,擅长心血管外科瓣膜病、大血管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治疗,心血管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深圳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理事,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专科会员,大湾区血管深圳分会委员。近几年来,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副主编)医学著作两部。
孙露

孙露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孙露,女,2006年硕士参加工作,2013年获得心脏外科专业博士学位,现为心脏外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作为心脏外科少有的女医生,目前,担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心房颤动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数字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亚太血管学术联盟大湾区深圳分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特约审稿专家、哈尔滨市侨界青年联谊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欧美同学会(会员)、哈尔滨市欧美同学会(理事)、哈尔滨市女侨胞联谊会(会员)。擅长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先心病、心脏肿瘤等心外科常见疾病的外科诊疗、肥厚型心肌病的微创诊治以及心外科重患者的术后监护治疗。
许志锋

许志锋

副主任医师
许志锋  性别:男 职务:副主任医师,医学搏士(北京大学) 深圳市医学会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深圳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深圳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秘书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肺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外科学分会第二届青委会委员 深圳市体外循环高级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大学医学博士,师从国内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先驱万峰教授,主攻心脏血管病微创治疗。多次公派北京、广州等多个心脏中心进修学习,擅长微创搭桥,心脏腔镜手术以及各类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末闭、肺动脉瓣狭窄)的微创介入治疗以及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微创介入治疗。 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国内核心期刊论著10余篇,SCI文章2篇,主持及参与省市级课题5项。
黄磊

黄磊

副主任医师
黄磊,男,医学博士,心血管外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青委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房颤动专委会委员,中国研究院医院学会心脏瓣膜病专委会青委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青年医生组成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肺血管病专委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机械循环与支持专委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结构性心脏病分会委员;广东省医用耗材管理协会临床创新成果转化专委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心血管外科专委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常务理事;亚太血管学术联盟大湾区深圳分会常务委员;《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青年编委会副主任编委。 从事心脏、外周血管外科及华法林抗凝管理工作12年,曾于首都医科大学安贞医院、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擅长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脏肿瘤、大血管及周围血管疾病的介入、微创胸腔镜及外科手术治疗,参与各类心脏大血管、外周血管手术千余例。主持院市级基础、临床科研课题3项,在研科研经费30余万元,参与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8项。发表学术论文50篇,其中SCI收录31篇,主编专著2部,参译著作2部,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5项。
郎济禄

郎济禄

副主任医师
中国共产党党员,医学博士 博士后,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 深圳市卫生健康菁英人才 广东省医院协会心脏血管微创外科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心脏泛血管急重症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第一届机械循环支持专业委员会委员 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七年制,2020年博士后出站,赴美国休斯顿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UT Health)和贝勒医学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访问学习。从事心外科工作15年,熟练掌握先天性心病、心脏瓣膜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大血管疾病的外科诊疗工作。曾赴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瓣膜中心学习心脏瓣膜微创介入技术,擅长高危高龄重症心脏血管疾病患者的手术及微创治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黑龙江卫生厅课题1项,黑龙江教育厅课题1项。参与多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8篇,中文核心期刊3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6项。主编国家规范化教材1部。     
欧阳春

欧阳春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心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专精于心脏瓣膜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主动脉穿透性溃疡等主动脉疾病、外周动脉疾病、静脉系统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对于肺动脉高压、终末期心脏病的综合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尤其擅长心脏及血管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主刀及参与各类心脏及血管手术近3000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除了精湛的手术技能外,还有较高的学术研究能力,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著10余篇,被SCI 收录的文章共3篇,其中1篇影响因子高达5.23分。主持由深圳大学资助的研究项目1项,主持及参与国自然及省市课题共7项,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撰写并发表了专业学术著作3部,并获得国家级专利授权5项。同时也有很高的社会影响力,担任了国内多个重要学术组织的关键职务,如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胸痛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机械循环支持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肺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大湾区泛血管病委员会深圳分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医师委员会委员兼学术秘书,深圳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理事,深圳市医师协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神经外科
陈保东

陈保东

主任医师
学术和行政职务:医学博士,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党支部书记。欧美同学会神经肿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神经肿瘤委员会常委,中国医促会颅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胶质瘤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神经神经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特约编委,《中华神经创伤杂志电子版》、《罕少疾病杂志》编委,深圳大学、安徽医科大学、汕头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神经外科32年。每年主刀手术500余台,是华南手术量最多的医生之一,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深圳好医生”称号。 2013年至2014年赴美在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师从世界颅底主席从事颅底肿瘤及功能区胶质瘤的博士后临床研究;倡导脑肿瘤全切技术,回国后主持南方脑胶质瘤中心深圳中心工作,参与组建北京天坛医院深圳脑胶质瘤中心。率先在深圳市开展首个脑胶质瘤多学科团队(MDT)诊疗活动,开展了全国首例全程清醒麻醉下脑功能区复发脑胶质瘤全切术,擅长脑胶质瘤综合治疗,使得脑胶质瘤诊疗水平与国际接轨,经治的胶质瘤患者生存期及生存质量明显改善。培养多名硕士研究生及博士后。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SCI收录10余篇。主持多项省市课题。
刘宏斌

刘宏斌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博士,德国雷根斯堡大学医院访问学者,迈阿密大学杰克逊纪念医院访问学者,从事神经外科工作30余年,现担任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外科ICU负责人,主要从事重型颅脑创伤,脑出血,等急危重症的手术和术后管理,神经外科肿瘤,脑血管病术后的治疗。开展脑外伤、脑出血、颅骨修补、脑积水、垂体瘤内镜手术以及颅内和椎管内肿瘤手术,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手术等。 现担任:1.深圳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2.深圳市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3.深圳市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组常务委员4.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外科学系教授委员会委员5.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生殖健康多学科MDT分会委员。6.深圳医师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理事7.深圳市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常务委员9.广东省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第5届委员会委员10. 深圳市卒中学会神经重症分会副主任委员。
吴涛

吴涛

主任医师
专长于功能区脑胶质瘤唤醒麻醉的显微外科治疗,复杂颅底肿瘤及颅内外沟通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多模态导航下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外科治疗。目前担任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外科教授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肿瘤专委会常委,广东省神经外科学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神经肿瘤专委会常委,深圳市神经外科学会委员。2005年武汉大学博士毕业,进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外科工作至今,2022年晋升主任医师,主持并完成深圳市科技局项目3项,参研深圳市科创委布局项目2项。2022年联合课题获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广二等奖。已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
周厚杰

周厚杰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从事神经外科工作20多年。目前已开展DBS治疗帕金森病,立体定向活检术。主持深圳市课题两项,参与课题两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文章近20篇。2021年10月至12月至北京天坛医院功能神经外科进修,学习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肌张力障碍,梅杰综合征,舞蹈症等),VNS治疗癫痫,脑皮层电刺激术治疗疼痛等,系统学习(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等)疾病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目前担任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外科学系青年委员,北京大学神经外科学系教授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神经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抗癌学会神经肿瘤青年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周围神经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深圳市神经外科学会委员,深圳市神经外科医师协会理事,入选第一届《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榜》。
吴广源

吴广源

副主任医师
从事神经外科工作25年。曾于天津环湖医院参照美国Rhoton实验室的显微神经外科解剖实验室学习;并曾至澳大利亚出国学习,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进修学习。对各种神经外科常见病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可开展各类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并专注于功能及颅底神经外科,如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颅底疾病、听神经瘤、脑膜瘤、脑胶质瘤等疾病的诊治。对于各种脑血管病、高血压脑出血、抢救及治疗重型颅脑外伤亦有丰富经验。
郑思阳

郑思阳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25年,临床经验丰富,多次赴北京宣武医院、上海华山医院、北京三博脑科医院、广州南方医院等神经外科中心进修学习。同时掌握血管内介入技术和微创开颅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处理各类脑血管疾病。主要从事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颈动脉海绵窦瘘、脊髓血管病变等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颈动脉狭窄、颅内血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或血管内介入治疗。掌握各种国内外先进的介入技术,如密网支架植入术、覆膜支架植入术、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等。治疗理念先进,追求微创治疗,疗效佳。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及参与多项科研课题。
韩宗利

韩宗利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神经外科十余年,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广东省卒中学会缺血性神经介入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脑血管介入专委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委。对于颅内动脉狭窄的支架和搭桥治疗有深入的研究。主持市级课题一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在NEJM,Radiology,Neurology,Intensive Care Medicine,Journal of Neurosurgery等世界顶级期刊发表多篇临床文章。熟练掌握脑外伤,脑肿瘤,脊髓肿瘤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针对脑,脊髓血管病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医三院专门进行了深入的学习,擅长脑动脉瘤,血管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脊髓动静脉畸形,脊髓动静脉瘘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在颅内外动脉狭窄,烟雾病,静脉窦狭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医院急性脑卒中介入治疗组骨干成员。
苏海波

苏海波

副主任医师
从事神经外科十余年,先后在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宣武医院学习进修,熟练掌握了脑肿瘤,脊髓肿瘤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针对颅内肿瘤在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宣武医院专门进入了深入的学习。专注于颅内肿瘤(包括垂体瘤,脑膜瘤,胶质瘤,听神经瘤等)、椎管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疗效满意,患者反映良好。现主要专注于垂体瘤神经内镜微创手术,面肌痉挛的微血管减压手术,脑膜瘤,脑胶质瘤,听神经瘤,脑转移瘤,脊柱脊髓肿瘤的显微神经外科微创手术。
郭强

郭强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外科学系委员,神经外科学系教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神经肿瘤学组成员;深圳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脑肿瘤学组副组长,功能神经外科学组副组长;深圳市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深圳市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理事;深圳市医学会显微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罕见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罕少疾病杂志》编委。     1982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医学院,后长期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外科(江苏省两个神经外科重点专科之一)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1999年调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组建神经外科。在脑肿瘤、脊髓肿瘤、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性疾病、神经功能性疾病诊断与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类颅内脑胶质瘤、脑膜瘤(鞍结节脑膜瘤、蝶骨脊脑膜瘤、桥小脑角脑膜瘤、镰旁窦旁脑膜瘤、小脑幕脑膜瘤、嗅沟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脑室内肿瘤、颅咽管瘤、脊髓肿瘤、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擅长面肌痉挛(面肌抽搐) 、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手术及综合治疗;擅长脑积水、高血压脑出血、复杂性颅脑外伤的手术治疗。在神经外科危重病人综合救治方面有独到之处。应用脑立体定向仪可进行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穿刺抽吸、脑深部肿瘤活检、颅内异物取出等手术。在国家级、省级医学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著作1部。1994年获江苏省科技成果1项。《CT引导的三叉神经定向仪研制与临床应用》科研课题,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明专利1项。
尹卫

尹卫

主任医师
尹卫,男,主任医师,自1983年从事神经外科,曾2次由国家教委选派在法国学习显微神经外科及介入神经放射治疗学共两年半,并由医院选派日本东京大学病院学习3个月,熟悉世界神经外科治疗新技术。除成功开展各类显微手术外(如:颅咽管瘤、听神经瘤、桥小脑角脑膜瘤、蝶骨脊脑膜瘤、镰旁脑膜瘤等切除),更在脑血管病的治疗方面积累有丰富经验,如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的显微手术治疗及栓塞治疗,脊髓血管畸形治疗,脑及脊髓硬膜动静脉瘘介入治疗,脑血栓的溶栓治疗,脑静脉窦血栓治疗等。2002年在深圳首先开展垂体瘤经单鼻孔微创手术
刘胜

刘胜

主任医师
专家简介: 硕士生导师、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从事神经外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在脑肿瘤、椎管肿瘤、颅脑损伤、脑血管疾病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先天性畸形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曾成功地救治了大量的疑难危重病症。尤其在颅脑损伤后遗症、高血压脑出血及小儿颅脑损伤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现任《中国临床康复杂志》常务编委、《世界今日医学杂志》等杂志编委。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三项,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和参编著作6部。
疼痛科
张建波

张建波

副主任医师
疼痛诊疗中心负责人、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术任职有广东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微创介入组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微创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疼痛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疼痛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疼痛分会委员、广东省神经科学学会理事、广州市医学会疼痛分会委员。曾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工作多年,在慢性疼痛诊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诊疗项目:带状疱疹神经痛、头痛、三叉神经痛、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四肢关节疼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癌性疼痛、疑难顽固性慢性疼痛等。擅长采用X线影像及超声引导下微创介入治疗各种慢性疼痛。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省级及市级科研项目;省级教学课题一项;发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
徐向辉

徐向辉

副主任医师
博士,副主任医师,深圳市医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疼痛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睡眠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医促会区域麻醉与疼痛医学分会全国委员,从事急慢性疼痛治疗十余年,擅长颈肩腰腿痛、头面部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癌性疼痛、风湿性疼痛、肌肉筋膜炎性疼痛、疼痛相关康复及功能锻炼等方面的诊疗。主持及参与课题三项,发表论十余篇。
陈荣发

陈荣发

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擅长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肌筋膜炎,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糖尿病性神经痛、肋间神经痛、风湿类及痛风性疾病,各种癌性疼痛的临床诊疗。
眼科
李金瑛

李金瑛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眼科主任,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主任,主任医师,学科带头人,北京大学眼科学博士,博后合作导师,美国Bascom palmer eye institute访问学者,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眼科学系专家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全身性疾病相关眼病学组委员,海医会眼科内镜微创手术学组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白内障分会委员,广东省防盲技术指导组专家,广东省近视防控专家宣讲团成员,广东省视光学会视力保健专委会、接触镜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眼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视光学会常务副会长、深圳市眼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
章伟利

章伟利

主任医师
章伟利,眼科党支部书记,主任医师,深圳市卫健委菁英人才培养计划学科骨干,眼眶微创外科主诊医师。从事眼科临床工作十余年,在深圳较早开展泪道及甲状腺眼病专病门诊和牵头成立甲状腺眼病MDT诊治团队。国际知名眼科SCI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审稿专家,主持市级课题1项,发表SCI文章6篇,获得国家级专利3项,在国内核心医学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曾通过国际眼科医师考核。现任广东省康复医学会眼科分会理事。广东省自然医学研究会眼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第6届眼科专委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第6届眼科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师学会眼科医师分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深圳市视光学会团体标准评审专家,福田区健康科普专家。
刘璐玲

刘璐玲

主任医师
    眼科主任医师;医学学士。从事眼科临床工作30年,对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和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之处,各类青光眼有精深的研究,青光眼、白内障、斜视及整形美容手术治疗。
易细香

易细香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眼科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眼底病博士,三甲医院从事眼科临床工作30余年。
张斌

张斌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广东省医学会黄斑病学组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眼底外科分会委员, 深圳市视光学会神经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深圳市显微外科学会委员, 深圳市视光学会眼外伤分会委员, 《罕少见疾病》杂志编委。 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省市级课题多项,主编著作1部,在国内核心医学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
李海武

李海武

主任医师
  李海武,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眼科高年资主任医师,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学研究方向临床型专业硕士,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实用型医学人才。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眼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视光学会围手术期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视光学会屈光手术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广东省视光学会屈光白内障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及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学组副组长;深圳市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屈光专业组常务专家委员,深圳市眼病质量管理委员会第一届专家委员,深圳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指导教师。在眼科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市级科研课题一项。
陈伟

陈伟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眼科学硕士。从事眼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现为中国眼内镜青年专家协作组组员、广东省眼健康协会屈光手术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视光学会屈光手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视光学会屈光与视觉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委员会眼科学组成员、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试考官、深圳市视光学会副秘书长及屈光手术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深圳市卫生健康菁英人才培养对象、深圳市视光学会双眼视觉与斜弱视专业委员会等。国内较早获得德国ZEISS公司认证全飞秒手术高级医师、美国STAAR公司认证ICL手术高阶医师。以“第一作者”在中华系列核心期刊和SCI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著作1部。主持及参与课题多项。获得实用新型发明专利1项。
吴蓉

吴蓉

副主任医师
眼科学硕士,副主任医师,目前任广东省视光学会屈光性白内障专委会委员、视觉康复专委会委员,深圳市视光学会青光眼及防盲治盲专委会副主委、深圳市视光学会眼表疾病与干眼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和参与多项白内障及干眼症相关临床研究,发表SCI及中文期刊论文10余篇。
周紫霞

周紫霞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200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从事眼科临床工作近20年,担任深圳市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理事,深圳市视光学会免疫与视觉专业副主委、神经眼科学专业委员,参与发表SCI论文5篇,参与《中国眼科临床诊疗手册》系列丛书、《全身性疾病疑难病例荟萃》的编写工作。
卢瑛

卢瑛

副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从事眼科工作40年,对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复杂疑难病症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获得省市科研成果,发表本专业论文10余篇。
王蔚

王蔚

副主任医师
眼科学硕士,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从事眼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目前任职广东省视光学学会屈光性白内障手术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分会青年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眼科专委会白内障及防盲专业学组委员,深圳市视光学会视光教育专委会委员等。
陈仪乐

陈仪乐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眼科学博士 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首届深圳市卫健委菁英人才青年医学人才培养对象,广东省视光学会屈光委员组委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眼健康分会常务委员,深圳眼科医学会视光学组秘书,深圳市视光学会理事,深圳市近视防控讲师团成员。德国ZEISS全飞秒手术和瑞士STARR  ICL/TICL认证手术医师。
胡慧丽

胡慧丽

副主任医师
眼科学硕士,毕业于暨南大学眼科学专业,从事眼科临床工作十余年,对各种眼科常见病、多发病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目前任职深圳市视光学会视光教育专委会委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眼科专委会委员,双眼视觉与斜弱视专委会第一届委员。参与深圳市级课题2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多篇。
王菲

王菲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眼底病专业。现任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分会常务委员,深圳市视光学会神经眼科分会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视觉保健分会委员,广东省视光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委员。参与深圳市科创委课题对项,发表国内外论文多篇。
耳鼻咽喉科
胡洪义

胡洪义

主任医师
胡洪义,主任医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耳鼻咽喉科 主任。深圳人体听觉与平衡功能医疗技术工程实验室主任,深圳市政府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项目负责人,广东省听力残疾儿童人工耳蜗康复救助定点医院项目负责人。 从事耳鼻咽喉科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耳显微外科和头颈肿瘤外科,对相关疾病(包括中耳炎、中耳胆脂瘤、耳硬化症、传导性聋、微创人工耳蜗植入)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301医院、美国HOUSE耳科研究所等进修学习耳显微外科和侧颅底外科,率先在深圳开展人工听骨植入听力重建、耳硬化症的微窗技术人工镫骨植入手术和人工耳蜗植入术,成功实施面神经肿瘤切除+神经吻合重建术、经迷路听神经瘤切除术和岩尖胆脂瘤切除术等。 学术任职有: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老年医学会耳科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听力与言语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耳鼻咽喉专业副主任委员等。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重点计划研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基础研究项目等,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副主译《听力学与听觉科学进展》和参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新进展》系列书籍。
郑世信

郑世信

主任医师
从事耳鼻喉科临床、科研工作20多年,致力于对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诊治及耳聋康复的研究,急、慢性鼻窦炎和过敏性鼻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声音嘶哑及多种慢性病的诊治。尤其擅长耳鼻咽喉--头颈肿瘤的诊治。参加三项省厅科研课题的研究,发表论文20余篇。
陶源

陶源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耳鼻咽喉科党支部书记、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美国洛杉矶儿童医院、美国House耳研所访问学者。 中华耳科学杂志编委,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编委,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耳内镜外科技术规范培训协作组成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内镜外科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耳科学分会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耳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听力康复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 常务委员。 美国南加州大学Keck医学院附属洛杉矶儿童医院(CHLA)、美国豪斯耳科研究所(House Ear Institute)深造学习微创听力修复重建及人工耳蜗植入,师从世界著名耳科学家、美国耳科学会(AOS)主席John Niparko教授。  主要进行耳科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熟悉中耳炎、鼓室硬化、中耳胆脂瘤、先天性听骨链畸形、耳硬化症、面神经疾病、外中耳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精通全耳内镜耳外科微创手术治疗各型中耳炎,同期鼓室成形术听骨链重建手术,人工听骨植入听力修复手术,耳硬化症人工镫骨植入手术(镫骨微创小窗技术),以及早期胆脂瘤保留听骨链手术,粘连性中耳炎微创外科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无需做耳后切口、不影响容貌外观等特点。
刘凤安

刘凤安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从事耳鼻喉科临床工作25年,现任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广东省耳鼻咽喉科专业高级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耳鼻咽喉科学会委员、中华耳鼻咽喉科学会深圳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编委、《罕少疾病杂志》编委、深圳医疗、外伤和职业病鉴定专家等职。曾在德国、日本研修学习,曾获省级科技进步奖等,头颈肿瘤疾病的基因水平分子生物学研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资金资助),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现主要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临床工作,擅长头颈恶性肿瘤、耳科疾病的诊治及鼻内镜技术,特别是人工耳蜗植入术方面的研究和临床工作。
姚利

姚利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广东省医师资格考官,从事耳鼻咽喉临床工作二十余年,熟练掌握本科耳鼻咽喉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工作,在疑难病方面也有较深研究。较擅长鼻内镜及头颈外科手术,及激光治疗。曾先后在华西医科大学及北京大学医学部学习,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二十余篇。参加主持科技局五项科研工作。
张帆

张帆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硕士,任职广东省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嗓音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咽喉嗓音疾病,进行咽喉嗓音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熟练掌握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工作。擅长咽喉嗓音疾病和鼻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擅长喉显微外科手术及鼻内镜手术。
郭敛容

郭敛容

主任医师
专家简介:郭敛容,女,医学硕士,主任医师,从事耳鼻喉科专业20余年,临床经验及手术经验丰富。熟悉中耳炎、鼻窦炎、变应性鼻炎、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等耳鼻喉科常见病的诊治,擅长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听力障碍的诊断与治疗。擅长耳显微外科及耳内镜下微创外科手术,开展显微镜下改良乳突根治术、各型鼓室成形术、听力重建术20余年,取得良好效果。随着耳内镜技术的发展,率先在我院开展耳内镜下微创外科手术,精通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先天性及继发性胆脂瘤切除术、人工听骨植入听力重建术、镫骨小窗技术人工镫骨植入术、咽鼓管球囊扩张术,首先在我院开展全耳内镜下水下磨骨改良乳突根治术,取得满意疗效。曾多次赴国内顶级耳鼻喉科专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及国外著名医院日本独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修学习。 现任广东省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内镜专家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等离子医疗专业委员会理事,深圳市耳鼻喉科高级职称评审专家。深圳市政府三名工程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耳鼻喉科项目核心成员,主持并参与数项深圳市科技课题,于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隆琰

隆琰

主任医师
耳鼻喉科主任医师,从事耳鼻咽喉科临床、教学及科研三十余年,精通本专业理论,专业临床工作经验丰富。在多年的临床、教学及科研中一直将耳鼻喉科基础理论与本学科国内外最新学科发展动向及最新治疗方法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在耳鼻喉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着非常全面及丰富的临床经验,且在治疗方法上完全做到了以每个病人个体为本,因人因病施治。特别是在耳科疾病如眩晕、耳鸣等,鼻科疾病,喉科疾病如嗓音病等的诊断治疗及小儿耳鼻咽喉科疾病领域的诊断治疗方法上,都有个人独到之处,且疗效显著。在临床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发表论文多篇,并主持进行省级,市级及区级本专业科研项目。
吕威

吕威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鼻腔、鼻窦炎症及肿瘤的内镜手术治疗;鼻内镜微创外科手术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现任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鼻科专业组组长。参与编写专著、译著、在中文核心期刊及外文SCI期刊发表论著共20余部(篇)。
马忠恕

马忠恕

主任医师
马忠恕;男;(已退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科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耳鼻咽喉科工作;有近30年的临床、教学及科研经验。专业特长:耳、鼻、咽、喉、疾病的诊治;咽、喉、头颈肿瘤手术及疾病治疗;尤其在耳显微外科、喉显微外科及鼻内窥镜手术有造旨。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完成卫生部、省、市科研课题10余项;获省科技进步奖4项;医疗成果奖3项。
梅雪霜

梅雪霜

副主任医师
梅雪霜,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华中科大医学部硕士研究生,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访问学者。从事耳鼻咽喉科临床工作近 16 年,临床经验丰富。多次赴北京 301 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进修学习。师从世界耳科解剖大师 Helge Rask-Andersen 教授,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医院专项学习耳科解剖研究和临床一年。主要进行耳科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对中耳炎、变应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腺样体肥大,外耳道真菌、突聋、嗓音疾病等常见疾病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有扎实基础,尤其是耳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面。并且在遗传性耳聋的诊疗方面有较深的造诣。 现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耳内科眩晕分会 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耳内镜专业委员会 委员;广东省前庭与平衡康复医学分会 理事;深圳市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会 委员;SCI 系列 SCANNING 杂志审稿人;北京大学医学部八年制博士班桥梁课授课老师;深圳市人体听觉与平衡医疗技术工程实验室、深圳市政府三名工程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耳鼻喉科项目核心成员。单独负责市级科技课题研究工作及参与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多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近 20 篇。
张菁菁

张菁菁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从事耳鼻喉科临床工作10余年,广东省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预防医学会过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睡眠医学分会睡眠外科学组成员,广东省临床医学会咽喉头颈肿瘤专委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等离子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睡眠管理分会委员, 擅长咽喉疾病及咽喉各种手术,等离子以及鼻内镜手术,治疗打鼾,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以及嗓音障碍疾病,过敏性鼻炎,鼻窦炎以及其他耳鼻喉科常见病的诊治及手术治疗。
杨媛媛

杨媛媛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中山大学,系广东省第一届通过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的医生,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咽喉科完成2年培训。从事耳鼻喉临床工作10余年,多次参加各项学习班提高专业技术能力,2018年赴解放军总医院进修学习耳科学1年,2023年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进修学习耳科学半年。擅长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的规范化诊疗,擅长耳内镜、鼻内镜手术。负责1项深圳卫健委课题,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已发表国内外文章10余篇。学术任职: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耳内镜专业委员委员、广东省预防医学会过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预防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等离子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
苏永进

苏永进

副主任医师
主治医师,北大医学部研究生,从事耳鼻喉工作12年。广东省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眩晕与言语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乔国梁

乔国梁

副主任医师
耳鼻喉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刘洪宇

刘洪宇

副主任医师
刘洪宇,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从事耳鼻咽喉科临床工作十余年。擅长鼻内镜微创治疗腺样体肥大、鼻窦炎、鼻息肉等,及耳内镜中耳炎微创手术;对儿童鼾症、过敏性鼻炎、慢性中耳炎、眩晕、耳聋的综合治疗有丰富的经验。主要学术任职: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耳内镜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分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
杨炜强

杨炜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医学硕士,主治医师,美国Loma Linda 大学访问学者。本科及研究生均毕业于中山大学,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擅长鼻炎、过敏性鼻炎、睡觉打鼾、听力下降等疾病的综合诊治,于2019年赴美国Loma Linda大学访问学习,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开展过敏性鼻炎、听力下降、鼻咽癌疾病的临床和科学研究,发表英文SCI文章12篇,其中第一作者8篇。
刘钧

刘钧

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从事耳鼻喉科20余年,年均门诊量6000余人次,完成各类手术4000余台,手术经验丰富。擅长腺样体扁桃体等离子手术,鼻息肉,鼻窦炎,咽喉良、恶性肿瘤微创手术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的手术治疗,咽喉恶性肿瘤保留喉功能手术。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第一届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深圳抗癌协会头颈肿瘤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蔡智

蔡智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后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继续学习。多次于同仁医院、北大医院、中山大学提高学习。 耳鼻喉科临床工作18年。擅长鼻、咽、喉疾病的诊断治疗。精通咽喉及嗓音外科微创手术、早期喉癌激光微创治疗、喉乳头状瘤激光治疗、鼻内镜下鼻息肉鼻窦炎手术、鼾症手术、腺样体扁桃体等离子切除术,熟练耳鼻咽喉科常规疾病诊治及手术治疗。
口腔医学中心
杨宏宇

杨宏宇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指导老师。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颌面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口腔分会理事,广东省口腔医师协会副会长,广东省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口腔医学会会长,《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从事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工作29年。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口腔癌的诊治,及复杂种植牙技术。2003年曾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九院颌面外科进修,2007年赴瑞士苏黎世大学医院颅颌面外科中心进修,2012年赴日本癌研病院头颈科学习。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SCI论文28篇,已培养研究生30名,博士后2名。
白雪芹

白雪芹

主任医师
白雪芹,医学博士,口腔科正畸专业主任医师。 从事口腔正畸临床工作20年,临床经验丰富, 熟悉各类牙颌面畸形的诊断与治疗,对多种直丝弓矫正技术使用熟练,近年来使用低摩擦力弱矫治力技术治疗错颌畸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成年人复杂病例的治疗。主要进行低摩擦轻力矫治技术临床应用研究,先后负责2项市级课题,发表论文10余篇。现任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委员。
王晓霞

王晓霞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内固定学会颅颌面外科国际讲师。海淀区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 擅长领域:各类牙颌面畸形的综合治疗及临床和实验研究;颌骨牵引成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颞下颌关节强直伴小颌畸形、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综合治疗;颌面部创伤的治疗。
沈时岳

沈时岳

主任医师
沈时岳,口腔颌面外科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博士。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委会委员,深圳市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委会常委,深圳市口腔医学会牙及牙槽外科专委会常委,深圳市口腔医学会理事,深圳市医师协会口腔分会理事。特长及研究方向: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手术治疗及修复重建。
徐英新

徐英新

主任医师
徐英新  口腔修复主任医师 1980年生,辽宁省沈阳市人。1998年考入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北京大学口腔修复学博士,北京大学口腔医学学士及硕士。毕业后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工作,2017年晋升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医院访问学者。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口腔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委。深圳市口腔医学会理事,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擅长全瓷贴面、全瓷冠等微创、美学修复。
杨辉俊

杨辉俊

主任医师
杨辉俊,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口腔颌面外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老师,美国德州大学MD Anderson癌症中心访问学者、香港大学牙学院颅颌面外科访问学者。199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获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获硕士学位;2004年7月至今,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工作。多年来一直从事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23年获得深圳市卫生健康系统特聘岗位C档人才。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市级课题6项,发表论文20余篇。 擅长口腔颌面外科各类疾病治疗,特别擅长: 1、颌骨手术:牙颌面畸形(成人地包天,龅牙,突嘴,下颌后缩,面部不对称)的诊治,颌面部创伤、骨折、畸形或缺损的整复,颌骨整形(下颌角修整、颧骨颧弓压低、颏整形等轮廓修整)等;2、口腔颌面肿瘤、口腔癌、颌骨良恶性肿瘤、腮腺肿瘤、颌下腺肿瘤诊治以及肿瘤术后缺损的功能性重建;3、复杂、困难牙拔除术:阻生牙拔除、微创拔牙(只周六拔牙);4、不看颞下颌关节病。 现为中华口腔医学会唇腭裂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口腔急诊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显微外科专委会委员、深圳市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深圳市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蒋红

蒋红

主任医师
蒋红,医学学士,口腔科主任医师,从事口腔内科临床工作20年,临床经验十分丰富 擅长龋病、非龋性疾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的诊断和治疗。承担和参与市级课题的科研工作,发表专业论文数篇
邵菊萍

邵菊萍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口腔科正畸专业主任医师,深圳口腔专委会委员。198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从事口腔正畸临床工作近30年,临床经验丰富。熟悉口腔正畸专业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运用功能矫治器治疗青少年功能性错合及骨性早期错合,直丝弓、自锁托槽与低摩擦轻力、种植体支抗、隐形美等矫治技术矫治“牙列不齐”、“龅牙”、“地包天”等各类错合畸形。发表论文十余篇。
郝艳红

郝艳红

主任医师
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 委员,深圳市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口腔医学会 常务理事,深圳市女医师协会口腔专委会 常务委员。从事牙体牙髓临床工作近三十年,在根管治疗和根管再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善长显微根管治疗,显微根尖手术和意向性再植术。
彭娟红

彭娟红

主任医师
口腔修复科主任医师,1999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毕业后一直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工作,2007年获北京大学口腔修复学硕士学位,从事口腔医学工作20余年。 任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口腔修复科专业组长,广东省口腔修复学专委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全科口腔医学专委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口腔数字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口腔种植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口腔医学常务理事,深圳市口腔修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口腔全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深圳市种植专委会委员。 擅长牙列缺损的种植义齿修复、固定义齿修复和活动义齿修复,各类牙体缺损的全瓷冠、烤瓷冠、全瓷贴面、嵌体的修复。对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保存修复,前牙全瓷贴面,全瓷冠等美学修复有较丰富的经验,在专业核心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译著一部。
马练

马练

主任医师
马练,主任医师,医学学士,从事口腔临床工作与教学工作25余年,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先后承担及参与省市级科研课题5项,在国家级及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全国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担任深圳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蒋少云

蒋少云

主任医师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牙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口腔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口腔牙周学科带头人。美国南加州大学牙学院博士后,美国哈佛大学牙学院Forsyth研究所访问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以及省市级课题多项等。发表论文五十余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十余篇。从事口腔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二十余年。主攻方向:牙周病和植体周病的诊断和规范化治疗,牙周病多学科综合设计和治疗,牙周美学手术,牙周再生手术,牙周显微手术和种植治疗等。
张丽

张丽

主任医师
张丽,主任医师,牙体牙髓科,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 从事口腔临床工作四十余年,擅长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等显微根管治疗及牙体缺损的修复,牙外伤,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等相关疾病的诊断及规范化治疗。  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市里课题一项,参与多项。
刘学恒

刘学恒

主任医师
刘学恒,医学学士,口腔科主任,主任医师。从事口腔临床教学工作20余年,曾赴日本研修1年,临床经验丰富。对烤瓷冠桥、精密铸造支架式义齿、高精密全口义齿、种植义齿、美学修复等均有精深的研究。先后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10余项,负责市重点实验室平台建设1项,获科研成果1项。发表国家级省级学术论文30余篇。获省级医疗新技术成果奖14项。出版译著、论著各1部。中华口腔医学会修复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理事,广东省口腔医学会修复专委会常委,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全科专委会常委,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医院管理专委会委员,深圳市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广东省美容医学协会理事。
黄晓斌

黄晓斌

主任医师
在三甲医院口腔科从事口腔医疗工作30多年。擅长于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口腔癌联合根治术及术后骨组织、软组织的缺损修复和功能重建、唇腭裂整复、颌面部血管瘤的综合治疗、颌面部复杂创伤治疗等。 擅长对口腔牙槽外科手术及各种牙列缺失的种植修复治疗。
李树春

李树春

主任医师
李树春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副主任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理事兼口腔种植学专委会常委 深圳市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兼口腔种植专委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口腔种植专委会副主委 广东省医学美容学会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口腔修复种植分会副主委 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第三届口腔颌面外科专委会委员 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口腔医学分会理事 国际口腔种植学会(ITI)专家组成员(Fellow) 目前主要从事口腔种植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曾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香港大学牙学院、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牙学院及美国纽约大学牙学院进行短期口腔种植研修学习。已开展多种疑难病例的临床种植工作,如上颌后牙区严重骨缺损上颌窦底提升技术;倾斜种植体植入技术;骨环移植种植技术;美学区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技术;无牙颌即刻种植即刻负重技术;种植导航等数字化种植技术;Onlay植骨技术;复杂GBR技术等。以第一责任人主持完成3项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和1项深圳市科创委临床基础研究课题。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曾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参编《口腔种植学词典》1部。已培养毕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名;培养研究生培养模式规培生6名,均已顺利结业;联合培养博士后1名,并以优异成绩顺利出站。现为深圳大学口腔医学院及汕头大学医学院授课教师。
俞光岩

俞光岩

主任医师 教授
俞光岩,男,口腔医学中心主任,教授,医学博士,口腔颌面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52年3月出生。1979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1982年和1987年先后获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和医学博士学位。1990年和1995年先后赴德国汉堡大学和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访问交流。1992年晋升为口腔颌面外科教授,主任医师。1995年任博士研究生导师。1996年11月至2009年4月任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2015年11月被聘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任。兼任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亚洲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协会主席,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口腔医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第三、四届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第四届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Chinese 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和《现代口腔医学杂志》主编。长期从事口腔颌面外科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攻研究方向为唾液腺疾病、口腔颌面部肿瘤、面神经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以及自体下颌下腺移植治疗重症干眼症,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37项课题。发表论文410 余篇,其中SCI收录115篇,专著及教材39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6项,其中一等奖2项。培养研究生和博士后74名。获“杰出口腔医师奖”、“中国医师奖”和中华口腔医学会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发展基金“杰出贡献奖”,被评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科学技术专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香港牙医师学院、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师学院和英国英格兰皇家外科医师学院先后授予“Honorary Fellowship”。
黄敬东

黄敬东

副主任医师
黄敬东,医学学士,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医师,从事口腔颌面外科工作2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口腔颌面外科各种疾病的诊疗,尤其擅长牙槽外科各项手术。曾于广州军区总医院任口腔科专家,现任深圳市保健协会专家。曾取得军队科技进步奖两项,主持市级科技项目一项,发表文章十余篇。
张伟生

张伟生

副主任医师
张伟生,博士,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大学本博连读专业,获口腔医学正畸方向博士学位,毕业后长期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从事口腔正畸工作,现任广东省口腔医学会正畸专委会青年委员,深圳市口腔医学会正畸专委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口腔医学分会理事,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委会会员,擅长运用隐形矫治器、自锁矫治器以及功能矫治器等治疗成人与儿童各类错颌畸形,并且擅长正颌手术的相关正畸治疗以及正颌手术的方案设计。诸多优秀病例曾数次在病例大赛中获奖, 2017年曾成功入选“全国口腔正畸青年医师优秀病例”60强医生。 在隐形矫治方向,是国内早期开展隐形矫治研究的医生之一,对隐形矫治中的一系列疑难问题创造了成熟的解决方案,例如拔牙病例的支抗与控根,磨牙以及智齿的长距离牵引,后牙咬合的快速精细调整等,使隐形矫治达到了与托槽矫治同等的疗效与速度。参与编写了全球第一本隐形矫治拔牙病例集《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拔牙病例解析》,开发了世界上首个隐形矫治方案的AI辅助设计软件OrthoBrain,是华南地区首个被隐适美国际病例库收录示范病例的医生,并陆续有数个疑难病例入选隐适美国际病例库。2017年开始担任隐适美官方培训讲师,隐适美成都培训中心全球首批TC2课程讲师,隐适美上海培训中心RTC课程讲师,多次受邀为全国各地正畸医生释疑解惑,传授各类复杂病例的方案设计技巧。 在正颌治疗方向,率先在深圳地区系统性开展了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并成功的将隐形矫治引入联合治疗,对成人严重的牙颌面畸形,如反颌畸形、偏颌畸形、双颌前突、下颌后缩等各类常见的骨性畸形有着丰富的矫治经验以及手术设计经验,与正颌医生紧密协作,开展术前术后正畸、数字化模型外科、面型预测等,共同完成了大量优秀的联合治疗病例。
景欢

景欢

副主任医师
景欢,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大学口腔医学学士,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博士,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C类,深圳市卫生健康菁英人才青年医学人才。曾赴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进修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牙学院访问学习。擅长龋病、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周病、牙体缺损的临床诊治,所做病例获得2024年中华口腔医学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口腔全科病例大赛”中“全国十强”和“最佳人气奖”。发表SCI文章19篇,主持多项国家级和市级基金项目,参编人卫版口腔医学教材一部,目前为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第四届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第四届口腔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林博

林博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口腔医学博士。2005-2010中山大学口腔医学本科,2010-2015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硕士-博士。 广东省口腔颌面外科专委会青年委员,深圳市口腔医学会委员。 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在口腔颌面部疾病的诊疗方面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熟练掌握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的诊治技术,对口腔癌的综合治疗、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修复重建、唾液腺疾病、颌面部感染、复杂颌面部骨折、软组织损伤、面神经疾病、牙槽外科相关疾病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长期开展显微皮瓣外科手术、数字化导航手术等技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临床研究方面有着充足的经验,主持口腔癌术后吞咽功能康复、数字化外科个体化颌骨重建、口腔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评估、腮腺内面神经可视化等多项临床研究项目。基础研究主攻口腔癌肿瘤微环境、肿瘤标志物等相关领域。 主持一项省部级科研项目、两项市级项目,发表SCI 文章10 篇,专利3项。
王冬赟

王冬赟

副主任医师
王冬赟博士,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2016年获得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2019年QS世界大学牙医专业排名第二)博士学位。2019年由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引进回国,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工作至今,秉承将多年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的理念,致力于数字化种植修复、前牙区美学修复、全口无牙修复及种植体周围炎防治方面的临床研究和实践。王冬赟博士于2020年入选深圳市“福田英才”计划,2023年入选深圳市卫生健康菁英人才培养计划。兼任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种植专委会委员,深圳市口腔医学会理事,深圳市口腔医学会修复专委会委员,深圳市口腔医学会种植专委会委员,深圳市卫生健康系统外语专长人员库骨干人员,中华口腔医学会推荐的FDI继续教育英语讲师。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及深圳市科创委面上项目,以第一作者发表在口腔医学领域知名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刘开蕾

刘开蕾

副主任医师
刘开蕾, 硕士,副主任医师, 口腔医学中心 毕业于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 香港大学牙学院访问学者,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进修医师。 专业方向: 牙周疾病和植体周病的规范化治疗,牙周病多学科综合治疗,微创及美学牙周手术治疗等。 学术任职: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黄云惠

黄云惠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广东省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从事口腔内科工作十余年,并于2022年再次赴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进修1年。擅长乳牙及恒牙龋病、牙髓根尖周病、牙齿发育异常、牙外伤、儿童早期矫治等。
贾黎

贾黎

副主任医师
口腔修复学硕士,副主任医师,有近二十年临床工作经验,在专业期刊发布论文近十篇,任中华口腔医学会修复专委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口腔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口腔医学会理事,深圳市口腔医学会修复专委会委员,主要从事牙列缺失的修复,前牙美学修复,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缺失的固定及活动义齿修复。
梁洁

梁洁

副主任医师
口腔医学学士,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牙周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口腔医学会理事,深圳市口腔医学会牙周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深圳市老年口腔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女医师协会口腔专业委员会委员。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从事口腔内科临床工作24年,目前专业方向为牙周病,擅长牙周病的诊疗和规范操作。 2007年-2008年曾分别赴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第二门诊部学习和香港大学牙医学院短期培训,2009年曾赴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原广东省口腔医院)牙周科进修。曾参译《牙周病临床诊治要点(第4版)》。
罗媛

罗媛

副主任医师
罗媛,口腔修复学硕士,副主任医师,有近二十年临床工作经验,主要擅长前牙美学微创修复,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缺失的固定及活动义齿修复。在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参与主持多项省市级课题,担任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主考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导师,中华口腔医学会修复专委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口腔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口腔医学会理事,深圳市口腔医学会修复专委会委员。
王锋

王锋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从事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10余年,对牙颌面部畸形(骨性反颌、地包天、瘪嘴、方脸、长脸畸形、下颌角肥大、颧骨畸形、唇腭裂及其继发的软硬组织畸形)、颌面部创伤(软组织创伤与骨折)、颌面及颈部肿瘤(良性、恶性)诊断和治疗、颞下颌关节病等,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牙颌面畸形正颌外科手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病手术治疗以及各种颌面部缺损及畸形(肿瘤、外伤、炎症等造成)的修复及重建。2015年赴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颌外科进修,2021年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进修。现为中华口腔医学会创伤及正颌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颞下颌关节及合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颌面-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秘书。先后参与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立项,在口腔医学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篇。
妇产中心
李长忠

李长忠

主任医师 教授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妇产中心主任,学科带头人。中国抗癌协会生育力保护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二届生育力保护分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深圳市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深圳市妇科质控中心主任,深圳市妇科专科联盟主任委员,深圳市阴道镜与宫颈病理学专委会主任委员。曾任山东省医师协会妇科微创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兼宫颈学组组长。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美国Mayo Clinic 、Johns Hopkings 医院、M.D.Anderson 癌症中心高级访问学者。擅长诊治各种妇科良恶性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擅长妇科良恶性疾病的生育力保护、恶性疾病的综合治疗。
吴瑞芳

吴瑞芳

主任医师 教授
主任医师,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系国家级突贡专家,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中国医师奖、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发展贡献奖获得者。现任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妇产科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生育力保护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妇产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和《中华妇产科杂志》编委等职。从事妇产科工作40年,擅长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与妇科肿瘤的诊治。研究成果获 12 项省部级科技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
曾荔苹

曾荔苹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硕士,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妇科二病区科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生育力保护分会秘书长,深圳市医学会计划生育学组组长。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妇科良恶性疾病的保留生育功能的微创手术治疗,如弥漫性子宫腺肌症病灶去除子宫重建术、各型子宫肌瘤微创手术、重度宫腔粘连修复术、卵巢囊肿保护卵巢功能的微创手术、早期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恶性肿瘤等恶性疾病的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擅长女性性发育异常的生殖器官重建术、腹腔镜输卵管复通术、不孕症的宫腹腔镜手术。
刘志红

刘志红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深圳市妇科临床质控中心委员,深圳市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宫颈学组副组长,深圳市阴道镜与宫颈病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预防医学会宫颈癌防治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计划生育分会委员。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科研30余年,曾到英国伦敦皇家医学院参加宫颈病变病理、阴道镜诊断与宫颈病变手术治疗培训,美国克利夫兰Clinical Fundation从事临床、科研工作及学术交流。擅长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妇科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是宫颈病变的诊断与治疗(阴道镜检查、宫颈上皮内病变手术治疗等),主持及参与完成世界卫生组织(WHO)、国家“十一五”、省市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家级医学杂志发表妇产科专业文章及论著10多篇。
马开东

马开东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擅长:高危妊娠的诊疗;产科疑难及危急重症的治疗。 中华医学会围产分会重症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母胎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母胎医学医师分会常务委员、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孕产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学会妇产学会常务委员,哈佛医学院访问学者。从事妇产科专业三十余年,具有坚实的妇产科理论、娴熟的临床操作技术,能解决复杂疑难病症或重大技术问题。主要专业擅长:优生与遗传咨询及干预;生殖内分泌疾病;复发性流产的诊治;高危妊娠的诊疗;宫内胎儿的诊断治疗;产科疑难及危急重症的治疗。
王云飞

王云飞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妇产科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妇产中心妇科一病区主任,山东省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人才、山东省高层次人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优生优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抗癌协会生育力保护专委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子宫内膜异位症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抗癌协会老年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擅长各种疑难杂症,擅长单孔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各种妇科良、恶性肿瘤,妇科肿瘤机器人手术,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癌症根治性手术,复杂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微创手术,宫腔镜手术及其尿失禁和盆底重建性手术等。
邓玉清

邓玉清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专业特长:产前诊断、胎儿宫内治疗、高危妊娠管理、产科疑难及危重症治疗。中国女医师协会母胎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产前诊断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围产分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女医师协会妇产科专委会主任委员。瑞典KARALINSKA大学医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孕前优生遗传咨询;孕期胎儿产前诊断;复杂疑难剖宫产手术和各种减胎手术;双胎妊娠(多胎妊娠)、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疾病、甲状腺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等多种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孕期监护和诊治。
杜辉

杜辉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北京大学博士生副导师,南方科技大学临床教授。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和临床医学研究近30年,临床专业方向:妇科肿瘤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曾赴日本东京癌症研究会有明病院学习。兼任深圳市医师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深圳市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理事会理事,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CSCCP)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委员会子宫颈病变与阴道镜学组学组成员。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治和手术,精通腹腔镜、开腹、阴式等不同路径手术。尤其擅长腹腔镜微创治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妇科疾病,擅长子宫脱垂、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阴道手术。重视手术中女性卵巢、子宫、宫颈生理生育功能的保护。尤其在妇科肿瘤早诊早治方面具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
何芳

何芳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妇科疾病的宫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如各型子宫肌瘤微创手术、各类宫腔疾病的宫腔镜手术(宫腔粘连、胚物残留、子宫内膜息肉、粘膜下子宫肌瘤)、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如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畸胎瘤、卵巢浆液性/粘液性囊腺瘤)手术、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女性性发育异常的生殖器官重建术、腹腔镜输卵管复通术、不孕症的宫腹腔镜手术、早期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恶性肿瘤等恶性疾病的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
胡艳

胡艳

主任医师
博士,主任医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盆底主诊组临床负责人,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与科研20余年,擅长女性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直肠阴道瘘、阴道松弛、生殖道畸形等)、卵巢良恶性肿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的诊治。擅长经阴道、腹腔镜(多孔、单孔、经阴道腹腔镜)、经腹手术。深圳市妇科临床质控中心秘书、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女性生殖整复分会第三届理事、广东省女医师协会盆底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电生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盆底学分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盆底整合康复委员会常务理事、深圳市医师协会盆底与泌尿生殖修复重建业委员会理事。发表论文多篇,积极参与多项科研工作,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获得深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魏蔚霞

魏蔚霞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副教授,北大深圳医院妇产中心教学主任。现任广东省基层医药协会生育调控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生育力保护专委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计划生育分会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生育力保护分会委员,《中国计划生育与妇产科》审稿专家。从事妇产科医教研工作20年,研究领域: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擅长妇科疾病的保留生育功能的微创手术治疗,如弥漫性子宫腺肌症病灶去除子宫重建术、各型子宫肌瘤的微创手术、各类宫腔疾病的宫腔镜手术(宫腔粘连、胚物残留、子宫内膜息肉、粘膜下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如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畸胎瘤、卵巢浆液性/粘液性囊腺瘤、早期卵巢恶性肿瘤)的保护卵巢功能和生育力的手术、腹腔镜输卵管复通术、不孕症的宫腹腔镜手术、女性性发育异常的生殖器官重建术、腹腔镜孕前宫颈环扎术等。同时精通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诊治,如异常子宫出血、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子宫内膜病变、多囊卵巢综合征、围绝经期综合征、不孕症、性发育异常等。
樊尚荣

樊尚荣

主任医师 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40年。 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新生儿复苏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母胎医学专委会委员;任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副总编辑、Maternal-Fetal Medicine 、BMC Womens Health 、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和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等编委会委员。参加编写的专业书籍包括中华妇产科学、母胎医学、妇产科学等四十余本,参加完成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合作研究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市级研究课题30余项。发表学术文章300余篇,其中60余篇发表在SCI收录期刊。负责或参加40余部国家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制定,擅长产科学和妇产科感染性疾病(梅毒、淋病、衣原体感染等)的诊治,对复发性和难治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和难治性阴道毛滴虫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经验。
李瑞珍

李瑞珍

主任医师 教授
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副导师,国外医学妇产科分册等多家杂志编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光动力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科微创专委会宫腔镜腹腔镜学组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妇科肿瘤预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5余年,对妇产科疾病诊治和抢救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培养硕士研究生12名。在国家核心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外文版论文2篇,著书3部。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3项,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河北医科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一项,获中华医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项。曾主持多项省级科研项目,参与多项国家级项目。擅长:对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妇科常见病及妇科各种疑难杂症等均有较深入的研究。
李环

李环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山医科大学(六年制)医疗系毕业,全国盆底网专家库成员,深圳市继续教育中心兼职教授,国际妇科肿瘤协会会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罕少疾病医学部委员,《罕少疾病杂志》编委,欧洲及广东省盆底康复治疗师,深圳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从事妇产科工作20多年。先后到日本东京有明癌研病院、香港威尔士亲王医院学习,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发表论文论著20多篇,完成科研项目1项、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深圳市分项目3项,指导并参与科研项目多项。擅长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妇科肿瘤、腹腔镜微创手术及妇科疑难病症的诊治。研究方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治、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手术治疗。 擅长:子宫脱垂、膀胱膨出、直肠膨出、阴道脱垂、尿失禁、女性性功能障碍性疾病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及康复、手术治疗,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及其它妇科疑难病症的诊治。
王国萍

王国萍

主任医师
妇产科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妇产科学硕士,本科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1999年就职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至今,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各种妇科生殖内分泌疾病:异常子宫出血、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痛经、经前期综合征、绝经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女性生殖器发育异常、女性不孕不育的诊断和治疗工作。擅长多囊卵巢综合征或月经紊乱致女性不孕不育的促排卵治疗。熟悉妇科肿瘤、盆腔炎、宫颈病变的诊断和治疗。熟悉宫腔镜、腹腔镜、阴道镜及宫颈锥切等操作。
王丽平

王丽平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年。2006年起致力于妇科内分泌门诊工作,对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治疗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异常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闭经、高泌乳素血症、围绝经综合征、早发卵巢功能不全、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增生、不孕等常见妇科内分泌疾病及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特纳综合征、低促性腺激素闭经等少见罕见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治疗。
黄斌

黄斌

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北京大学医学部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疗器械管理专业委员会妇产科能量器械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机器人外科学分会妇科学组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委员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妇科腔镜学组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妇科肿瘤学组常务委员,深圳市妇科肿瘤专委会委员,深圳市医学机器外科专委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第一届医学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妇产科专业学组委员。主持完成科研项目3项,获深圳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内外发表论文近20篇。 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熟练的手术技能,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的诊治及宫腹腔镜手术。
光晓燕

光晓燕

主任医师
妇产科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悉妇产科常见疾病、复杂、疑难病症的诊断及治疗。擅长妇科各种良恶性疾病的诊治及手术。包括单孔及多孔腹腔镜微创手术及经典开腹手术。如各型子宫肌瘤、各类型卵巢肿瘤、各型复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盆腔脏器脱垂、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疾病的诊治及手术,不孕症的诊治及相应宫腹腔镜手术,子宫内膜息肉、粘膜下子宫肌瘤、宫腔粘连、宫腔镜下困难取环等复杂宫腔镜手术。主持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两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曾作为访问学者赴日本独协医科大学进修学习。深圳市医师协会妇科肿瘤分会常委,深圳市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常委。 擅长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子宫脱垂,妇科恶性肿瘤包括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各种妇科恶性肿瘤的开腹及微创手术。
柳双燕

柳双燕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子宫内膜疾病、宫颈疾病、月经病、多囊卵巢综合症、生殖系统炎症、不孕症、痛经、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病的诊治。
梁轶珩

梁轶珩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20余年,产科方面,擅长诊治妊娠合并风湿免疫性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宫颈机能不全、妊娠合并感染性疾病,精通复杂剖宫产、臀位外倒转、宫颈环扎术及阴道助产术,掌握产时超声技术,能够通过B超监测产程进展,预测阴道分娩,提高瘢痕子宫再次阴道分娩患者的安全性。妇科感染方面,擅长诊治难治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宫颈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等疾病。积极参与科研,主持市级课题两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李云

李云

主任医师
妇产科主任医师,深圳市急危重孕产妇抢救专家成员。长期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承担深圳市急危重症孕产妇会诊及救治。擅长围产保健及高危妊娠监护及管理;孕期科学营养及体重管理;早产、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高血糖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围产期管理 ;以及自然分娩头位难产 处理及产后盆底康复治疗。  
乌兰娜

乌兰娜

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妇产科主任医师,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国际妇科肿瘤协会会员,《罕少疾病杂志》编委,先后到英国伦敦皇家医学院参加宫颈病变病理、阴道镜诊断与宫颈病变手术治疗培训;美国得克萨斯州医学中心Methodist 医院、美国克利夫兰Clinical Fundation访问学者从事临床、科研工作及学术交流。擅长于妇科肿瘤诊断与治疗,腹腔镜微创手术及妇科疑难病症的诊治。尤其在早期宫颈癌诊断与治疗:宫颈细胞学筛查、阴道镜检查、宫颈上皮内病变手术治疗方面有独到之处;先后数次参加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细胞病理学培训;主持及参与完成世界卫生组织(WHO)、国家“十一五”、省市级科研项目7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医学论文20余篇。参加编撰专著2本。
汪燕兰

汪燕兰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深圳市中医药学会产后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孕产期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进修产科重症半年。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6年,有较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及各项手术技能。对妇产科疑难及急危重症抢救处理有丰富的诊疗经验。擅长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双胎妊娠、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等高危妊娠疾病、病理妊娠、生理妊娠等的诊治管理。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参与修订编写《中华妇产科学》产科部分中的“妊娠期病毒感染性疾病”。参与翻译由美国Nadia Barghouthi博士和Jessica Perini博士团队编著的《妊娠及产后内分泌疾病》。
章蕾

章蕾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9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担任深圳市医师协会妇科肿瘤分会理事,深圳市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委员,深圳市抗癌协会妇科肿瘤微创治疗专委会委员,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不孕不育委员会委员。2009年曾作为访问学者赴日本癌研有明病院进修学习。熟悉妇产科常见疾病、复杂、疑难病症的诊断及治疗。擅长妇科各种良恶性疾病的诊治及手术。包括单孔及多孔腹腔镜微创手术及经典开腹手术。如各型子宫肌瘤、各类型卵巢肿瘤、各型复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疾病的诊治及手术,不孕症的诊治及相应宫腹腔镜手术,子宫内膜息肉、粘膜下子宫肌瘤、宫腔粘连、宫腔镜下困难取环等复杂宫腔镜手术。主持及参与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三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刘淼

刘淼

副主任医师
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20年,擅长生理妊娠和病理妊娠得诊治管理,熟悉产科高危妊娠及产科疑难病症得处理,发表医学论文近10篇。 擅长疤痕子宫再次阴道分娩、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双胎妊娠、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甲状腺疾病、宫颈机能不全等高危妊娠疾病生理/病理妊娠期管理及分娩处理。
刘平

刘平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委员,广东省女医师协会产科专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围产专业委员。擅长高危妊娠监护及管理;早产、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高血糖、妊娠合并症如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围产期管理 ;掌握宫颈机能环扎术、复杂剖宫产、臀位外倒转及阴道助产术,提高瘢痕子宫再次阴道分娩患者的安全性。积极参与科研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SCI及国内期刊论文共15篇。
罗雯薇

罗雯薇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近20年,擅长妇科良恶性疾病的微创手术及开腹手术治疗。包括各类型子宫肌瘤微创手术,开腹及微创子宫切除手术,各类型卵巢囊肿(畸胎瘤、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等)、卵巢肿瘤、子宫颈病变、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的诊治及手术,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的诊治及手术,不孕症的宫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粘连等疾病的宫腔镜手术。
张艳萍

张艳萍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妇产科硕士,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20年。中国女医师协会母胎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胎儿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女医师协会出生缺陷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女医师协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及秘书。熟悉妇产科常见疾病的诊治,擅长高危妊娠处理、产科急危重症抢救,擅长产前胎儿异常、胎儿染色体病等的产前咨询、产前诊断介入手术等,曾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及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学习产前筛查诊断及遗传咨询相关临床诊疗技能,积极参与医疗科研工作,积极参与科研立项课题,以第一作者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肖爱民

肖爱民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宫颈癌前病变早期筛查诊治及阴道镜临床应用。下生殖道感染疾病诊断治疗。
鲍俊翠

鲍俊翠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临床医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妇科肿瘤。从事妇产科临床和教学工作20余年,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诊治和宫腹腔镜微创手术、经腹手术,擅长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治和经阴式手术。深圳市预防医学会妇科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肿瘤生殖专业学组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诊治,尤其擅长妇科肿瘤的宫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如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癌、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宫腔粘连等。同时擅长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治和经阴式手术,如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等。重视妇科肿瘤患者生育功能的保护和保留。
黄倩羽

黄倩羽

副主任医师
擅长宫颈疾病的诊治及阴道镜检查。
沈媛媛

沈媛媛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妇科临床工作16年,美国芝加哥Loyola university 医学院妇科肿瘤进修学习。擅长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常规微创手术。
李晓虹

李晓虹

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2007年本硕毕业于中山大学,长期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妇科生殖内分泌相关疾病,如不孕症,异常子宫出血,月经病,多囊卵巢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子宫腺肌症,闭经,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子宫内膜增生,高泌乳素血症等疾病的诊冶。
段律芳

段律芳

副主任医师
段律芳,副主任医师,临床医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17年。深圳市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深圳市预防医学会第一届妇科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妇科肿瘤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第十三届妇科肿瘤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妇科肿瘤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深圳市抗癌协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参与多中心中国宫颈癌筛查研究——自取样HPV检测为宫颈癌初筛方案的多中心研究(CHIMUST)2016年承担中国多中心宫颈癌筛查(CHIMUST)项目的关于病毒载量作为宫颈癌二次分流指标的价值及纯分子筛查可行性的研究,2016年作为主要负责人承担了深圳市妇科重点学科项目支持的“Liger”热凝仪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发表SCI论文和中文核心期刊十余篇。 研究方向为妇科肿瘤,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的诊治,特别是对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切口憩室,宫颈病变,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擅长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治和经阴式手术,如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等。精通妇科各种手术:娴熟运用开腹、腹腔镜、宫腔镜和经阴道手术。
张薇

张薇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华预防医学会生育力保护分会秘书,专业方向为女性生殖外科微创手术及宫颈疾病。擅长妇科疾病的保留生育功能的微创手术治疗,如弥漫性子宫腺肌症病灶去除子宫重建术、各型子宫肌瘤的微创手术、各类宫腔疾病的宫腔镜手术(宫腔粘连、胚物残留、子宫内膜息肉、粘膜下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如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畸胎瘤、卵巢浆液性/粘液性囊腺瘤)保护卵巢功能的手术、腹腔镜输卵管复通术、不孕症的宫腹腔镜手术、腹腔镜孕前宫颈环扎术等。同时精通宫颈癌前病变及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诊治,如子宫内膜病变、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性发育异常等。
钟世林

钟世林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15年,深圳市卫生健康菁英人才培养计划“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胎儿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第十三届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胎儿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深圳市医学会遗传学专委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主持市级课题4项,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发表期刊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4篇。熟悉妇产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擅长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双胎妊娠、疤痕子宫妊娠、早产、妊娠合并各类内外科疾病等高危妊娠的诊疗,在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胎儿发育异常和生殖道感染方面开展了多项研究,在胎儿生长受限、双胎妊娠的管理、宫内治疗、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方面积累了较多经验,熟悉分娩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和产程管理,擅长胎儿发育异常、胎儿染色体病、地中海贫血、其他各类单基因遗传病、母胎Rh血型不合溶血的产前咨询和处理,熟练掌握产科各类剖宫产手术操作、宫颈环扎术、产钳助产术、射频消融减胎术、氯化钾减胎术及羊水穿刺术、脐血穿刺术、绒毛活检术等侵入性产前诊断操作。
张永科

张永科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产前诊断、孕产期保健、遗传病咨询等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母胎医学、胎儿遗传性疾病和超声异常、双胎妊娠并发症诊断及处理。 2001-2006 就读于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获临床医学学士学位。 2006-2009 就读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遗传学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主要进行了医学遗传学系统性培训。 2009-2017 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完成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北京大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二阶段)。 2017-2017 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完成产前诊断-遗传咨询资格培训。 2017-2022 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妇产科学专业,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主要进行了妇产科学相关亚专业的专科训练,期间于2019年取得广东省妇产科副主任医师职称证书。 2024-2025 香港中文大学妇产科学系访问学者,主要在胎儿遗传和结构异常、双胎妊娠并发症、胎儿宫内治疗、产前诊断和咨询等方面受训。   系深圳市卫生健康系统菁英人才培训项目学科骨干培养人才。任广东省精准医学会儿童生长发育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生殖与遗传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深圳中医药学会产后康复委员会常务委员,深圳市母胎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深圳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委员等。从事的科研主要来源和服务于临床问题,完成深圳市科研课题2项,并在BMJ系列杂志、Frontiers系列杂志、AJAP等高水平杂志发表论文,临床成功案例分别在第20届世界胎儿医学大会(2023)、第17届亚太母胎医学大会(2024)上展示。   职业精神:责任心,仁爱心,专心,信心!  
侯君

侯君

副主任医师
2009年毕业于暨南大学,获妇产科硕士学位。熟悉妇产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专业方向为宫颈病变及妇科肿瘤。擅长宫颈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如宫颈炎症,宫颈病变等;熟练掌握阴道镜及LEEP手术;擅长妇科肿瘤如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畸胎瘤、卵巢囊肿等相关的宫腹腔镜手术。
罗文姬

罗文姬

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多年。熟练妇科良恶性疾病诊治,如宫颈阴道病变、子宫肌瘤、卵巢输卵管囊肿、子宫内膜病变、剖宫产切口憩室、妇科盆底、生殖道炎症和整形等疾病及微创开腹手术治疗。主持及参与深圳市级课题2项。
尉楠

尉楠

副主任医师
2011年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硕连读专业,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3年,2015年供职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10余年,2020年获评深圳市优秀医师。熟悉妇产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尤其在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妇科肿瘤、妇科盆底有系统深入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悉妇产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疗及处理,尤其在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妇科肿瘤、妇科盆底有系统深入的研究。熟练掌握各种妇产科临床操作及门诊常规手术。
赵丽伟

赵丽伟

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宫颈门诊专家。于1991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30余年,有着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宫颈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如宫颈炎症,宫颈病变,熟悉阴道镜及LEEP手术。对妇科常见病及妇科急重症病有着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妇科内分泌疾病的一般处理及常规治疗也非常熟悉。擅长妇科常见病如外阴疾病、生殖道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肿瘤、生殖内分泌、早孕、人流等妇科疾病。
周宇瑛

周宇瑛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副主任医师,从事妇产科临床及教学工作近4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熟悉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尤其擅长妇科生殖器各种炎症、阴道炎、盆腔炎,不孕不育、月经不调、异常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症,闭经、高泌乳素血症、卵巢子宫内膜移位囊肿和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宫颈息肉、宫颈病变、外阴白斑、人工流产、上环、取环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曾在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进修学习,在国家级及省级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专著《女性生殖系统畸形学》一部,并对疾病长期管理。
叶盛

叶盛

副主任医师
医学学士,擅长产前诊断和妇产科常见疾病诊治,2006年毕业于广州暨南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手术操作熟练,理论知识扎实,专业经历丰富,主要从事产前诊断、妊娠相关问题处理、妇科肿瘤及妇科炎症等妇产科亚专科手术治疗。尊重患者并保持良好沟通,着力解决患者问题。 擅长项目: 1、产科常见病:双胎特殊并发症,妊娠期内外科合并症: 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合并阑尾炎、宫颈机能不全等 2、孕期检查及孕前咨询,唐氏筛查高风险、习惯性流产,孕期用药,病毒感染,流产保胎,宫外孕,胎儿超声或筛查异常,产前诊断遗传风险,染色体病,基因和基因组疾病等咨询。 3、妇科肿瘤相关问题: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内膜息肉,宫颈病变,HPV感染,子宫内膜增生等常见妇科疾病。从事妇产科临床(重点产科及产前诊断)、教学、科研工作近20年,积累较丰富的临床、咨询经验,可处理妇产科常见临床疾病,熟悉掌握产科合并症、产前诊断常见问题及操作检查方法。
李荣丽

李荣丽

副主任医师
从业20余年,尤其擅长产科高危妊娠的诊断及治疗,各种生理妊娠,病理妊娠的诊断及治疗,各种产科合并症的处理,并能对孕妇的孕期营养进行相应的指导及建议。日常产检及各种产科合并症的诊断及处理,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擅长产科高危妊娠的诊断及治疗,各种生理妊娠,病理妊娠的诊断及治疗,各种产科合并症的处理。
周俊霞

周俊霞

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妇产科副主任医师,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熟悉妇科、产科、计划生育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擅长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比如异常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症、闭经、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疾病、高泌乳素血症、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诊断与处理.
夏红艺

夏红艺

副主任医师
从事妇产科临床及教学工作近3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熟悉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尤其擅长妇科生殖器各种炎症、阴道炎、盆腔炎,多囊卵巢综合症,闭经、高泌乳素血症、卵巢子宫内膜移位囊肿和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宫颈息肉、宫颈炎性疾病、外阴白斑、早孕、先兆流产、不全流产、人工流产、上环、取环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妇产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尤其是妊娠相关问题。
肖晓素

肖晓素

主任医师
医学遗传学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市医学会第一届医学遗传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二届医学遗传学专业委员会执行主委。从事医学遗传学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从事产前诊断、遗传咨询2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同时具有扎实的遗传基础理论知识。对人类遗传性疾病的研究有较深的造诣,发表国家级学术论文40余篇,参编著作1部。主持参与市,省,国家级科研课题8项,《无精子症的细胞与分子遗传学及治疗方法研究》获2008年度深圳市人民政府科技创新奖一项,《精子发生相关基因的筛选和功能研究》获2008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生精障碍发生的分子机理及治疗途径的探索》获2009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一项。开创了深圳市同行业四项“第一”:第一在深圳市报道了“首例世界首报染色体异常核型”;第一在深圳市开展羊水产前诊断,第一开展骨髓染色体检查,第一开展Y染色体AZF微缺失基因检测并率先应用于临床。主要从事产前诊断与遗传咨询工作,看诊范围包括。1、高龄孕妇(年龄≥35岁);2、唐氏筛查的报告咨询、无创DNA的检测与报告咨询、染色体的检测与报告咨询;3、外周血、绒毛、羊水、脐血染色体、微阵列、全外显子的检查与报告咨询;4、地贫筛查及地贫基因的检查与报告咨询;5、遗传性疾病的检查及由遗传性疾病导致的不孕不育检测与咨询;6、胎儿NT增厚、NF增厚、胎儿发育异常或胎儿畸形的的超声检查及报告咨询;7、办理各项穿刺手续及术前准备工作;8、其他视情况而定。
周华

周华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曾任妇产科学科带头人20多年,科主任10年,曾获国家“计生委”及“卫生部”联合授予的“全国万例计划生育手术无事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参与市级科研项目2项,发表论文20多篇,参编医学著作2部。曾重庆市产科急危重症抢救专家组成员。 擅长产科,妇科疑难病、常见病诊断治疗,异常妊娠,髙危妊娠,产检问题,生育咨询,围产期保健,产前诊断相关疾病,胎儿遗传疾病筛查,妇科疾病,妇科肿瘤等。
尹志艳

尹志艳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工作三十五年,熟练妇产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尤其在产科能正确处理各种并发症及完成急危重症的抢救,近8年从事产科高危门诊,擅长妊娠期营养指导和心理疏导。
唐丽霞

唐丽霞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现任第五届及第六届广东省优生优育协会不孕不育专业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广东省妇女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内分泌学组等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生殖健康多学科MDT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曾任福田区子宫颈癌防治和生殖道感染防治项目负责人。 曾于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妇科内分泌、中山大学附属一院进修宫、腹腔镜;参加中国台湾、澳大利亚、美国、捷克等外教授课的内脏松弛术、筋膜疗法、普拉提运动、神经肌肉稳定术DNS等精品培训班,擅长月经病、多囊卵巢综合症、更老年期保健、宫颈疾病、顽固性外阴阴道炎症等疾病诊治,尤其擅长综合疗法治疗不孕不育、慢性盆腔痛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 主持围绝经期保健方面的市级科研立项1项,慢性盆腔痛诊治、稽留流产等相关疾病研究的区级科研立项5项。核心期刊发表文章10余篇。擅长不孕不育、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不调、围绝经期综合症、多囊卵巢综合症、闭经等妇科内分泌疾病、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慢性盆腔痛和不孕不育等疾病的诊治。
李璟

李璟

副主任医师
200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临床医学系七年制,妇产科硕士学位,从事临床医疗工作20年。熟练完成妇产科一级、二级、三级手术及部分四级手术,如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合并器官功能衰竭的剖宫产术、宫颈环扎术、子宫全切术以及各种宫腹腔镜手术等手术操作;熟练掌握产科助产技术如产钳、胎吸、毁胎术等。对产程处理及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危重病的诊疗工作及技术疑难问题有较多心得,包括各种因素的难产处理、胎盘植入、完全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重度子痫前期、子痫、子宫破裂、羊水栓塞、妊娠合并严重心脏病、自身免疫疾病、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产科感染性休克、产科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以第一作者多次发表论文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参与多项书籍的编写工作。
沈兢兢

沈兢兢

副主任医师
201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妇产科学硕士学位,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工作10余年。熟悉妇产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疗与处理,可独立完成妇产科一、二、三级手术及部分四级手术,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诊治和宫腹腔镜微创手术,熟悉病理妊娠、生理妊娠等的诊治管理,可完成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熟练掌握各种妇产科临床操作及门诊常规手术。发表国内核心期刊论文数篇。
张晓晓

张晓晓

副主任医师
201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妇产科学博士学位,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工作10余年。熟悉妇产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疗与处理,可独立完成妇产科一、二、三级手术及部分四级手术,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诊治和宫腹腔镜微创手术,熟悉病理妊娠、生理妊娠等的诊治管理,擅长各类剖宫产手术,熟练掌握各种妇产科临床操作及门诊常规手术。
儿科
陈国兵

陈国兵

主任医师
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儿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原卫生部手足口病国家医疗队成员、儿科重症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负责人。 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4项,参与全国多中心课题4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著30余篇(SCI收录6篇)。参编《儿童机械通气技术》等专著3部。《中国小儿急救医学》杂志、Pediatric Critical Care Medicine中文版编委。Immunological Investigations、BMJ Open Diabetes Research & Care等SCI杂志审稿人。 专业特长: 从事儿科学呼吸及重症专业,长期致力于儿童呼吸与危重症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在脓毒症、多脏器功能支持、机械通气等领域具有较深的造诣。在厦门市率先开展了小儿深静脉置管术、血流动力学监测、儿童血液净化技术、连续腹膜透析技术、儿童体外膜肺(ECMO)治疗技术。 开展了儿童生命支持技术的科学研究和急救培训网络的建设。取得美国心脏协会(AHA)儿童基础和高级生命支持导师资格,每年为厦门市及周边地区进行数十期儿童基础生命支持(BLS)和高级生命支持(PALS)培训,培养了大批儿科急救人才。 学术任职: 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 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创伤急救与外科危重症专委会 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 儿科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 急救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委会 儿科学组委员; AHA儿童基础及高级生命支持培训导师,等。
刘颖

刘颖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硕士生研究生导师,美国洛杉矶儿童医院访问学者。现广东省医学会新生儿学组委员,省围产医学会委员,省临床医学会呼吸专委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变态反应学组、神经康复学组、罕见病学组委员,市围产医学会营养学组委员等。擅长各种儿科和新生儿疾病的诊治和危重症的抢救。特别是慢性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儿童支气管镜,儿童过敏性疾病,儿童营养,早产儿,超低极低出生体重儿救治和儿童神经运动发育评估及康复等。
赵方

赵方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广东省儿科医师协会委员,深圳市重症医学会委员,深圳市5岁以内死亡儿童评审专家组成员,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余年,有广泛的儿科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具备熟练的儿科临床技能和处理本科疑难,危重病人的能力。尤其擅长新生儿疾病及小儿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诊治。积极从事临床科研工作,并撰写多篇学术论文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
钱卫疆

钱卫疆

主任医师
1993年湖南医科大学本科毕业,华中科技大学医学硕士,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例的诊治,尤其是对呼吸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及过敏性疾病的诊治,包括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哮喘、湿疹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的研究,并获成果奖,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
曾宾

曾宾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广东省儿科医师协会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分会常务委员,深圳市儿科专业委员会及儿科内分泌学组委员。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5年,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危重疑难疾病的诊治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诊治各种肺炎、哮喘,慢性咳嗽等呼吸道疾病及各种原因导致的矮小症、性早熟及甲状腺疾病。曾获市科技进步奖,主持多项深圳市科技局科研项目,发表国家级及省级论文20余篇。
胡晓艳

胡晓艳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年。擅长儿童过敏性疾病、新生儿疾病、儿童消化系统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尤其对儿童牛奶蛋白过敏等食物过敏症、营养不良、婴幼儿喂养困难、腹泻病、新生儿黄疸、支气管肺炎等疾病有丰富的诊治经验。
彭华

彭华

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深圳市医学会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病专业学组委员、感染专业学组委员,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余年,熟悉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以及儿童保健工作,尤其擅长儿童内分泌系统疾病(矮小、性早熟等)、呼吸系统疾病、新生儿疾病的诊疗。
高萍

高萍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现为:吉林大学医学部)医疗系儿科专业,一直在三甲医院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多年,对儿科的常见病,疑难、危重症有较好的掌握,尤其擅长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哮喘)、性早熟、矮小症等诊治,包括其中的疑难杂症的诊治,曾是珠海市医学会儿科学组成员,深圳市医学会呼吸组成员,曾参加珠海市科委,深圳市卫健委科研项目,撰写论文多篇发表在临床儿科杂志,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徐颂周

徐颂周

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儿科系毕业,硕士研究生学历,副主任医师,汕大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围产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理事。近年来,承担省市级课题4项,发表外文SCI及中文儿科专业核心期刊10余篇。 擅长于超未成熟儿、超低或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精细管理、机械通气、重度窒息亚低温、窒息复苏抢救、危险性高胆红素血症交换输血、新生儿全静脉营养管理等危重症抢救与高级生命支持。带领科室开展脐动静脉置管以及新生儿肺部B超等技术。 近年来开展血管瘤诊治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根据患儿情况,带头开展儿科、皮肤科、核医学科、口腔颌面外科、介入科等多学科合作治疗血管瘤和血管畸形。  
刘瑞

刘瑞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发育行为学组委员;深圳市保健科技学会妇幼健康委员会委员;主要专科门诊有:1、高危儿门诊:主要针对早产儿及高危儿出院后复诊,关注高危儿出院后需要注意的问题,科学指导早产儿出院后的喂养、健康、发育;2、TIMP评估门诊:主要通过评估婴儿的运动控制、姿势协调及功能活动相关的运动能力对早产儿、高危儿及普通婴幼儿早期神经行为发育进行评估及预测,并可以针对评估结果制订早期干预计划,以及对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为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3、儿童保健门诊:着重儿童0~6岁定期健康体检,包括生长、发育、眼保健及运动神经及心理发育。
凌运兰

凌运兰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湖北医学院儿科系,从事儿科临床工作三十余年,对儿科多系统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儿童呼吸系统如:急性慢性咳嗽、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等,消化系统如:胃食管反流、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小儿腹泻病、食物不耐受、厌食症等,小儿传染性疾病如:猩红热、水痘、手足口病、麻疹、腮腺炎等,以及小儿皮肤病和一些疑难复杂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余秀红

余秀红

副主任医师
在三甲医院从事儿科临床及教学工作35年,先后在武汉市儿童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进修呼吸、心血管等专业,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儿科及新生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 ,尤其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呼吸道感染、肺炎、慢性咳嗽、过敏性咳嗽、过敏性鼻炎、哮喘及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患的诊治。
李健雄

李健雄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组、新生儿学组委员。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余年,熟悉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以及儿童保健工作。
生殖医学科
李长忠

李长忠

主任医师 教授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妇产中心主任,学科带头人。中国抗癌协会生育力保护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二届生育力保护分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深圳市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深圳市妇科质控中心主任,深圳市妇科专科联盟主任委员,深圳市阴道镜与宫颈病理学专委会主任委员。曾任山东省医师协会妇科微创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兼宫颈学组组长。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美国Mayo Clinic 、Johns Hopkings 医院、M.D.Anderson 癌症中心高级访问学者。擅长诊治各种妇科良恶性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擅长妇科良恶性疾病的生育力保护、恶性疾病的综合治疗。
夏曦

夏曦

主任医师
生殖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留美耶鲁大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中国医促会生殖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生殖健康专委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辅助生殖技术监测评估专委会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生殖医学与生殖伦理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生殖健康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生殖医学分会青委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和深圳市医学会生殖免疫与优生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生殖内分泌及妇产科医、教、研工作近二十年。在各种常见生殖内分泌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复发性流产、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卵巢功能减退等)及不孕症的规范化诊治方面积累了较丰富临床经验。在国内较早开展女性生育力保护的临床转化研究,承担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十余项科研课题,发表SCI论著60余篇(其中第一作20余篇),累计他引次数逾百次,研究成果曾受邀在美国生殖医学年会(ASRM)和欧洲生殖医学年会(ESHRE)进行大会发言。参编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生育力保护与生殖储备》。先后入选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和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和胡润榜•平安中国好医生、岭南名医录等。
张春晖

张春晖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医学博士、香港大学访问学者,广东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生殖医学发展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常委及学术秘书,长期从事生殖医学医教研工作,擅长个体化诊治不孕症、习惯性流产、妇科内分泌疾病(如月经失调、多囊卵巢综合症等),对难治性不孕症(如高龄、卵巢功能减退、宫腔严重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反复试管婴儿失败等患者的诊治有独特经验。主研方向是卵泡发育调控及胚胎着床机制调控。主持及参与国家及省市级课题1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深圳市科创委重点项目1项。
王竹晨

王竹晨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毕业于中山大学生殖内分泌专业,从事妇产科和生殖医学临床和相关科研教学工作20余年,擅长不孕不育和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诊治以及辅助生育技术的临床应用。擅长生殖微创手术领域。特别对复发性自然流产,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疾病,反复种植失败等制定个体化助孕方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赴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和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妇产科辅助生育中心进修。多次参加国内外生殖医学学术会议。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卫生计生系统科研项目等,以第一作者发表相关论著10余篇。
侯震晖

侯震晖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广东省生殖医学会临床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专业委员会妇产科学组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青年委员。从事生殖医学及相关工作20余年,具有扎实的生殖内分泌专业知识;在辅助生殖技术的诊疗,反复植入失败、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承担省市级课题4项,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付敏

付敏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深圳女医师协会妇产科专业委会常委,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生殖医学专委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生育力保存学会委员。2003年开始从事辅助生育临床和研究,2008年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广东省第一例卵子冷冻复苏试管婴儿的成功分娩。擅长不孕不育患者精准治疗,主攻试管婴儿、人工授精、女性生育力保存、妇科感染等。主持深圳市级课题多项,国内外发表论文20余篇,多次参加研讨会,获得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生殖医学会议优秀论文奖。
孙波澜

孙波澜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广东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PGT学组成员,广东省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遗传学分会常务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委员。从事妇科内分泌、不孕不育及生殖遗传临床工作20余年,具有丰富的不孕症及妇科内分泌疾病的临床诊治经验。擅长遗传咨询、生殖内分泌疾病、个体化超排卵方案的选择制定;精通取卵、移植、宫腔内人工授精等辅助生殖技术相关手术操作。
张秋菊

张秋菊

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2008年毕业后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工作至今。在各种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复发性流产、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卵巢功能减退等)及不孕症的规范化诊治方面积累了较丰富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各种超促排卵方案,能处理辅助生殖技术过程中的各种合并症、并发症。2016年取得了遗传咨询证书,在遗传相关疾病的解决积累了一定经验,如染色体疾病及单基因疾病的遗传咨询。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发表SCI论著数篇。现任深圳市医学会医学遗传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生育力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
宋博

宋博

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广东省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委员,广东省生殖医学会男科学组委员。从事生殖男科工作二十余年,在男性生殖内分泌、男性性功能等领域取得一定成绩,在Andrologia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著作3部,出版科普著作3部,曾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深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擅长男性不育症、性功能障碍、青春期发育障碍、男性更年期综合征、阴茎阴囊发育畸形等疾病的药物、手术治疗。
刘群龙

刘群龙

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一直从事男性不育的诊断与治疗,对男性不育的治疗及诊断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弱精子症、少精子症及无精子症的诊断与治疗,制定合理的助孕治疗方法。致力于无精子症的规范性诊治及男性生殖健康。熟练掌握显微男科技术。参与市级课题2项,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现任深圳市男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性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生殖医学分会男科专业组组员,中华医学会生育力保护与重塑学组组员。
重症医学科
黄磊

黄磊

主任医师
重症医学科负责人,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重症肾脏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危重医学专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会重症创伤专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专业常委,深圳市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重症医学专业副会长。擅长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重症胰腺炎、心肺脑复苏、ARDS、MODS等急危重症患者救治。获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奖、深圳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深圳市医管中心青年岗位能手、深圳市优秀医师等荣誉称号。
陈映群

陈映群

主任医师
重症医学主任医师,医学学士。2002年7月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从事重症医学临床工作22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掌握重症感染、脓毒症、ARDS、休克等危重病救治,掌握气管插管、经皮气管切开、呼吸机、纤支镜、CRRT、ECOM等临床技术。参与承担并完成深圳市科技局基金资助项目课题一项,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社会任职和经历: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和重症创伤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和中西医结合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16年参加第八批深圳援疆支医队奔赴新疆喀什,开展为期一年的援疆工作,被评为“第八批省市优秀援疆干部人才”。
罗华

罗华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血管健康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内科楼ICU主任。 深圳市卫生健康系统特聘岗位C类人才,主攻重症医学及肺血管病学,擅长重症感染,重症肺血管病和重症出凝血疾病等治疗。  其他任职:国际肺血管病研究院资深成员(PVRI Fellow)、Cardiovascular Diagnosis and therapy编委,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重症医学和器官支持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医院协会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工作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危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血液净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
张声

张声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教学主任,主任医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硕士研究生 美国迈阿密大学杰克逊纪念医院进修。从事重症医学临床和教学工作近二十年,对各种休克,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救治均有丰富经验。带领科室开展ECMO,重症血液净化,重症超声,气道管理等多项重要技术。 深圳市紧急救援专家、深圳市危重孕产妇专家组成员。社会任职: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重症医学与器官支持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学会呼吸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会临床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教育协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学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危重症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  
林影芯

林影芯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本硕连读7年制毕业,长期从事重症医学临床工作。2022年入选深圳市卫生健康菁英人才。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圣玛丽医院、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访问学者。BASIC、美国心脏协会BLS及ACLS课程导师。参与多项各级课题、科研及多中心临床药物及医疗器械研究项目,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多次参与专业书籍的编写工作,多次受邀在国内大型专业学术会议主持及发言。目前担任: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重症专委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器官医学与技术学会重症医学专委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重症医学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重症监护中心管理专委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重症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王雪晴

王雪晴

副主任医师
临床医学博士,生物学博士后,副主任医师。 2014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八年制,获胸心外科博士学位,2021年出博士后流动站。主攻科研方向为干细胞治疗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发表多篇SCI文章。曾有7年心血管重症临床工作经历,积累了丰富的重症循环诊疗经验。2022年入职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重症医学科,擅长常见危重症疾病的诊治,并继续深耕重症循环亚专科方向,对重症超声的应用和ECMO管理等有丰富经验。现为深圳市卫生健康系统特聘岗位D档人才,同时担任广东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会员,广东省器官医学与技术学会肝脏医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王昕欣

王昕欣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年度菁英人才青年医学人才。临床经验10余年,致力于重症医学领域的临床与研究工作,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脓毒症与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复杂、危重病情,够迅速判断并采取有效措施,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尤其擅长脓毒症、多脏器功能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器官功能支持手段的实施及监测,取得重症医学多项权威专业技能认证证书,如CCUSG重症超声、ECMO、气管镜及呼吸力学证书等。同时参与了多项临床医学课题,发表若干医学论文。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力求为每一位重症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李伟佳

李伟佳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本科毕业,广州医科大学硕士毕业。2009年毕业后入职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一直从事重症医学科专业,取得重症医学专业副主任医师职称。在专业领域上,熟练掌握重症医学科相关的技能,并且在重症感染及呼吸领域上,拥有扎实的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ICU工作中,能带组并出色地完成病人的诊疗工作,年诊疗病人在700例以上。科研方面,拥有相关领域的SCI论文数篇和专利数项,多次参与市级及国家级课题。社会任职方面,拥有多项市级以上学会委员任职。政治上,作为深圳卫健委委派的专家参与援助新疆建设一年。愿景:医者仁心,爱国爱民,用我的专业和爱心,为民服务。
黄斌

黄斌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内科学硕士。2006年至2014年在中山大学完成本科及硕士学习,2014至2016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016年入职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至今。擅长脓毒症、重症急性胰腺炎等常见急危重症疾病的诊疗。现担任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临床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第五届重症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青年委员、深圳市医学会体外循环及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第二届应急与灾难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获评深圳市优秀共产党员、深圳市先进个人。
陈晶莹

陈晶莹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1996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2007年取得哈尔滨医科大学呼吸内科硕士学位,并获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工作。2013年博士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呼吸病学专业后调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重症医学科从事临床医教研工作,擅长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诊治,尤其在重症呼吸、重症感染、重症营养、重症器官支持等领域。发表SCI等多篇文章,申报并完成多项课题。2019年于美国迈阿密杰克逊纪念医院访问学者。现任深圳市中西结合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深圳市营养协会委员,广东省器官医学与技术学会肝脏医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急诊科
范昭

范昭

主任医师
外科学硕士。现任急诊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急诊外科主任、院前急救负责人、创伤中心医疗总监,急诊医学研究生导师。主要临床方向与研究领域:严重创伤、急腹症、动物致伤(犬伤)、外科特殊感染(破伤风、创伤弧菌感染、坏死性筋膜炎)等。 主要学术任职:北京大学医学部急诊医学系成员、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后特殊感染与咬蜇伤专委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狂犬病防控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动物伤害防治专委会常委、深圳市医学会急诊医学专委会副主委、深圳市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深圳市医师协会急救复苏专委会副主委、深圳市医师协会创伤外科专委会副主委、国家卫健委“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常见动物致伤诊疗规范”编审专家。 近三年参编国家卫健委诊疗规范数项、团体标准数项,发表中英文论文及参编专著十余篇,主持急救与创伤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课题一项。  
尹路

尹路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医学统招博士。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急危重症中心、急诊科抢救区负责人,主任医师。深圳市特聘人才、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急诊分会常委,2014美国威尔危重病研究所访问学者、2017德国罗滕堡医院访问学者。 擅长重症心脑血管疾病、各类休克、心脏骤停及复苏后综合征、脓毒症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重症急性胰腺炎、严重多发创伤、重度蜂蛰伤、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肺栓塞及重症中毒等急危重症的救治。
杨莹

杨莹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教学主任。中国老年医学会急诊分会委员、广东省预防医学会中毒控制与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急诊复苏专业组委员、广东省医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中毒学组常务委员、深圳市预防医学会中毒控制专委会委员。2023年评为北京大学优秀教师,美国心脏协会BLS、ACLS培训导师,深圳市公众急救培训主讲导师。
周启棣

周启棣

主任医师
1983 年毕业于湖北医学院,此后长期投身临床一线。在心内科与神经内科领域均积累了丰富经验,2009 年起专注于急诊科工作,期间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在急危重症救治方面成果斐然。同时,持有全科医生执业证,具备全面的诊疗视角,尤其擅长疑难病诊治,以其精湛医术和多年临床沉淀,为众多患者排忧解难,守护生命健康。
熊焕宏

熊焕宏

主任医师
深圳急诊医学分会常委、深圳心肺复苏专委会常委,《中国医药》杂志审稿人。 从医40年,从事急诊急救20年,擅长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救治,临床经验丰富,成功抢救多例脑梗、脑出血及心梗患者,发表专业论文二十余篇。
袁飞雁

袁飞雁

副主任医师
从医30余年,擅长内科系统各种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对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痛风、高尿酸血症等有丰富的诊疗经验。
舒平

舒平

主任医师
硕士。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26年余,2013年晋升主任医师,曾广州医科大学一附院工作,调入北大深圳医院急诊科工作至今,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较为熟练,对各种内科急危重症救治如各种心脑血管急危重症、各种器官急性衰竭较熟练掌握,对哮喘危重症较为擅长,对大内科疑难病症的鉴别也有一定的经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专著一部,主持完成市级课题2项。
朱思奇

朱思奇

副主任医师
主要方向是疑难危重病抢救、心肺复苏研究等,参与实施ECMO等新技术的急诊应用,年诊治9000余人次。熟悉掌握急诊科常见病、危重病的诊治,擅长于急性心血管病、急性脑血管病、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慢性呼吸衰竭、急性中毒等疾病的诊治。曾到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美国迈阿密医学院附属杰克逊纪念医院进修。 广东省医院协会品管圈管理专业委员会秘书;广东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胸痛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医务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胸痛中心协会基层分会第一届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社会急救专业组委员;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秘书;深圳市医学会第二届应急与灾难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急救复苏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院协会急诊急救分会委员。
龙文汀

龙文汀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内科学硕士。广东省预防医学会中毒控制与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深圳市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理事,深圳市公众急救培训辅训师,深港医学中心急诊专培导师,华山医院感染病高级研修中心访问学者 毕业后一直在临床一线,长期从事内科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工作,2014年开始专注于急诊急救,同时持有全科医生执业证,具备全面的诊疗视角,擅长感染性疾病、疑难病诊治及急危重症抢救,工作经验丰富。
吴定宇

吴定宇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擅长创伤引起的头皮,额头、面部及上肢、下肢软组织裂口美容缝合,手足部创伤引起的伸肌腱损伤修复。擅长肩关节、肘关节、手指足趾关节脱位的复位术。擅长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术。擅长手指、足趾甲沟炎的治疗及顽固性甲沟炎的甲床成型术治疗。对猫狗咬伤抓伤引起感染性伤口处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外科急腹症如肝胆急症、肾绞痛、肾盂肾炎、急性阑尾炎、泌尿道急性炎症、创伤急腹症等有丰富的诊疗经验。为广东省卫生信息网络协会智慧急诊与复苏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创伤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深圳市医学会第一届医学模拟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多次被评为“深圳市卫生健康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 优秀教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优秀医师、优秀技能带教老师。
陈启明

陈启明

副主任医师
硕士。急诊外科门诊接诊、抢救室病人救治、留观区病人管理等工作。每年的急诊病人9000人次左右,尤其擅长急诊创伤、外科感染、各种疼痛、包括急腹症等病种的诊治。
特诊门诊国际医疗部
蓝薇

蓝薇

主任医师
蓝薇,特诊门诊主任,留美硕士。连续两年获“平安好医生”奖,从事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二十年。擅长“精细化糖尿病及肥胖管理”及其它代谢性疾病(如痛风、高脂血症),和甲状腺、肾上腺、垂体等内分泌疾病。现任中国老年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体重管理和减肥学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在省部级以上期刊上发表重要论文20余篇,及糖尿病科普书籍一部《糖尿病饮食宜忌》。曾参与及主持承担部级、市级科研项目多项。现为深圳市“市民健康大讲堂百名专家团、健康教育科普专家团”专家委员,曾荣获市级年度优秀健教奖。多次为凤凰卫视,深圳电台、电视台录制科普节目。
韩燕妮

韩燕妮

主任医师
从事超声诊断、科研、教学20年,超声诊断技术全面,擅长腹部、浅表器官、血管疑难疾病的超声诊断,擅长腹部脏器,小器官及血管的超声造影诊断以及胃肠超声造影。参与麦默通手术近千台。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参与完成科研课题数项。
于波

于波

主任医师 教授
作为学科带头人,组建深圳市皮肤疾病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带领团队先后获得市级、省级重点学科、深圳市品牌学科、领先学科、深圳市皮肤病学医疗质量与控制中心以及深圳市政府“三名工程”项目,2018年,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皮肤科获深圳市“十二五”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皮肤病学)单学科排名第一名。近5年主持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两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深圳市级科技项目4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2016年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深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2017年获得深圳市卫生健康“十大杰出贡献者”称号;2018年入选“深圳好医生”30强;2018年获得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2019年获得深圳市领军人才称号。学术兼职: 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常委 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注射美容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整形与美容协会激光美容分会常委  中华预防医学会皮肤病与性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皮肤病分会委员
张明

张明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营养科主任,营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 主任医师,美国抗衰老协会(A4M)会员,世界华人医师协会临床营养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常务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营养医师分会会长,深圳市营养师协会副会长,深圳市营养学会临床营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院管理者协会整合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临床营养杂志通讯编委,2008年-2009年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肠移植中心和减肥中心,师从美国著名营养学Laura Materas教授学习脏器移植病人的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和肥胖以及严重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管理。发表论文30余篇,sci论文4篇,主编论著2部,参编论著4部,承担省市级课题多项,获地厅级科技进步奖两项。重点研究和擅长:危重复杂疾病和严重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支持,神经性厌食和贪食症,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不育,妊娠糖尿病,更年期综合症,慢性疲劳综合症,严重腹泻与便秘,胃肠道功能癌放化疗,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等疾病的营养管理。
刘吉奎

刘吉奎

主任医师
本科、硕士和博士均毕业于陆军军医大学(原第三军医大学),并留校在附属西南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工作20年,2008年人才引进来北大医院工作,担任学科带头人科室主任16年。从医近4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种复杂肝切除治疗肝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和壶腹癌、胆管和胰管结石合并狭窄的内镜微创治疗、重症胰腺炎的综合治疗、腹膜后巨大肿瘤的切除治疗等技术,得到了广大病患的广泛好评,联系两年荣获健康160年度好医生称号。
韦伟

韦伟

主任医师 教授
医学博士,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主任医师。 擅长乳腺癌和甲状腺癌的早期与规范诊断,手术和综合治疗。在广东省率先开展了“腔镜乳腺癌整形手术”、“经胸乳、口腔前庭甲状腺肿瘤手术”等。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乳腺外科专家工作组委员;国家卫健委乳腺癌单病种诊疗能力提升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乳腺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医师委员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腺疾病委员会常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普通外科学分会常委。 先后承担国家级、省市级15项科研课题,发表中英文文章138篇。
邓远飞

邓远飞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特诊中心主任、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东省分中心主任、深圳市“三名工程”(北京宣武医院)中国帕金森病联盟主席陈彪教授团队依托科室负责人。曾多次在欧美、日本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医学院校及医院进修和访学,擅长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痴呆、肌张力障碍与肉毒毒素、睡眠障碍和老年高血压、老年共病等诊治。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内科专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肌电与神经生理学组委员、广东省帕金森和运动障碍疾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老年医学分会会长。主持国家及省市医学科研基金多项、在国内外核心杂志发表医学论著60余篇、参编医学专著6部。
王青

王青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从事肾内科临床工作30年,临床和教学经验丰富。临床主要研究方向为:腹膜透析,继发性肾病。 擅长诊治处理复杂性尿路感染、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熟练掌握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 现任中华医学会深圳分会肾脏病学会委员, 深圳医师协会理事。主持和参加市级以上课题6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王纯

王纯

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近20年,擅长对心肌炎、心肌病等疾病的诊治,擅长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的心内电生理检查术、射频消融术。对进行冠脉造影、经皮冠脉球囊扩张术(PTCA)及起搏器安置等心脏介入治疗有较丰富的经验。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参编医学专著8部。
张少敏

张少敏

主任医师
张少敏 特诊门诊心内科,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心血管内科专业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近40年,熟练掌握各种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方法,尤其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各种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肌病,慢性心衰,高脂血症等疾病的诊治及危重,疑难病症的救治;在长期临床医疗工作中,成功地解决了一些复杂危重病人的诊治难点,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心血管专业疾病的诊治有较深的造诣。曾参与和主持承担了省市级科研课题多项;担任专业杂志编委。在国家级,省级
张季声

张季声

主任医师
张季声,男,特诊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从事神经内科专业工作30多年,从1999年起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工作至今。熟练掌握脑血管病、颅内感染、脊髓疾病、癫痫、颞额叶痴呆及周围神经病的诊断和治疗,对神经系统疑难疾病有一定的研究,擅长治疗头痛、失眠、面瘫,精通抑郁症、焦虑症和恐惧症的药物治疗。现任深圳市医疗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参加科研项目3项,发表专业论文多篇。 
王亚美

王亚美

主任医师
王亚美 皮肤及性病主任医师, 从事皮肤病性病临床诊疗工作,临床教学工作30余年。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治疗过敏性疾病、面部痤疮及毁容性皮肤病、慢性难治性皮肤病、白癜风、皮肤年轻化(微整形)等方面有优势。曾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四届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真菌学会委员,美容学组委员,参与《皮肤病临床诊断学》的编写,发表学术论文近30片
曾君望

曾君望

主任医师
教授,从事临床医疗工作40年,擅长治疗中医疑难杂症尤其对顽固性咳喘、消化道疾病、头痛、高血压病、冠心病、前列腺炎、风湿性关节炎、肿瘤及多种慢性虚弱性疾病疗效显著,对妇科之月经失调、崩漏、带下病及儿科之脾胃病等治疗经验亦丰。发表论文20余篇,中医著作6部,主审全国统编教材1部。   The clinical medical treatment work in 40 years, is good at treating intractable diseases especially TCM in treating cough and asthma,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 headache, hypertensio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rostatitis, rheumatoid arthritis, tumors and many chronic diseases of weak curative effect is distinct, the menstrual disorder of gynecology, uterine bleeding and pediatric disease, down to the disease of spleen and stomach of treatment experience also abundant. Published paper 20, TCM works six movies, the referee the teaching material of 1 uniformity dates.特诊预约
王晓京

王晓京

主任医师
留学美国临床心理学硕士。从事精神病学专业、临床心理学专业近20年,对于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有丰富经验。擅长精神分析疗法、认知行为治疗、个人中心疗法等。特别对集体心理治疗有心得体会,重视医患关系的处理。深圳心理卫生学会委员。主编《精神医学基础发展心理学》发表论文多篇,深圳电台心理咨询节目嘉宾主持。
熊宇

熊宇

主任医师
熊宇,主任医师、副教授。从事呼吸内科及肿瘤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7年,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厅级课题2项,参与卫生部和省级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现为CSCO肿瘤光诊断与光动力治疗协作组委员、广州市抗癌协会委员、深圳市介入放射专业委员会委员。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介入门诊9点-12点 周四下午特诊门诊
李思特

李思特

主任医师
青春期情绪问题、行为问题,以及父母指导。成人情绪障碍,如抑郁、焦虑、强迫。
代群峰

代群峰

主任医师
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现西安交通大学)临床医疗系,曾在三甲医院从事内科临床教学工作30余年,擅长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甲状腺、肾上腺、糖尿病、痛风、脂代谢紊乱、溃疡病、肝硬化、肝昏迷、急性胰腺炎、上消化道出血等常见病及疑难危重病的诊断、抢救及处理,在国内外医疗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李伏娥

李伏娥

主任医师
国际医疗部--特诊门诊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内科临床工作35年。在胃肠和肝胆胰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慢性便秘、炎症性肠病、胆囊炎、胰腺炎、脂肪肝、消化道肿瘤等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研究方向:胃肠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参与完成国家级课题:Cx基因与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主持和承担市科技局课题:胃癌演变过程E-CD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研究。承担北大内科学教学工作9年。深圳市消化学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消化分会脂肪肝学组成员。获得省科技进步奖1项,发表论文20余篇。
郭强

郭强

主任医师
郭强 神经外科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外科学系委员,神经外科学系教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神经肿瘤学组成员;深圳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脑肿瘤学组副组长,功能神经外科学组副组长;深圳市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深圳市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理事;深圳市医学会显微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罕见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罕少疾病杂志》编委。    1982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医学院,后长期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外科(江苏省两个神经外科重点专科之一)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1999年调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组建神经外科。在脑肿瘤、脊髓肿瘤、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性疾病、神经功能性疾病诊断与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妇科内镜,子宫出血,宫颈病变,妇科肿瘤,尿失禁颅脑外伤急性期,恢复期,康复期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高压氧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一氧化碳中毒,脑血管疾病擅长各类颅内脑胶质瘤、脑膜瘤(鞍结节脑膜瘤、蝶骨脊脑膜瘤、桥小脑角脑膜瘤、镰旁窦旁脑膜瘤、小脑幕脑膜瘤、嗅沟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脑室内肿瘤、颅咽管瘤、脊髓肿瘤、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擅长面肌痉挛(面肌抽搐) 、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手术及综合治疗;擅长脑积水、高血压脑出血、复杂性颅脑外伤的手术治疗。在神经外科危重病人综合救治方面有独到之处。应用脑立体定向仪可进行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穿刺抽吸、脑深部肿瘤活检、颅内异物取出等手术。在国家级、省级医学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著作1部。1994年获江苏省科技成果1项。《CT引导的三叉神经定向仪研制与临床应用》科研课题,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明专利1项。    
韩亚琴

韩亚琴

主任医师
专家简介: 多年来工作在三甲医院,从事超声及心电诊断工作近30年,1998年被省卫生厅评定为省级学科骨干。擅长小器官、腹部及多种学科、多种脏器肿瘤超声诊断;擅长心脏彩超诊断,对较复杂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能够作出正确诊断;擅长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擅长妇产科各种常见病,少见病及各种胎儿畸形超声诊断;掌握眼科疾病的超声诊断。率先开展介入超声的诊断及治疗,以及造影剂在超声各领域的应用。曾获介入超声省级新技术奖两项,发表及国内及省级学术论文近30余篇。  
罗琼

罗琼

主任医师
肾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从事肾内科临床、教学工作30余年,擅长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急进性肾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系统性小血管炎等),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以及肾小管间质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熟练掌握肾活检和肾脏病理分析。曾在美国从事肾病领域研究2年半。参与了IgA肾病、急性肾损伤和腹膜溶质转运等多项国际多中心课题研究,并主持多项市级科研课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现任广东省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委员、深圳市肾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肾病医师分会副会长、深圳市医学会理事、深圳市医师学会常务理事。
邓玉清

邓玉清

主任医师
邓玉清,女,医学硕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深圳市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委员,深圳市急危重症孕产妇抢救专家组成员。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科研21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曾赴瑞典Karolinska 大学附属医院和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研修围产医学和产前诊断。擅长病理妊娠、高危孕产妇的诊疗管理及产前诊断工作。主持和参与市级科研项目4个,发表专业论著20余篇,参编医学著作1部。目前门诊出诊每周1天,预约挂号请注意:周四上午产前咨询,下午产科高危门诊。
熊祖应

熊祖应

主任医师
从医35年,主要从事内科肾脏病学临床及科研教学工作。擅长各种原发及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急性和慢性肾衰竭的处理等。特别是对于膜性肾病、狼疮性肾炎、系统性小血管炎等处理颇有经验。
张红宇

张红宇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从事血液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对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肝脾肿大,不明原因的贫血及血细胞增多或者减少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积累了多年的经验。擅长于造血系统肿瘤(如淋巴瘤、各种急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对难治性淋巴系统肿瘤的规范化诊断、对高危患者的治疗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应用、包括细胞免疫治疗治疗难治髓系白血病及淋巴瘤,曾在日本东京癌研有明病院学习难治淋巴瘤治疗新策略,现为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深圳市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王宁

王宁

主任医师
特诊门诊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医疗工作三十五年。擅长:熟练掌握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尤其脑血管病(脑卒中)筛查及三级预防(包括预防脑血管病复发)、头痛、头晕、面瘫、认知障碍、痴呆、失眠、焦虑、抑郁等的诊断、鉴别诊断及规范化治疗。任《中华误诊学杂志》等多家医学专业杂志编委。曾主持及荣获省级科研成果奖三等奖。参编医学专著多部。在国内核心杂志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王汐

王汐

主任医师
从事临床一线工作近40年,对于多种老年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高血压、脑梗塞、腰背痛、头晕等并存,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的多种慢性疾病缠身,久治不愈,心神不安,服药疗效不佳者,提供药物合理性搭配以及整体风险评估,指导慢病康复。
张帆

张帆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科主任 从事内分泌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现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分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副主任委员。安徽医科大学、汕头大学医学院硕士生导师。曾到美国哈佛医学院Joslin糖尿病中心进修学习。擅长内分泌科糖尿病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性腺疾病及骨代谢疾病的诊疗,在内分泌科基础与临床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完成省、市级科研课题10余项,撰写医学论文30余篇,参编专著多部,并多次科研获奖。
王朝东

王朝东

主任医师
深圳市三名工程专家:科研课题1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级6项,作为骨干参与北京市科委、863课题各1项。   科技成果:   1、 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预警和干预研究,2015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 多发性硬化的临床和遗传学研究与应用,2011年度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3、 免疫相关GTP酶家族成员IRGM1在多发性硬化及脑血管疾病中的多重调节机制,2014年度福建三明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科研论文:50余篇,SCI收录28篇(总IF>120,引用300余次)   代表性论文:   1. Wang C,Xu Y,Feng X,et al. Linkage analysis and whole-exome sequencing exclude extra mutations responsible for the parkinsonian phenotype of SCA2. Neurobiology of Aging. 2015 Jan;36(1):545.e1-7.
叶华

叶华

主任医师
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内科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从事风湿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及免疫治疗。目前为北京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免疫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朱珍宏

朱珍宏

主任医师
深圳市三名工程专家:朱珍宏,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擅长复杂四肢骨折,尤其关节周围骨折:膝、踝、肘、肩关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发表论文20余篇,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2013年作为参与者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7年获得援滇帮扶优秀医疗队队长。参编专业著作3本。 2017年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骨关节科成功引进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团队,依托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的骨科技术和领导地位,开展疑难复杂病例共同探讨、联合开展高难度手术、科研信息共享、联合攻关等项目。
苏茵

苏茵

主任医师
深圳市三名工程专家:苏茵 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风湿免疫学系副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学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风湿病杂志》及《医学参考报•风湿病频道》编委。目前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以及多项北京市自然基金的负责人,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研究。主编或参编风湿病学术专著20余部;先后在Clinical Immunology、lupus、Clin Dev Immunol、PLoS One、中华医学英文版以及中华风湿病杂志等风湿专业性杂志上发表中英文论著60余篇,其中SCI收录15篇。曾获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人才奖励计划奖,并先后参与获得“华夏科技奖”一等奖; “中华医学科技奖”贰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连续两年获得《中华风湿病杂志》优秀论文二、三等奖。
彭毅

彭毅

主任医师
普通外科主任、普通外科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国内最早从事腹腔镜外科工作的人员之一,开展了多项属国内首创的腔镜手术,其中5项分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在深圳率先开展了数十项腹腔镜术式,能对80多种疾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多脏器、多系统疾病能同时一次性用腹腔镜技术处理。担任《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常务编委,深圳微创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发表论文30多篇,编著书籍4部。
辛风

辛风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骨外科主任医师,从事骨外科的临床工作,具有近30年骨外科诊疗的专科经验,曾先后留学澳大利亚、日本及中国香港等国家及地区。专业范畴包括运动系统的创伤、退行性骨病、代谢性骨病及肿瘤。擅长于各种人工关节的置换手术、骨质疏松的诊治、脊柱脊髓损伤的综合管理及与骨科有关的康复治疗。
龙光辉

龙光辉

主任医师
龙光辉,科室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从事普外与肝胆外科工作33年。曾经先后赴日本京都大学、东京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以及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浙江大学等国内、外著名的医院学习各种先进肝胆外科技术。擅长肝胆、胰腺外科领域内各种常见病及肿瘤的手术与综合治疗,已成功完成各种复杂性肝脏、胰腺肿瘤及复杂胆道手术千余例。微创外科手术技术娴熟。主持深圳市攻关课题及其他国家、省、市课题多项,获国家教委三等奖。发表SCI论文3篇,其他各级学术期刊学术论文28篇,参与3部学术专著的编写。
申东兰

申东兰

主任医师
申东兰;女;主任医师;从事肿瘤内科临床及教学科研26年;多次赴日本、美国研修交流;擅长各种恶性肿瘤的诊断和化疗、应用单克隆抗体等分子生物学水平的耙向治疗及综合治疗技术;诊治肺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胃癌、卵巢癌、大肠癌、肾癌及前列腺癌等各种恶性肿瘤。掌握病人自身的免疫细胞体外培养和扩增;再回输于病人的过继治疗技术。开展CT或B超引导下肿瘤活检术及瘤体内局部注药治疗、无创性化疗药物敏感性试验等。现任广东省肿瘤姑息治疗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分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市抗癌协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肿瘤学深圳分会副主任委员。获科技奖2项、国际国内发表论文30余篇。
刘健

刘健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主任医师。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近30年,擅长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和对VIP人群的健康管理。尤其对消化性溃疡、功能性胃肠病、脂肪肝及消化道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作为课题负责和主研人员完成了深圳市“TNF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的关系”的研究。现任深圳市医学会第一届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被深圳市医学会聘为深圳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发表国家级专业论文数篇
张俊廷

张俊廷

主任医师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家政府津贴专家,2004年荣获全国和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2009年被北京市卫生局系统评选为“首都十大健康卫士”,2010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目前每年完成各种脑干及颅底复杂疑难肿瘤显微手术500余例,治疗水平在肿瘤的数量、全切率及术后疗效上,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作为主要技术骨干承担了王忠诚院士领导的“脊髓髓内肿瘤和脑干肿瘤”这一开创性攻关项目。参阅了大量文献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从手术入路、显微手术操作技巧、神经功能保护到手术后病人的康复,总结出一整套的治疗常规和易于推广的临床经验。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治疗脑干肿瘤的同时重点就颅底肿瘤展开深入研究。其领导的课题组在国际上首创双骨瓣乙状窦前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首创经双额扩展入路切除蝶窦区及上斜坡肿瘤的治疗方法、首先开展了改良耳前颞下入路切除上斜坡、鞍旁及海绵窦肿瘤。迄今为止,张俊廷主任及其团队手术治疗的近千例岩斜区脑膜瘤已成为全世界单中心最大一组病例。通过大量的临床经验张俊廷主任总结出分离肿瘤、保护脑组织及神经功能的措施,减少手术的副损伤,使颅底肿瘤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吴震

吴震

主任医师
现任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北美颅底外科协会委员,亚太颅底外科协会专家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肿瘤学组副组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颅底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肿瘤学组委员。 副主编:《颅底及脑干肿瘤外科手术图谱》-科学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研究项目《脑深部肿瘤显微外科治疗及相关基础研究》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06-12),北京市科委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8-12),首都职工科技创新成果奖(2010-10);《岩斜区脑膜瘤分型及手术入路选择研究》获得,医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12-10)。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发表论著20篇以上;以责任作者身份在SCI收录期刊发表临床论著15篇以上,累及影响因子大于20分以上。
李玉慧

李玉慧

主任医师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北大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2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获批发明专利1项。目前发表中英文论著20余篇,分别刊登在《Arthritis Res& Ther》、《J Rheumatol》、《Rheumatology》等杂志。主编《与“狼”共舞》;参与《凯利风湿病学第八版》的翻译工作。2015年获得北京市青年教师授课比赛一等奖;北京大学青教赛一等奖; 2016年获得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奖。2018年获得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科技新星”。目前担任《Clin Rheum》《Int J Rheum Dis》杂志审稿人,《中华临床免疫与风湿病》杂志通讯编委。
张长青

张长青

主任医师
张长青,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张长青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上海市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四肢显微外科研究所所长。亚太重建显微外科主席,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创伤学组副组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分会创伤学组组长;担任《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副主委、《国际骨科学杂志》主编、《上海医学》副主编、JBJS(Br)特邀审稿专家等多个杂志编委。承担并完成国家重点项目及市级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SCI论文87篇,主编专著12部、主译专著5部。研究成果先后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2012)、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2008)、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次(2005,2007)、上海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次(2013,2010,2005)、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2次(2010,2004)。2006年以来先后入选全国劳模、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卫生部中青年优秀专家、上海市“十佳”医生等殊荣。
袁忠治

袁忠治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骨脊柱外科主任医师,博士后。先后留学德国和美国八年,主要从事骨科临床工作和骨质疏松症基础研究,发表SCI医学论文多篇。现任深圳市医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专家库专家,为国际华人骨研学会创始会员。擅长颈椎病、腰椎退行性疾病、脊柱创伤、骨质疏松症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擅长中老年健康管理。
邹大进

邹大进

主任医师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医学院肥胖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市甲状腺疾病研究中心主任。 2017年首届国之名医。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医师分会第一至第四届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肥胖专业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第六、七、八届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肥胖学组首任组长,《中华糖尿病杂志》第二、第三届副主编,《上海医学》第六届副主编,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内分泌科前任主任(1999-2013)。 现任:上海市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前任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曾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等。 主编专著有:《实用肥胖病学》《你能战胜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防治》《糖尿病与高血压防治新策略》等。 研究方向:肥胖与逆转2型糖尿病
陈彪

陈彪

主任医师
深圳市三名工程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医学部主任、神经内科副主任、神经生物研究室主任、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老年病学系主任、北京脑重大研究院帕金森病研究所所长、帕金森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同时兼任教育部神经变性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老年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病学组副组长等职。在美国帕金森病研究所工作10年后,于2000年应人事部邀请全职回国工作,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基础、临床及转化医学研究。开设帕金森病专病门诊,诊治病人数万人次,建立了世界最大的帕金森病临床资料和样本库和国内最大的帕金森病临床诊疗中心,通过网络医疗、远程医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手段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疾病的全程管理。在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的遗传易感基因、早期预警和诊断之生物标识物、灵长类动物疾病模型以及神经保护药物研发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项目、重大新药创制计划、973子课题、科技部支撑计划和行业基金等30余项科研课题,并获多项美国福克斯(MJFOX)基金会资助课题。建立和领导了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PD诊疗中心,在P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新型生物标记物发现与转化、早期诊断、早期预警、个体化干预和全程管理模式等关键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原创性成果,并参与制定国际PD相关诊断标准。共发表SCI文章250余篇,他引总次数达到7500多次;发表统计源期刊论文340余篇,他引总次数达到3600多次,谷歌H指数44。授权牵头和参与发明专利15个,4个已转让,并先后带领团队获得2015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6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在推动和提升我国PD领域的研究、防治和管理水平做出了杰出贡献,是国际、国内公认的PD领域学术带头人和行业引领者。同时,本人在老年医学领域所开展的系列工作对于我国老年医学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性作用,为探索老龄化社会和新医改背景下医学发展新模式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宏云

李宏云

主任医师
深圳市三名工程专家:中国骨科医师协会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兼秘书 上海市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物理学会医学物理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微创学组委员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编委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编委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审稿人 亚太膝关节-关节镜-运动医学学会(APKASS)会员 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会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会员
马喆

马喆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从事妇产科临床一线工作二十多年。广东省女医师协会盆底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生殖健康多学科分会委员会委员。 科研成果: 发表国家级及核心期刊论文十多篇,撰写省级科研课题及市级科研课题多项,均已顺利结题,如《miR-221/222基因、ERα、胶原蛋白在阴道前壁膨出患者阴道壁中的表达》。2013年以主要研究人员完成的《仿生物理学疗法防治女性盆底疾病的临床研究》获深圳市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称号;以主要完成人参与的《低频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肉锻炼对产后女性盆底肌力减退治疗的疗效评价》获得2016年度深圳市科技进步奖。
刘克菊

刘克菊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博士毕业,从事心理卫生工作20多年。
张德胜

张德胜

副主任医师
专家简介: 从事超声诊断工作十余年,熟练掌握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浅表及小器官、妇产科、外周血管等全身各器官多 种病变的超声诊断和介入超声穿刺诊断及治疗技术,尤其在小器官(甲状腺、乳腺)等各系统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 浙及介入超声等领域有专长,在深圳地区率先开展了涵盖多学科的几十项超声引导下穿刺诊断和治疗新技术。申报 发明专利1项,参编著作2部,主持及参与省市级科研课题5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十余篇。
王子奇

王子奇

副主任医师
特诊门诊口腔科 副主任医师,从事口腔临床工作、科研、教学三十年,对口腔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断积累了经验,以微创技术应用于临床,擅长各种阻生、困难牙的拔出,齿槽外科方面有独特造诣,在龋齿、牙体牙髓病诊断、修复治疗方面有一定建树,发表论文数篇。
杨岩

杨岩

副主任医师
特诊门诊康复科 副主任医师,从事创伤、骨关节和软组织疾病的理疗及中医推拿工作40余年,擅长中医推拿治疗骨伤、运动创伤及软组织损伤。并精通理疗、针灸。曾任深圳平安足球队队医,随运动员出访多国,尤其对颈、腿痛以及运动创伤有独到的治疗经验。
彭尧书

彭尧书

副主任医师
系中国百年百名著名中医学家刘炳凡教授之关门弟子(硕士), 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靳三针疗法”创始人靳瑞先生嫡传弟子(博士)。 现任中国名医名院发展委员会首席专家, 中国康复医学会全国委员, 广东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 深圳市委组织部麒麟山干部疗养院国医馆首任馆长, 深圳市中西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香港理工大学客座中医学教授。 家学渊源(始自清•道光年间), 自1986年始行医于长沙(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屡起沉疴, 医名远播, 多次应邀赴京为中央及军队首长把脉问诊。
体检科
蔡永江

蔡永江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 深圳市医院协会健康管理与促进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慢病评估学组委员,健康教育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理事;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健康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学会健康管理学专委会副主委;深圳市健康管理学会副会长;深圳市健康体检管理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从事健康体检及健康管理工作近20年,致力于健康早筛查、早评估、早干预,以及健康促进、疾病预防为核心的健康管理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互联网健康体系的构建;主持和参与国家省市多项课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邵进

邵进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临床医疗工作30余年,对健康管理(包括体检后报告解读),慢性病管理及内科肾脏疾病的诊治经验较丰富。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5项,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专著3部,在中华肾脏病杂志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陈晓红

陈晓红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健康管理中心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健康体检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健康管理分会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健康管理与慢病康复分会常务理事,深圳市医学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深圳市医院协会健康管理与促进分会秘书。主要研究方向为健康体检、评估、干预,健康监护及创新高质量发展健康管理新模式,目前参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课题 “5G+健康管理服务应用试点项目”和深圳市发改委“立足双区,构建5G+智慧医疗健康服务平台”项目的实施,发表专业论文多篇,其中SCI论文4篇。
王少彬

王少彬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主任医师。 国家卫健委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肿瘤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分子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抗癌协会肿瘤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食药促进会细胞医药分会常务委员、深圳市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委员。 具备内科学及全科医学双执业资格。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汕头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高校附属三甲医院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年。擅长专业领域:呼吸科、 肿瘤科、肿瘤介入、生物细胞治疗、全科医学。近8年,致力于“早诊、早防、早治的全周期健康管理”工作。以体检为入口,进行体检前个性化方案设计、健康状况评估、报告解读及疾病早期干预,重点开展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肿瘤等内科常见疾病的筛查、预防、慢病管理工作。在肿瘤方面,重点在早诊、早治,并导入微创治疗与生物细胞治疗等前沿技术。 先后承担及参与国家、部(省))、厅级课题16项;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SCI论文20多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厅级科技 进步奖1项。能熟练运用普通话、粤语、潮州话、客家话进行沟通,常用外语英语。  
张永建

张永建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岭南名医、国家级健康管理师 美国国际家庭医学教育联盟特聘讲师,深圳市卫生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顾问、兼职教授。美国贝勒医学院、美国罗文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香港访问学者;深圳市、区十佳医务工作者、好医生、劳动模范。深圳市高级家庭医生考评、认证专家;全科医生、规培学员、全科转岗、适宜技术及广东省家庭医生师资等教学培训考核专家。从事临床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35年,其中消化科临床工作17年,全科及健康管理工作18年余。擅长内外妇儿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擅长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预防管理;擅长饮食、运动、心理等生活方式管理;擅长体检项目的设计、报告的解读、异常结果的管理等。
莫文华

莫文华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全科医学主任医师;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美国贝勒医学院访问学者;中华航海医学会南海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全科医学会委员、深圳市全科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家庭医师协会副会长、深圳市家庭医生认证官;深圳市十佳医务工作者。 从事心血管内科和全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心血管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与全程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坚持以人为中心,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照顾,将个体与群体健康照顾、防和治有机地融为一体。  
吕桂清

吕桂清

主任医师
健康管理中心内科主任医师、主检医师。深圳市医院协会健康管理分会与促进分会委员。在三甲综合医院从事内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三十余年,擅长于肾内科、老年病学的常见疾病及危重疾病的诊治和抢救,在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尿路感染、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诊断和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健康管理中心从事体检报告的主检及审核工作,擅长综合分析体检报告给出准确的综述建议,及早发现重要异常结果及早期诊断相关疾病,指导体检者做好常见病、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在体检套餐设计、体检异常结果分析、检后咨询及检后健康管理等方面具备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
段学燕

段学燕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全科医学专业委员常委;中国老年保健学会家庭医生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副会长;深圳市医师协会基层医师分会副会长。先后于美国贝勒医学院、英国伯明翰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华西医科大学进修学习。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文章8篇;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教材《全科医生临床实践(第二版)》及《社区常见健康问题》;参与《中国成人血脂异常社区防治管理专家共识》《基层2型糖尿病胰岛素应用专家共识》的撰写工作。擅长于肿瘤疾病及全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邵桂霞

邵桂霞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新疆医科大学医疗系。从事普内科临床工作,熟练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病人的救治。能对疑难杂症及时进行多学科讨论制定诊疗方案,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受到体检者一致好评,多次被评先进。积极参加院内院外教育培训及科研项目,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参加深圳市科研课题两项,在国家级;省级杂志发表论文七篇。  
磨雪山

磨雪山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擅长中西医结合诊疗多种急症,如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心衰、呼衰等,对仲景医学、经络疗法研究有相当深度。从医三十余年,急救技术娴熟,成功抢救多例垂死危重病人,收到医院和病人表扬多次。多年丰富临床经验融入体检科工作,非常有效解决体检者的困扰。给予体检者一些简易、操作方便、行之有效的预防保健方法,受到体检者满意评价。发表省级、国家级论文10余篇,参与课题研究多个,多次评为“先进个人” 。
李小玲

李小玲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部,深圳市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委员。具备普外科及全科医学双执业资格。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等高校附属三甲医院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擅长乳腺、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从事外科体检工作多年,致力于“早筛查、早评估、早干预”的全周期健康管理工作。主持和参与市级课题两项,在国家级、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
张晓伟

张晓伟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副主任中医师,广东省医师协会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委员,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十余年,对内科常见脾胃病、肝病、心脑血管疾病及情志病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4项,参与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科研专项等科研课题11项,发表学术论文30篇,论著4部,获厅级科技进步奖一项。近年来主要从事“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工作,善于以中西医结合手段进行疾病防治及健康管理工作。
赵征

赵征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1982年就读于内蒙古医科大学医学专业,五年全日制,学士学位,1987年7月毕业。同年八月,就职于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包头钢铁公司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任住院医师,94年任主治医师,2000年任副主任医师。2006年,入职,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工作至2021年4月退休。2021年七月,就职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体检中心至今,主要负责耳鼻咽喉的体检工作。能够胜任耳鼻喉科的常见病,疑难病和各种常规手术的工作。
邓理真

邓理真

副主任医师
眼、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1981年毕业于赣南医学院医疗专业。曾在北京医院整形科、哈尔滨医科大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喉科、深圳眼科医院进修学习。发表医学论文多篇。从事眼、耳鼻喉专科工作40余年,曾就职于深圳市人民医院体检科,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体检科、华为门诊部等单位,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掌握了较全面的临床体检技术,每年体检量达3万多人次。
郑重

郑重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在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从事内科临床教学工作四十年,临床经验丰富。近年从事全科医学专业临床和健康管理工作。擅长心血管内科、风湿免疫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和常见慢性病的健康管理。
蓝天

蓝天

副主任医师
外科副主任医师,从事外科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甲状腺乳腺外科、肝胆胃肠外科、疝外科、泌尿外科的手术及治疗,经验丰富,解决本专业复杂问题能力强。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获市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一项。
麻醉科
罗涛

罗涛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麻醉科科主任,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生理药理学及University of Maryland麻醉学博士后,北京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麻醉、教学、科研工作二十余年,能熟练实施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麻醉及围术期治疗。 主要研究方向: 麻醉与脑科学。1999年至今先后多次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研究,发表J Neurosci., Anesthesiology等SCI收录学术论文40余篇。 主要学术任职: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麻醉医学装备学组委员,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围术期基础与转化医学分会常委,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围术期器官保护分会常委, 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常委, 深圳市医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深圳市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深圳市医院协会麻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先后入选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次、深圳市实用型临床医学人才。
郑利民

郑利民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麻醉科前任主任。 担任多届深圳麻醉学会主任委员、广东省麻醉医师协会和广东省疼痛学会副主任委员兼癌痛治疗学组、无痛诊疗学组组长等。1991年至1992年由中华医学会选送至日本冈山大学麻醉与复苏科(日本临床麻醉学会事务局)留学,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中华医学会选送至发达国家学习临床麻醉的第一批中国医生。 专业特长是疑难、罕少见疾病的麻醉,主编的《少见病的麻醉》(第一、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和学术价值。主持制定的多项麻醉管理规范和技术流程,现已被深圳市多家大型医院采用。
吴新海

吴新海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医学博士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任医师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者 深圳市菁英人才 医疗特长: 老年和急危重患者的麻醉管理;困难气道的处理;超声引导下的各类神经阻滞技术 研究方向: 麻醉管理与手术患者预后;多模式镇痛与围术期患者快速康复 学术任职: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麻醉与镇痛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气道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医院协会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管理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会气道管理医联体委员 深圳市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常委委员 深圳市医师协会麻醉学分会常务理事 学术成果 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临床研究4项;在Lancet、 Anesthesiolgy 和Eur J Anaesthesiol等期刊发表SCI论著7篇 主编学术专著1本,参编2本;    
刘淑娟

刘淑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医疗特长: 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深耕心脏大血管手术麻醉,擅长心脏大血管手术的麻醉及高龄危重病人的麻醉调控及术中管理。其中包括心脏移植手术、肝脏移植术、主动脉夹层全弓置换术、Mitral-clip术、高龄(91岁)TAVR术、非体外循环的冠状动脉搭桥术、低体重新生儿(2.3Kg)大动脉转位矫正术、103岁高龄髋关节置换术等疑难重症病人的临床麻醉工作。曾荣获哈尔滨医科大学优秀医务工作者及哈医大一院先进医务工作者及优秀教师。连续三年荣获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中国医师节优秀医师奖。 学术任职: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心胸麻醉学组委员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人工智能麻醉学分会第一、二届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麻醉门诊第十一届学组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麻醉第一届治疗学组委员 深圳市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理事 深圳市医院协会麻醉学会会员
肖军

肖军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医学部毕业,硕士, 研究方向:围术期认知功能, 深圳市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委员。  
张燕

张燕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 临床业务组长,亚专科方向主要为神经外科麻醉。 美国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访问学者。 本科就读于同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02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麻醉学硕士学位。 2019年率先成功实施了我院第一例术中唤醒麻醉,申请新技术新项目《术中唤醒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获院级三等奖。 主持深圳市科创委资助课题1项,参与深圳市科创委资助课题2项, 参与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1项,发表文章10余篇。
万帆

万帆

主任医师
现专业技术职称: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 本科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麻醉学在职硕士学位,曾赴美国麻省总医院麻醉科访学。深耕临床麻醉工作24年,胜任各类手术麻醉和急危重症病人抢救,积极开展舒适化诊疗、践行术后快速康复,担任规培、专培及实习医生的教学培训工作。主持并完成市级课题一项、院级新技术两项,参与市级课题两项。
张英

张英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麻醉学博士,心血管麻醉亚专业组长。从事临床麻醉25余年,专注心血管麻醉亚专业方向15年余,支持心血管外科开展大血管手术、胸腔镜心脏手术、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和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二尖瓣修复术等,能够娴熟的处理各类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和非体外循环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能够娴熟的应用Swan-Ganz、TEE、TTE、Flotrac等复杂深度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广阔的专业视野。基于心血管手术麻醉积累的扎实的临床技能和丰富的疑难危急重症处理经验,能够娴熟的处理合并心脏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及疑难危急重症患者的麻醉抢救。 2015年赴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学习心血管麻醉,2023年赴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巴恩斯-犹太医院访学。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心胸麻醉学组委员,深圳市麻醉学会超声学组委员,深圳市女医师协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和参与科研课题6项,发表核心期刊10余篇。
徐纳新

徐纳新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 2001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现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麻醉学硕士 从事麻醉临床工作31年,麻醉病例超过一万例,对复杂疑难危重病例救治经验丰富,擅长各类困难气道工具的研究与应用。
汪忠玉

汪忠玉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1998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医学系,2006年获北京大学医学部麻醉学硕士学位,2012年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医院进修学习。 专业技术: 熟练掌握各类麻醉技术,在麻醉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擅长于各类复杂手术、胸外、神经外科、骨科、高龄患者的麻醉及危重症患者的围术期救治,以“精准化、舒适化”麻醉为核心理念。 科研成果: 主持各级课题3项,发表文章10余篇,研究方向为围术期呼吸功能保护。参与《罕见病麻醉》、《急诊麻醉》等书的编写。 学术任职: 任深圳市医师协会麻醉分会理事,深圳市女医师协会委员。
咸云淑

咸云淑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 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现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麻醉学硕士 从事麻醉临床工作30余年,于2007年在日本癌研有明医院麻醉科工作交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类手术的麻醉,尤其在复杂疑难病例的麻醉处理、危重病人救治以及疼痛治疗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 担任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婴幼儿学组委员,深圳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委员,深圳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常务理事,深圳医学会减重代谢病专委会委员。 主持和参与了多项科研课题,发表多篇相关论文。  
邓若熹

邓若熹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 美国心脏协会(AHA)基础生命支持BLS培训主任导师 高级生命支持ACLS培训导师 日本癌研有明医院访问学者 医疗特长:妇产及急危重症患者麻醉管理 学术任职:中国医院协会模拟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 委员 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模拟教育专业委员会 委员 深圳市医学会第一届医学模拟教育专业委员会 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分会妇儿麻醉学组 委员 深圳市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第三届理事会 理事
贺文丽

贺文丽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 2012年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麻醉学专业,医学硕士。2012-2015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015年至今在我院从事临床麻醉工作。2023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并入选深圳市菁英人才。2025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进修心脏大血管手术麻醉。 擅长:从事临床麻醉10余年,对高龄、疑难危重病人的麻醉、无痛分娩、困难气道的处理等有着丰富的经验。 任职:深圳市麻醉科专培委员会,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麻醉科专培教学秘书
黎治滔

黎治滔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   医疗专长   医学硕士,深圳市卫健委青年医学菁英人才,2012年毕业后深耕临床麻醉工作,践行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仁心仁术,博学博爱”的院训。擅长疑难危重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精准化麻醉及困难气道管理。以“精细化“的麻醉管理、“零差错"的安全、”患者舒适化的就医理念,赢得外科团队信赖。   教学科研 在临床教学上,担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一对一导师,培养麻醉新生代力量。 科研上,主持/参与科研课题3项,以一作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中文核心期刊8篇。   社会任职 深圳市医院协会麻醉学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会气道管理学组成员
黎建金

黎建金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   医疗专长   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硕士,深圳市卫健委青年医学菁英人才,2013年毕业后深耕临床麻醉工作,践行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仁心仁术,博学博爱”的院训。擅长疑难危重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精准化麻醉及舒适化医疗。主攻超声引导下的区域与老年衰弱患者的麻醉及围术期器官保护领域,年均参与手术麻醉逾600例,以“精细化“的麻醉管理、“零差错"的安全、”患者舒适化的就医理念,赢得外科团队信赖。   教学科研 传承"严谨、求精"的协和精神,在临床教学上,担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一对一导师,深港专科医师培训信息化管理专员及实习医生的临床带教老师,培养麻醉新生代力量。 科研上,主持/参与科研课题3项,发表SCI论文3篇、核心期刊3篇。作为科室骨干成员,曾担任麻醉质量控制的质控员,参与推动麻醉科质量控制体系,麻醉质控指标及多个科室SOP的制订等。   社会任职 深圳市医院协会麻醉学会青年委员、深圳市医学会麻醉学会超声学组成员、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会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学组成员、深圳市医师协会创伤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专家成员   医学格言 "麻醉不仅是让患者安全入睡的艺术,更是守护生命苏醒的科学。"  
张金珍

张金珍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临床麻醉工作10余年,深圳市菁英人才。   专业领域涵盖急危重症麻醉、心胸脑外科麻醉、妇科麻醉、普外科麻醉以及TEE(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擅长处理复杂手术麻醉及围术期管理,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安全、精准的麻醉服务。
深汕门诊
张赤

张赤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汕门诊部主任,重症医学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美国Jackson纪念医院、迈阿密大学医院高级访问学者。 致力于麻醉、疼痛治疗及急危重症的临床研究和教学工作30余年,对救治各种急危重症患者有非常丰富的经验,熟练掌握各种监测、治疗技术,如经皮气管切开、各种有创/无创呼吸机机械通气技术、重症超声、纤支镜检查、心输出量超声监测(USCOM)、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持续床旁血液滤过/透析、ECMO等技术,以及镇静镇痛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危重症患者的肠内、外营养支持等。擅长救治重症感染、呼吸衰竭、ARDS、心梗心衰、脑血管意外、各种休克、急性肝肾功能衰竭、重症胰腺炎、产科重症、全身多发伤、 MODS、心肺脑复苏等患者。
陆兴

陆兴

主任医师
深圳市医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顾问,研究生导师。从事本专业临床、科研、教学工作40余年,擅长诊治:慢性鼻炎、鼻窦炎;变应性鼻炎;鼻、面部创伤;鼾症;头颈部肿瘤,鼻腔鼻窦、前颅底、眼眶内肿瘤切除及修复等。荣获市级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合编专著2部。
徐开明

徐开明

主任医师
北大深圳医院急诊外科,主任医师。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从事神经外科、创伤外科、急救医学临床工作46年。擅长各种颅脑及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治,以及急危重型颅脑损伤、脊柱损伤、椎间盘脱出症等诊治,开展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和外固定术,以及各种体表肿物切除术。曾在北京 301 医院、上海长征医院、北京海军总医院等神经外科专业深造。在国内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宫卫东

宫卫东

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汕门诊部外科主任医师,中国神经外科专科医师。长期从事神经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曾先后到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和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进修学习。擅长神经外科疾病(颅脑损伤、颅内肿瘤、椎管内肿瘤、面肌痉挛、脑出血、脑血管病等)手术治疗。
王琦林

王琦林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医疗系,从事中医专业临床工作40余年,遵循传统辩证理论,中药治疗常见多发疾病如消化、呼吸以及内科杂症,兼以针刺治疗筋骨疼痛。
凌运兰

凌运兰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湖北医学院儿科系,从事儿科临床工作三十余年,对儿科多系统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儿童呼吸系统如:急性慢性咳嗽、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等,消化系统如:胃食管反流、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小儿腹泻病、食物不耐受、厌食症等,小儿传染性疾病如:猩红热、水痘、手足口病、麻疹、腮腺炎等,以及小儿皮肤病和一些疑难复杂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操作治疗区(含伤口门诊和PICC门诊)
范爱飞

范爱飞

主任护师
本科、主任护师、广东省静脉治疗专科护士。从事临床护理工作30余年,现任门诊操作治疗区护士长,是深圳市较早批次的PICC护士、医院PICC专科护理门诊出诊专科护士,深圳市护理学会静脉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首批广东省“名医护士工作室”获得者。已接诊患者8万余人次,对于PICC、VPA、CVC的置管及维护、并发症的防治有着丰富的经验。负责或参与了7项深圳市立项科研课题,撰写和发表护理论文20余篇。
罗丹

罗丹

主管护师
本科、主管护师、国际伤口治疗师、国际淋巴水肿治疗师、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创面修复管理委员会委员、医院伤口专科护理门诊专职出诊护士、医院伤口造口专科护理小组核心成员。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0余年,伤口护理岗位10余年,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对各种急慢性、疑难伤口、淋巴水肿预防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护理实践经验,已接诊伤口患者3万余人次。参与了2项深圳市立项科研课题,发表相关护理论文数篇。
龚英皓

龚英皓

主管护师
本科、主管护师、国际伤口治疗师、教育专科护士。医院伤口专科小组成员、伤口专科护理门诊出诊护士。熟悉各种术后拆线方法,对于切口疤痕的预防和护理有丰富的经验,善于治疗和护理各种皮肤损伤,包括各种过敏和皮炎。参与了1项深圳市立项科研课题,发表相关护理论文数篇。
超声介入病房
孙德胜

孙德胜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超声科主任,深圳市卫生健康特聘岗 B 类人才;从事超声诊疗工作近三十年,现任深圳市超声质控中心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能教中心超声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超声诊断专业质控中心专家组成员,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介入诊疗学组委员, CSCO肿瘤消融治疗专家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副会长,深圳市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介入超声专委会主任委员, SC I期刊JCU副主编;国际英文期刊AUDT创刊编辑/编辑部主任;主持科技部重大研发项目子课题1项,参与国自然重点项目1项,主持国自然面上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等各类课题项目11项,获授权专利31项,成果转化5项;主编及参编著作8部;参与超声专业指南/专家共识编写6项,主持行业团体标准的1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0余篇,以第一排名获深圳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2023年入围全国超声医学领域学者影响力百强。
胡正明

胡正明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硕士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从事超声诊断及介入超声诊疗20余年,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多篇中文核心期刊及SCI论文,主持多项临床研究课题。曾于北医三院及费城托马斯杰斐逊大学医院访问学习。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介入超声专委会常委,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超声专委会常委,深圳市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介入超声专委会常委兼秘书长。
钟洁愉

钟洁愉

主任医师
1、疑难病例超声诊断会诊; 2、各脏器超声造影诊断; 3、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评估; 4、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评估; 5、超声引导下硬化治疗评估; 6、超声引导下消融治疗评估。
陈燕

陈燕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青委会 委员 深圳市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理事会 理事 深圳市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超声介入专委会 常务委员 深圳市女医师协会乳腺保健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介入超声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 委员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一界互联网医疗超声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颅脑及颈部血管超声专业委员会 青委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超声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介入组骨干成员。年独立完成介入操作手术2000例以上,被评委2024年度优秀共产党员及优秀医师。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多篇,参与省/市级课题多项,参编医学教材1本。  
蔡华丽

蔡华丽

副主任医师
1、疑难病例超声诊断会诊; 2、各脏器超声造影诊断; 3、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评估; 4、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评估; 5、超声引导下囊肿硬化治疗评估; 6、超声引导下肿瘤消融治疗评估。
营养科
张明

张明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营养科主任,营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 主任医师,美国抗衰老协会(A4M)会员,世界华人医师协会临床营养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常务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营养医师分会会长,深圳市营养师协会副会长,深圳市营养学会临床营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院管理者协会整合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临床营养杂志通讯编委,2008年-2009年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肠移植中心和减肥中心,师从美国著名营养学Laura Materas教授学习脏器移植病人的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和肥胖以及严重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管理。发表论文30余篇,sci论文4篇,主编论著2部,参编论著4部,承担省市级课题多项,获地厅级科技进步奖两项。重点研究和擅长:危重复杂疾病和严重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支持,神经性厌食和贪食症,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不育,妊娠糖尿病,更年期综合症,慢性疲劳综合症,严重腹泻与便秘,胃肠道功能癌放化疗,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等疾病的营养管理。
廖功诚

廖功诚

主管医师
专家简介: 廖功诚,主管医师,注册营养师,医学硕士。深圳市医师协会营养科医师分会理事兼秘书,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营养与健康分会秘书,深圳市医院管理者协会整合医学专业委员会秘书,深圳市医师协会加速康复医学医师分会会员。
梅风格

梅风格

主管医师
专家简介:        梅风格,主管医师,医学硕士,从事临床营养工作6年,主要擅长住院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妊娠期糖尿病饮食管理等方面。广东省家庭医生协会营养学分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营养医师分会理事。
李冠智

李冠智

主管医师
专家简介:       李冠智,主管医师,医学本科,从事临床营养科工作十余年,主要擅长减肥代谢门诊、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等方面。中国营养学会会员,广东省家庭医生协会营养学分会委员,深圳市抗癌协会委员。
药学部
张耀东

张耀东

主任药师
专家简介:  
袁劲松

袁劲松

主任药师
专家简介:  
徐仿周

徐仿周

副主任药师
专家简介:  
刘丽娟

刘丽娟

主任药师
专家简介:  
王立军

王立军

主任药师
专家简介:  
何光明

何光明

主任药师
专家简介:      
曾向总

曾向总

副主任药师
专家简介:  
王迎春

王迎春

副主任药师
专家简介:  
郭静

郭静

副主任药师
专家简介:  
刘玉琴

刘玉琴

副主任药师
专家简介:  
方静

方静

副主任药师
专家简介:  
医学检验科
纪玲

纪玲

主任技师
专家简介:      科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学硕士,瑞士苏黎世大学医院临床化学研究所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临床生化、分子免疫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回国留学人员启动基金、广东省卫生厅医疗科研基金和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等基金资助项目多项;参编著作两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临床实验室管理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检验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检验医学专委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分会副主委,广东省医疗安全协会检验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肝病协会检验诊断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医学科研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学分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检验分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副会长;社会任职:农工党深圳市罗湖区总支副主委, 罗湖区第三、第四届政协常委,罗湖区人民检察院第四届特邀检察员。       2012年10月至今,任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检验科主任,全面负责检验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带领科室于2015年率先在深圳市通过ISO15189实验室认可,是深圳市首家通过ISO15189的医学实验室;2013年获得广东省重点专科;2014年获得卫生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5年获得深圳市巾帼文明岗示范岗。个人于2017年被评为三八红旗手。        
杜静

杜静

主任技师
德国博士,留美博士后。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及医学检验工作。研究方向包括分子肿瘤、糖尿病的基因治疗等。参与国内外课题十余项,主持深圳科技计划项目1项,国际、国内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二十余篇,其中SCI杂志收录的论著9篇,论文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大会交流。
刘晓翌

刘晓翌

主任技师
主任技师/副教授,医学硕士,归国留学人员,硕士生导师,深圳市医学会医学遗传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临床诊断、科研和教学工作。获湖北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市级科研项目2项,参加国家级及省市级科研项目多项,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著作1部。  
李建新

李建新

主任技师
李建新,检验科,医学博士,主任技师。从事医学检验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6年,擅长血液病及相关疾病实验诊断,尤其擅长止血与血栓检验临床应用和血液病形态学诊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统计源以上专业期刊发表论著20余篇,其中SCI论著2篇、中华系列论著4篇;参编著作3部;主持或主要参与省部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3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翟洪顺

翟洪顺

主任技师
专家简介:  
张银汉

张银汉

副主任技师
张银汉 检验科 副主任技师 从事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到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医科院血研所等校进修学习,参加了中华医学会第3-10届遗传学会,并多次参加全国及省检验学会。现为人民卫生出版社社外编辑、《国外医学情报》杂志特约译员、《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编委。发现了世界首报染色体异常核型9例、发表了论文56篇、主持和参与完成了科研课题8项,其中“急性白血病骨随细胞AgNOR定量分析研究”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张健

张健

副主任技师
专家简介:  
胡飞雪

胡飞雪

副主任技师
专家简介:  
陈卫东

陈卫东

副主任技师
专家简介:  
温见翔

温见翔

副主任技师
温见翔,检验科,副主任技师、硕士,从事临床医学检验工作十多年,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擅长临床病原微生物学检验。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多篇。   Wen Jianxiang,Clinical laboratory,associate chief technician,medical master Engaged in work of clinical examination  for over 10 years with rich practical experience,specializes in examination of clinical pathogenic microbiological,  and  has published more than 10 academic papers.
吴志成

吴志成

副主任技师
吴志成 临床检验副主任技师,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毕业。从事医学检验工作10余年,擅长血液分析,血液细胞形态分析;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   Wu Zhicheng  Deputy Director of the clinical laboratory technician,  Bachelor degree in Medical Laboratory.  Engaged in the work of medical examination of more than 10 years,  specializes in the analysis of blood and blood cell morphology analysis.
输血科
余振东

余振东

主任技师
主任技师,硕士,硕士生导师,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厅、深圳市科创委、深圳市卫人委等评审专家,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肿瘤免疫分会等多个学会委员。研究方向:肿瘤的基因表达与治疗。主持三项省科研基金项目、五项市科研基金项目,发表专业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的论文17篇,为两项省科学技术奖主要成员。联合微创介入科获得"三名工程"立项。《中国实验诊断学》等杂志编辑。  
医学影像科
成官迅

成官迅

主任医师 教授
医学影像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省、市级多项科研及教学课题,发表SCI论文二十余篇。 担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心胸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感染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放射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常委、心胸影像专业组长,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放射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学会放射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副总编,《中国CT和MRI杂志》常务编委,《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临床放射学杂志》、《分子医学影像学》、《罕少疾病杂志》、《医学信息》编委。  
黄嵘

黄嵘

主任医师
医学影像科副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美国杜克大学医院和日本有明癌研医院访问学者。从事放射诊断医教研工作近30年,擅长乳腺、胸腹部疾病诊断。获北大医学部优秀教师,北大深医优秀教师和研究生导师、十佳医师和优秀医师称号。先后任中华放射学会乳腺学组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科研协调工作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肿瘤学分会委员和放射学分会乳腺学组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放射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学会和医师协会放射学分会常委等,《临床放射学杂志》编委。主持省市科研课题 、临床研究、北大和深大医学部教学改革课题多项,发表SCI和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获2项发明专利,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专著10余部。
冯飞

冯飞

主任技师
医学影像科技师长,主任技师。从事医学影像技术工作30余年,擅长磁共振成像检查技术。 担任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数字X线摄影专委会副组长、广东省医师协会影像技师分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学会影像技术学分会常委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粤港澳大湾区影像技术联盟副主席、深圳市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影像技术学组组长。发表SCI和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获1项发明专利,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专著1部。
言伟强

言伟强

主任医师 教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深圳大学研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X线、CT和MRI影像诊断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9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医学院访问、学习1年。以第一作者发表专业论文27篇,通讯作者论文3篇,其中SCI论文4篇,参编专著4部,获省级科技成果进步三等奖1项,主持完成省市级科研项目4项,在研1项。主持完成北京大学医学部、广东省教育厅等部门教学课题共3项。曾在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影像诊断学专委会腹部学组、广东省肝脏病学会影像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医学会放射专委会磁共振学组、深圳市医学会放射专委会等10余个学术团体担任职务。
郭学军

郭学军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综合影像诊断和教学工作36年,曾赴日本癌研有明医院进修学习。工作经验丰富,专业技术扎实,现工作重点为五官和神经系统疾病、肝脏疾病和骨关节疾病的综合影像诊断和教学。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副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4部。主持和参与国家十二五科技计划项目、省市级科研项目6项。现为广东省肝脏病学会影像诊断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放射专业委员会神经学组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人工智能放射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理事、深圳市放射学会头颈学组委员、深圳市罕少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CT和MRI杂志》编委和《罕少疾病杂志》编委、《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审稿专家。
周雯

周雯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医学影像与核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学主任。主要专业及研究方向为胸部、乳腺及腹部影像学诊断;医学影像AI临床应用。现任广东省医学会放射医学分会质控学组委员,深圳市医学会放射医学分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理事,广东省预防医学会放射医学与卫生防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深圳市医学会放射医学分会委员乳腺专业学组副组长,深圳市中医药学会放射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深圳市医学会肿瘤影像与大数据分会委员等。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作为深圳市卫生健康菁英人才学科骨干培养对象赴香港大学进修。主持广东省及深圳市科研项目,主持院级科研及教学项目,参与省级、市级科研及教学项目多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及核心源期刊多篇。
颜荣华

颜荣华

主任医师
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深圳市卫生健康菁英人才,广东省医学会放射学会消化学组委员,广东省女医师协会放射专委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分子影像分会常务委员,中山大学优秀临床带教老师。从事放射影像诊断医、教、研工作20余年,擅长各系统罕少见病、疑难病的CT、MR诊断及肿瘤围手术期精准影像学评估,尤其是腹部和神经系统。近年来,主编学术专著2部;发表第一或通讯作者SCI及核心期刊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等各级课题7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课题9项,获省级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及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
罗莉丽

罗莉丽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工作三十余年。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磁共振诊断的医生,先后在美国及国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上海华山医院、长征医院多次进修培训学习CT、磁共振诊断,擅长肺结节诊断及中枢神经系统诊断。发表相关论文数篇。
单慧明

单慧明

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从事影像诊断工作23年,擅长呼吸系统影像诊断,参与肿瘤科多项临床试验,承担肿瘤综合治疗后影像评估工作。本科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学影像专业,曾赴北京大学医学部攻读硕士,获在职临床硕士学位。国家十二五科技计划支撑项目“罕少病/疑难病会诊平台”工作人员。《中国 CT 和 MRI 杂志》特邀编辑,《罕少疾病杂志》编委。参编专著两部《肝胆胰疾病 CT、 MRI 诊断》( 2014,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像报告书写指南》( 2005,原子能出版社)。参与市级科研项目4项,发表论文10余篇。
胡小红

胡小红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工作二十余年。擅长乳腺、胰腺、妇科、甲状腺疾病的影像诊断及评估。现任广东省医学会放射医学妇儿学组和深圳市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妇儿学组委员。
金斌

金斌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八年制,毕业后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医学影像科工作至今,临床专业方向为骨骼肌肉系统影像诊断,2022年起担任第十二届广东省放射学会骨关节学组委员。2011年起担任医学影像专业GCP秘书,共参加过包含CT、MR、影像诊断辅助软件在内的器械类临床试验10余项,2019年起担任北京大学深圳医院GCP伦理委员会委员,2024年开始承担医学影像专业医疗器械类临床试验PI工作。
张重明

张重明

副主任医师
201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医学影像科工作至今,历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
戴懿

戴懿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首批深圳市卫生健康菁英人才(青年医学人才),深圳市医疗卫生系统外语专长人员库骨干人员(英语),日本东京癌研有明医院及广东省医学影像智能分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从事影像医学医教研工作1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影像人工智能的临床应用,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等多项科研及教学课题。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SCI期刊及重要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学术任职包括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感染与炎症放射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放射医学分会人文医学与学术诚信学组成员、深圳市医学会放射医学分会委员兼秘书及青委会副主任委员等。担任《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通讯编委,《IEEE J-BHI》《BMC CANCER》《ACAD RADIO》等SCI期刊审稿人。
邓灵波

邓灵波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有10余年的影像诊断工作经验,对疾病的影像诊断有扎实的工作基础,特别是在胸部疾病,人工智能、肺结节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累计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深圳市科创委课题1项目,参与多项课题研究。
汪兵

汪兵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2023年度深圳市卫生菁英人才计划青年医学人才; 现为深圳市抗癌协会第二届肿瘤影像专委会常务委员、深圳市社区卫生协会第一届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深圳市中医药学会放射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院管理者协会整合医学专委会秘书。《中国CT和MRI杂志》审稿专家。从事综合影像诊断工作10余年,曾赴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进修学习。现工作重点为胸部和腹部疾病的影像诊断和全身疾病的综合影像诊断。
谢婷婷

谢婷婷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深圳市卫生健康菁英人才(青年医学人才)。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师从国内著名放射学家王霄英教授。从事影像医学医教研工作11年,主持并参与国家级、省级、院级课题多项,牵头多中心临床试验一项(项目负责人)。近5年来以第一作者(含共同)在《JHEP Reports》,《Insights into Imaging》等SCI期刊及重要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多次受邀在RSNA、ACAR作口头大会发言。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腹部肿瘤医学综合康复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放射医学分会青年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青年委员,《iRADIOLOGY》及《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青年编委。获深圳大学、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青年教师讲课基本功比赛二等奖。
朱熠

朱熠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2014年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影像与核医学专业。工作年限10年。擅长心脏大血管疾病、心肌病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荣誉:"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度粤桂工作协作队"粤桂对口帮扶"表彰;2022年度田东县人民医院对口帮扶工作院级表彰。 社会兼职:广东省康复医学分会理事、深圳市医学会第二届胸部胸部肿瘤 MDT 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三届深圳市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心胸学组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放射医学专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放射科医师分会心胸学组秘书。
李明美

李明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放射科专业基地教学秘书。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2015年7月进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工作至今。任深圳市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放射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神经影像专业组成员。2020年,评选为“深圳市优秀医技人员”,曾获得广东医科大学2023年教学基地“优秀带教老师”称号,“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优秀带教老师”称号。研究方向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高分辨血管壁成像的临床应用。  
张珍

张珍

副主任医师
2016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博士学历,现工作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2018年曾赴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修乳腺影像诊断及穿刺活检操作,现已独立完成乳腺穿刺活检相关工作约350余例,为乳腺MG引导下穿刺活检手术带头人。擅长各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例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尤其在乳腺钙化、肿瘤的X线及MRI影像诊断、乳腺穿刺活检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以第一作者发表SCI一篇、中文核心期刊两篇,出版著作一部。2022年成为北京大学口腔专业桥梁与临床专业课(影像部分)的带教老师。2023年获得田东县卫生健康系统“最美支援医师”。
利玉林

利玉林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社会医疗机构医学影像质量评估及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并于汕头大学医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先后取得“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培训证书”及“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放射科专业基地骨干师资培训证书”。 主要研究骨骼肌肉、心胸及呼吸系统影像诊断领域,拥有深厚的X线、CT及MRI诊断与研究背景。参与省级医学研究基金项目1项,并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在《BRITISH JOURNAL OF RADIOLOGY》、《中国CT和MRI杂志》、《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等期刊上发表多篇相关领域的专业论文。
袁知东

袁知东

主任技师
主任技师,硕士。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学会国际交流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影像技术学会CT学组委员,《中国CT和MRI杂志》和《罕少疾病杂志》编委。 从事影像技术工作30年,对CT辐射剂量控制与优化、CT伪影机理与控制,CT血管成像有非常深入的研究。擅长CT血管成像,如脊髓动脉、心率失常心脏冠脉成像、冠脉+各部位动脉的联合成像、各部位静脉成像、各部位动静脉联合成像以及CT三维可视化成像。其中CT静脉成像技术和CT三维可视化成像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发表SCI论文5篇。主持完成市级课题2项,获得发明专利6项和实用新型专利6项授权,在国家级会议发言近20次,国际会议发言5次。
邓乾华

邓乾华

主任技师
本科,学士学位,主任技师。广东医师协会医学影像技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CT工程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CT和MR成像扫描技术,参与深圳市科创委课题1项,主编专著《医学影像技术新进展》 《新编影像技术与应用》发表医学论文多篇。
田鑫

田鑫

副主任技师
从事医学影像技术工作30余年,擅长全身各系统疾病的CT和MRI技术操作,在实践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能熟练进行磁共振的操作以及图像的后处理,对磁共振各种序列运用自如,能解决工作中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较好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在科室承担临床教学任务,认真带教进修生及实习生,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廉洁自律,恪守医德,关爱患者,将爱心、细心及同理心贯穿于日常工作中,深受患者好评。
张辉

张辉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技师,医学学士学位。广东省医师协会医学影像技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放射医学分会影像技术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放射防护学分会委员,广东省辐射防护协会医学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卫生信息网络协会智慧放射技术分会委员,深圳医学会放射专业委员会影像技术学组委员、秘书,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深圳临床实践技能培训基地秘书。从事医学影像技术20余年,擅长神经、心脏、血管、肿瘤等影像检查以及辐射剂量管理与防护。主持省市级课题各一项,发表专业论文多篇,开展新技术多项。 “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编委,参编专著3部,主导起草行业标准1项。
江国银

江国银

副主任技师
从事医学影像技术工作至今已有28年,具备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能熟练掌握医学影像专业技术设备如:普通X光机、CT、MR、DSA的工作原理、操作性能及保养维护要点,每年参与或指导各项技术操作达千余次,承担了医学影像科技术组的各项技术指导工作,指导年轻医师、技师完成各种复杂的检查工作。积极参与医疗、教学、科研等业务管理工作,带教影像专业大专及本科生近数十名。参与了市级科技项目《早期肝硬化和肝硬化分期的双能量CT定量研究》,作为第三负责人在本课题承担CT扫描及收集资料等工作,该课题执行情况良好,已顺利结题。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三篇论文。
戚玉龙

戚玉龙

副主任技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原泰山医学院)医学影像学本科,汕头大学医学院放射医学硕士。擅长方向为MR成像技术及扫描优化。 累计发表及参与发表中文期刊论文40多篇、SCI论文10多篇,实用新型及发明专利10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 任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学会国际交流学组副组长、广东省放射影像质控中心肝胆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影像技师分会MR学组委员。
梁建乐

梁建乐

副主任技师
放射医学技术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从事本专业二十余年,擅长医学影像学DR、CT、MR等常规技术规范化操作与研究,并对一些疑难部位技术操作有深厚基础;负责科室质控工作,对科室技术质控工作有丰富经验。同时担任技术组DR组长、质控组长等。曾获得广东省及全国放射年会技术摄影比赛多个奖项。现学术任职有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风湿免疫分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医学影像技术学分会数字学组成员;广东省医学会医学影像技术分会质量控制专业组成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曾发表多篇文章及专著1部,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1个,与临床合作1个广东省自然基金项目。
核医学科
董孟杰

董孟杰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临床核医学临床与基础研究,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及厅局级研究课题。参与高等医学院校教材《核医学数字化教材》、《核医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放射防护学》及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核医学》等教材编写工作。发表SCI文章40余篇,科研成果获2013年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二等奖。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授权5项。 专业特长:甲亢、甲癌碘-131消融治疗、骨转移瘤治疗、PET/CT、SPECT/CT分子影像诊断。
赵永胜

赵永胜

主任医师
专家简介: 赵永胜,男,核医学专业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核医学临床工作18年,2002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获法律职业从业资格;现任深圳市医学会核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医事法分会委员。擅长核医学诊断、治疗,特别是甲亢、甲状腺癌的核素诊疗。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10篇,参编专著2部,主持市级科研课题4项。
胡疏

胡疏

主任医师
胡疏,女,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曾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五年,现已从事核医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二十年。擅长核医学体外放射分析、核医学分子影像分析,以及甲状腺与皮肤疾病,如甲亢、分化型甲状腺癌、增生性瘢痕、儿童先天性血管瘤等疾病的核医学诊断与治疗。现任《同位素》杂志编委、广东省辐射防护协会医学辐射防护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核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深圳市医师协会甲状腺专科医师分会常务理事、深圳市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理事,担任深圳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核医学专业基地导师。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科研立项的研究,主持并结题省级及市级科研课题各一项,以第一作者以及合作作者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张永学

张永学

主任医师
张永学简介: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2),湖北省核医学质控中心主任。曾任协和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分子影像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主任等。 主要学术任职包括:曾任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理事长、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核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副总编辑等。 从事核医学工作近50年,先后获得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湖北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华中科技大学教学名师、中国医师奖、国之名医·卓越建树奖等荣誉称号。发表学术论文320篇,其中SCI收录7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级重点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各1项等;申请技术发明专利4项;主编学术专著或教材18部,副主编18部,参编28部,并先后担任全国高等院校本科生、研究生和八年制国家级《核医学》教材主编和主审;培养核医学研究生80余人,其中博士生36人,培养博士后2人。
曹卫

曹卫

主任医师
曹卫简介: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协和医院核医学研究副所长、分子影像研究所办公室主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及纽约斯隆凯特琳肿瘤中心(MSKCC)博士后访问学者。 主要学术任职包括:武汉市医学会核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核医学专委会常委、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核学会核医学分会委员、湖北省职业卫生技术评审专家、武汉市临床重点专科评审专家、武汉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 参与编写国家核医学专业质控中心《99Tcm-焦膦酸盐单光子显像诊断转甲状腺素蛋白相关心脏淀粉样变的技术操作规范》、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核医学共识》。主持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归国人员启动基金等,曾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学科技奖励、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等。被评为2020年度及2021年度两届中国好大夫、2022年度协和名医
杨红杰

杨红杰

主任医师
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7年余。擅长门诊甲状腺疾病(如甲亢、甲状腺癌术后)以及皮肤疾病(如瘢痕增生、儿童先天性血管瘤)的诊断与核素治疗等。
兰晓莉

兰晓莉

主任医师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和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博士后。国家卫生健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创新领军人才)获得者。协和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教研室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医学影像系副主任,分子影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高再荣

高再荣

主任医师
高再荣,工号D020,简介: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协和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德国波恩大学访问学者。
高宙

高宙

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副教授,深圳市医学会核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临床核医学的诊断、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多年从事甲状腺疾病、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心血管核医学领域介入性诊断工作,在心血管,内分泌和神经核医学诊断、介入诊断及治疗方面具有较高造诣,已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省级新技术引进二等奖一项,市级课题结题一项。先后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参编著作一部。
陈海波

陈海波

副主任医师
主治医师,医学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师从著名核医学专家蒋宁一教授。从事核医学、放射诊断工作十余年。擅长皮肤瘢痕增生、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甲亢、甲状腺癌等疾病的核素治疗,肿瘤SPECT/CT、PET/CT诊断。现任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青年委员,广东核学会核药学分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核药学分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核药学分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委员兼秘书。
超声影像科
孙德胜

孙德胜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超声科主任,深圳市卫生健康特聘岗 B 类人才;从事超声诊疗工作近三十年,现任深圳市超声质控中心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能教中心超声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超声诊断专业质控中心专家组成员,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介入诊疗学组委员, CSCO肿瘤消融治疗专家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副会长,深圳市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介入超声专委会主任委员, SC I期刊JCU副主编;国际英文期刊AUDT创刊编辑/编辑部主任;主持科技部重大研发项目子课题1项,参与国自然重点项目1项,主持国自然面上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等各类课题项目11项,获授权专利31项,成果转化5项;主编及参编著作8部;参与超声专业指南/专家共识编写6项,主持行业团体标准的1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0余篇,以第一排名获深圳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2023年入围全国超声医学领域学者影响力百强。
张蒂荣

张蒂荣

主任医师
张蒂荣,男。原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超声医学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科室副主任(主管妇产超声)。现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超声医学科特聘专家。 主持广东省自然基金和深圳市科技项目各一项,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深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妇产超声专业分会常务理事、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生殖健康与优生优育超声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学会产前诊断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胎儿疾病诊疗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卫健委产前超声诊断专家库专家、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专家组成员。深圳市国际仲裁院仲裁员(医疗争议专业类)、深圳市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深圳市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常务理事、深圳市产科超声质控专家组成员。
胡正明

胡正明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硕士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从事超声诊断及介入超声诊疗20余年,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多篇中文核心期刊及SCI论文,主持多项临床研究课题。曾于北医三院及费城托马斯杰斐逊大学医院访问学习。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介入超声专委会常委,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超声专委会常委,深圳市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介入超声专委会常委兼秘书长。
王玥

王玥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深圳市卫生系统菁英人才 学科带头人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盆底康复委员会 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超声分会 委员 医药教育协会产前超声诊断委员会 委员 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 常委 广东省预防医学会盆底功能障碍防治专业委员会 常委 广东省器官医学与技术学会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 常委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超声专业委员会 常委  
魏立亚

魏立亚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从医20余年,超声诊断经验丰富。多次会议专题交流讲座。主持参加科研项目多项,发表论文多篇。硕导、规培及专培导师资格。学术任职: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血管超声专委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第三届心血管专委会委员;中国超声心动图学会瓣膜病与介入组委员;广东临床医学会心源性卒中专委会及超声医学专委会委员;广东卒中学会神经血管超声分会常委;广东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委员;深圳超声诊断专业质量控制中心专委会委员;深圳卒中学会超声分会副会长;深圳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副秘书长等。
钟洁愉

钟洁愉

主任医师
1、疑难病例超声诊断会诊; 2、各脏器超声造影诊断; 3、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评估; 4、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评估; 5、超声引导下硬化治疗评估; 6、超声引导下消融治疗评估。
谢海琴

谢海琴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主任医师,2012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担任深圳市医学会超声青委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肌骨超声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腹部青年委员。深圳市卫生健康菁英人才的青年医学人才。深圳大学、汕头大学等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市级及院级课题3项,共发表文章30余篇,以一作或通讯23篇,其中SCI 10余篇。多次获得超声年会病例大赛奖项。  
薛敏

薛敏

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主任医师,从事超声诊断临床工作20余年。有广东省母婴保健资质证。
杨晓东

杨晓东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从事超声诊断及科研工作30余年。在国家级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超声著作多部。参加及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多项,获深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介入超声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影像与解剖专业委员会(学组)委员。    
王慧芳

王慧芳

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妇产超声专业学组成员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妇产超声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妇产超声专业委员会  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产前诊断学分会 委员 深圳市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盆底及生殖超声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盆底超声检查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核心专家组成员 盆底超声检查质量控制专家共识(2022版) 审阅组专家成员 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声评估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核心专家组成员 女性尿道超声检查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核心专家组成员 生理盐水灌注宫腔声学造影中国专家共识 (2023版)  编写组成员   毕业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曾赴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OregonHealth and Science University,OHSU)和中国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习。和国产超声企业一起研发智能盆底超声并成功转化应用于临床。率先将双平面超声技术应用于下生殖道畸形和盆底疾病的诊断,并牵头组织撰写了《中华超声医学杂志(电子版)》重点号“梗阻性子宫阴道发育异常的超声诊断”专题。 主办了七期双平面超声在盆底与生殖方面的临床应用精品培训班和六届“盆底超声研讨会”,四届《盆底及生殖超声高峰论坛:超声与临床系列》和三期“盆底与生殖健康超声专家论坛:超声与临床的对话”;在国内各级学习班专题讲座100多次;主译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盆底超声图谱》;主编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梗阻性子宫阴道发育异常超声和手术对比诊断》;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医学论文60余篇,培养研究生21名,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
龚继军

龚继军

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主持及参与市级科研课题4项,参编专著一部,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十余篇。
朱奕欣

朱奕欣

主任医师
简介: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Thomas Jefferson大学访问学者,深圳市卫健委特聘人才岗(D),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腹部学组委员,广东省女医师协会超声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深圳市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介入超声分会委员,中国医师杂志特邀通讯编委,西部医学杂志特聘审稿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超声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先后负责省级与市级科研项目7 项,发表SCI论文 10 余篇,全球医学图像计算机分析领域顶级会议(MICCAI)论文1篇。
梁志敏

梁志敏

主任医师
从事超声诊断三十年,超声诊断技术全面。
陈香梅

陈香梅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临床八年制博士,深圳市卫生健康菁英人才培养计划 青年医学人才。近年来主持市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课题5项,参与市级课题3项,发表SCI论著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多篇,参与翻译国外经典论著4部。
孙艳荣

孙艳荣

副主任医师
孙艳荣,医学硕士,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超声科副主任医师。从事超声诊断、科研、教学近20年,超声诊断技术全面,擅长心血管相关疾病的超声诊断。曾于北京安贞医院进修学习心脏超声。现任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超声心动图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卒中学会超声分会委员。参与市级科研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参编专著1部。
闵生辉

闵生辉

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 副主任医师 从事超声诊断、教学、科研工作近20年,擅长常见心脏及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在先心病与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及外科治疗的超声诊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任中国超声心动图学会先心-胎儿心脏学专委会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儿科专委会委员;深圳市卒中学会超声分会常委委员;广东胸疾学会-机械循环支持专委会委员;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刘欣婷

刘欣婷

副主任医师
从事超声诊断、科研、教学10余年,超声诊断技术全面,曾于2020年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进修学习。擅长盆底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心血管疾病术前术后超声评估,生育力超声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卵巢储备功能、输卵管超声造影),子宫附件以及心血管疾病超声造影,动脉斑块稳定性超声评估。
黄珍砾

黄珍砾

副主任医师
从事超声诊断十余年,超声影像科心血管亚专业组学科骨干,深圳市卫生健康菁英人才(学科骨干),深圳市医师协会超声影像医师分会理事,深圳市卒中学会超声分会委员。于2018年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进修学习血管超声技术、于2024年前往日本独协医科大学病院访问学习心脏超声精细化诊断。 主要参与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项目1项,参与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1项,深圳市发改委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项。发表SCI论文1篇,申请并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参与新技术应用3项。多次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病例竞赛并获奖,参编译著1部。开展带教工作,承担本院住培基地通识课程、北京大学医学部8年制口腔专业及深圳大学本科生心血管超声见习带教及院内授课。
袁树芳

袁树芳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从事超声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年。曾于中山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学习,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参与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研究。担任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女医师协会超声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肌肉骨骼超声专业委员会委员。
陈燕

陈燕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青委会 委员 深圳市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理事会 理事 深圳市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超声介入专委会 常务委员 深圳市女医师协会乳腺保健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介入超声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 委员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一界互联网医疗超声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颅脑及颈部血管超声专业委员会 青委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超声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介入组骨干成员。年独立完成介入操作手术2000例以上,被评委2024年度优秀共产党员及优秀医师。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多篇,参与省/市级课题多项,参编医学教材1本。  
江俊盛

江俊盛

副主任医师
江俊盛,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超声治疗及生物效应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超声装备技术分会超声功能成像专业学组委员;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专科会员;深圳市卒中学会超声分会常务委员。从事超声诊断、科研、教学工作十余年,熟练掌握全身常见疾病的超声检查技术,对心脏、全身血管疑难疾病的超声诊断及鉴别具有较深入研究。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多项,发表文章多篇。
周苏平

周苏平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从事超声临床、教学工作10余年, 曾任广东省医师学会援疆工作委员会委员。
孔凤贝

孔凤贝

副主任医师
孔凤贝,女,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就职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超声影像科,从事超声诊断十余年。参与省、市级科研项目3项,发表论文十余篇。
姚春晓

姚春晓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南京大学医学院,从事临床超声工作20余年,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超声医学专业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多篇。
温运年

温运年

副主任医师
从事超声影像工作40余年,有较丰富的医学超声诊断经验。
蔡华丽

蔡华丽

副主任医师
1、疑难病例超声诊断会诊; 2、各脏器超声造影诊断; 3、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评估; 4、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评估; 5、超声引导下囊肿硬化治疗评估; 6、超声引导下肿瘤消融治疗评估。
和于娟

和于娟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医学院 医学影像系 本科 学士学位。从事超声工作25年,妇科及产科超声诊断技术全面。
吕衡

吕衡

副主任医师
拥有12年超声诊断工作经验。自2017年以来,担任科室质控员,负责科室的质量控制工作,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此外,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新一代超声诊断人才,具备全面而扎实的超声诊断技术能力。
吴敬恒

吴敬恒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曾于复旦大学上海中山医院进修学习,积累了丰富的超声临床诊断工作经验。对肝癌介入治疗、PTCD、肾脏穿刺活检及心脏彩超也有深入研习,在肝胆疾病、泌尿系疾病、胃肠道疾病、男性生殖系统疾病、淋巴结病变、甲状腺乳腺超声诊断、颈部及四肢血管超声诊断、妇科肿瘤超声诊断等方面具有独到见解。
于孝媛

于孝媛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大庆职工医学院 临床医学系,本科。从事超声工作30余年,超声诊断技术全面。
魏玲玲

魏玲玲

副主任医师
现主要承担体检中心VIP超声体检工作。从医37年,一直工作在超声临床一线工作,曾担任某区医院科主任17年,也担任多届深圳超声医学会、深圳市超声医师学会常务理事及超声工程学会副会长等职。心态阳光,善于沟通协调处理各种复杂关系及纠纷问题。
病理科
尹为华

尹为华

主任医师
尹为华 病理科 主任医师  从事临床病理外检工作20余年。擅长于淋巴造血系统病理(包括淋巴瘤、白血病及骨髓病理),消化病理以及甲状腺、乳腺病理等。曾赴日本东京癌研病院及香港伊丽莎白医院研修。现为中华医学会淋巴造血病理学组委员,广东省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淋巴瘤协作组负责人。发表SCI论文7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论著2部。   Yin Wei-hua, Professor & Director of Pathology Department, pursuit on the clinic-pathological diagnosis for over 20 years, and have abundant experiences on the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pathology, digestive system pathology as well as thyroid and breast pathology. He had made advanced study at The Cancer Institute Hospital Of JFCR. and Hongkong Elizabeth Hospital.  He is also member of the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pathology commission of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member of the Guangdong provincial pathology professional committee, director of the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umor cooperative group of Shenzhen. He has published more than 20 papers in Chinese core journals and 7 papers in SCI journals. Furthermore, he has finished two academic books as co-writer.   
赵洋

赵洋

主任医师
专家简介:  
余光银

余光银

副主任技师
余光银  病理科  副主任技师 学士  从事病理技术及相关科研工作将近20年,早期在学院担任教学工作3年。精于各项常规、细胞、特染、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制片技术。近几年主要从事技术室的教学及管理工作,注重各个流程的规范化管理及质量控制。现为中国病理学工作者委员会(CCP)技术组委员,广东省病理学会技术组委员,深圳市病理学会技术组副组长。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国家专利一项。   Guang yin Yu,of bachalor’s degree, Associate Chief  technicianof Pathological techniques, has been engaging in Pathological techniques forabout 20 years and also has a 3-year experience of teaching at college in theearly years. He especially specializes in Pathological techniques including HEstaining, Cellular staining, Special Staining, Immunohistochemicalstaining,EBER and so on. In recent years, he is  primarily responsible for teching and management of Pathological Technical unit. As a manager h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on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and quality control of each step. Currently, Heis not only the member both of Committee of Chinese Pathologists(CCP) and  Guangdong  Society of Pathology technician group, but also serveas a deputy group leader in Shenzhen Society of Pathology technician group. Besides, hepublished several papers both on domestic and abroad journals, and obtained anational patent.      
罗明华

罗明华

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从事病理学临床诊断10余年,擅长尤其在肿瘤病理、骨肿瘤病理、血液病病理、肾活检病理诊断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参与多项科研课题的实验操作、发表了专业论文十余篇。
李剑

李剑

副主任医师
专家简介: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王树滨

王树滨

主任医师
1.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级) 2.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病专委会委员(国家级) 3.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癌专业委员会和MDT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级) 4. 广东省医学会、广东省抗癌协会和医师协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常委(省级) 5. 深圳市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候任主委 6. 深圳市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主委 7. 深圳市医师协会肿瘤分会副会长
成官迅

成官迅

主任医师 教授
医学影像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省、市级多项科研及教学课题,发表SCI论文二十余篇。 担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心胸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感染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放射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常委、心胸影像专业组长,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放射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学会放射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副总编,《中国CT和MRI杂志》常务编委,《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临床放射学杂志》、《分子医学影像学》、《罕少疾病杂志》、《医学信息》编委。  
李天石

李天石

主任医师
PI备案类型: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1.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委会乳腺肿瘤修复学组副主任委员 2. 中国医师协会整形外科分会皮肤仿生修复学组委员 3. 中国女医师协会整形美容分会常务委员 4. 中国性学会私密整形与产业分会常务委员 5. 中国医促会肿瘤整形外科分会常务委员 6. 广东省科普作家协会新媒体与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 7. 广东省医学美容协会抗衰老分会副主任委员 8.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芯片与蛋白质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9.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整形美容分会常务委员 获奖情况: 1. 《鼻整形术后辅助固定装置》获北京大学发明专利奖 2. 《酒窝成形外固定器》获北京大学发明专利奖 3. 好大夫在线2016年度全国好医生 4. 好大夫在线2018年度全国好医生 5. 2019年南粤好医生 6. 健康160网站2017年度先锋医生 7. 健康160网站2019年度优秀医生 8. 健康160网站2020年度优秀医生 9. 健康160网站2021年度优秀医生,全国专病名医榜 10. 健康160网站2022年度最具影响力医生 11. 九三学社抗疫先进个人 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评价者盲、优效设计临床试验,评估微射流治疗系统用于减轻眼周皱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其他学术成功简介: 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及深圳市级课题多项,参与国家级课题多项,发表文章四十余篇,获国家专利十六项,其中发明专利三项,实用新型专利十三项,累计手术逾万例。擅长:眼整形,乳房整形,鼻整形,私密整形。其中眼整形患者及重睑手术后修复手术例数居全国前列,乳房整形(巨乳症)患者数量居全国前列。参编著作三部,其中作为分册副主编的《乳腺外科学原则与艺术》共三百万字,被称为乳腺外科领域的《圣经》。主编一部《乳腺外科学》。
熊祖应

熊祖应

主任医师 教授
职务:于2013-2023年任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肾内科主任,现退休返聘中 PI备案类型: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1. 中国医院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 2.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常委 3. 中国医师学会循证医学分会肾脏病学组委员 4. 中国预防医学学会肾病学会委员 5. 广东省肾脏病学会委员,广东省血液净化学会常委 获奖情况: 2018年首届深圳好医生提名奖 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熊祖应教授作为主要研究者(PI)长期致力于肾脏疾病领域的临床研究,主持并高质量完成了多项国际多中心、国内注册类药物临床试验(涵盖II-IV期),研究领域覆盖IgA肾病、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膜增生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疾病创新疗法的探索。其领导的团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规范的项目管理及高效的执行能力,在临床试验方案设计、受试者招募、数据质量控制及伦理合规性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多项研究结果直接推动新药获批或临床指南更新,为肾脏病诊疗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其他学术成功简介: 自2005年起,共培养硕士、博士和博士后60余人;承担国家级和省市级课题10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35篇。
贺丽娟

贺丽娟

副主任医师
职务:深圳市肾病学专业质控中心秘书 PI备案类型:药物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1. 深圳市医师协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秘书 2.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肾脏康复分会理事 3. 广东省基层医药会肾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4. 深圳市社区卫生协会深圳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5.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常委 6. 深圳市医院协会肾脏病与血液净化分会委员 获奖情况: 2022年肾达人全国病例大赛冠军 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贺丽娟医生作为Sub-I长期参与肾脏疾病领域的临床研究,协作完成多项项国际多中心、国内注册类临床试验(涵盖Ⅱ-IV期),研究方向聚焦慢性肾脏病(CKD)并发症管理、腹膜透析优化治疗等领域。作为科室临床试验骨干,协助PI完成项目全流程管理(如伦理申报、中心启动、监查对接),培养研究护士及CRC团队多人。
魏本林

魏本林

副主任医师
职务:教学主任 PI备案类型: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1.中国抗癌协会生育力保护分会委员、秘书长 2.中国抗癌协会整合妇科肿瘤委员会副秘书长 3.广东省医学会男科分会委员 4.广东省医学会男科分会儿童男科学组委员 5.广东省医学会性医学分会前列腺学组委员 6.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精准医学分会常务委员 7.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转化医学分会常务委员 8.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小儿泌尿外科分会常务委员 9.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泌尿外科管理分会委员 10.深圳市医师协会男科分会常务理事 11.深圳市医学会男科分会常务委员 12.深圳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 13.深圳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感染学组委员 14.《罕少疾病杂志》特约编委 15.《中国当代医药杂志》审稿专家 获奖情况: 2021、2022、2023年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优秀医师奖。2008年至2023年连续15年获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优秀员工奖。2021、2022、2023农工党深圳市委优秀党员称号等 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多项项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研究涉及创新靶向药物、免疫治疗、微创术式优化等方向。协助PI完成方案可行性评估、伦理材料递交及项目启动负责受试者筛选入组、知情同意、随访评估及安全性事件记录主导病例报告表(CRF)填写,确保数据真实性与完整性协调研究团队与申办方/CRO沟通,保障试验合规推进。 其他学术成功简介: 参与市级课题多项,参与深圳市泌尿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建设。
陈丽

陈丽

副主任医师
PI备案类型:药物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1. 深圳市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理事 2. 深圳市医院协会肾脏病与血液净化分会常委 3.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4. 深圳市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委员 5. 深圳市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作为Sub-I参与多项项药物临床试验,研究涉及系统性红斑狼疮、IgA肾病、CKD等方向。协助PI完成方案可行性评估、伦理材料递交及项目启动负责受试者筛选入组、知情同意、随访评估及安全性事件记录主导病例报告表(CRF)填写,确保数据真实性与完整性协调研究团队与申办方/CRO沟通,保障试验合规推进。
毕良宽

毕良宽

主任医师
PI备案类型: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1.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肿瘤学组青年委员 2.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肿瘤委员会微创学组委员 3. 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数字与人工智能学组委员 4. 中国研究性医院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快速康复学组委员 5. 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肿瘤学组委员 6. <<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编委;<<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编委;<<医学参考报>>泌尿外科专刊 编委;<<BJU中文版>>杂志编委。 获奖情况: 青年皖江学者,第一届全国”肾斗士”手术比赛一等奖 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作为多项国内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主要研究者(PI),毕良宽教授在泌尿系统肿瘤(如前列腺癌、膀胱癌、肾癌)的创新药物评价、微创手术技术应用及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围术期管理等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其他学术成功简介: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国家自然重点项目2项;主持省部级基金多项,包括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等;在国内外权威杂志上发表SCI论文40余篇,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
黄晓彦

黄晓彦

副主任医师
职务:深圳市泌尿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PI备案类型:药物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肾内科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获奖情况: 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B类),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后备级) 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作为Sub-I参与多项项药物临床试验,研究涉及IgA肾病、血液透析、慢性肾脏病等方向。协助PI完成方案可行性评估、伦理材料递交及项目启动负责受试者筛选入组、知情同意、随访评估及安全性事件记录主导病例报告表(CRF)填写,确保数据真实性与完整性协调研究团队与申办方/CRO沟通,保障试验合规推进。 其他学术成功简介: 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深圳市科创委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 在Kidney Int, J Intern Med, Am J Kidney Dis, Clin J Am Soc Nephrol, J Cachexia Sarcopenia Muscle, Clin Nutr, Nephrol Dial Transplant等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 担任Ann Intern Med, JAMA Intern Med, Kidney Int, J Am Soc Nephrol, Am J Kidney Dis, Clin J Am Soc Nephrol,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Hypertension等期刊审稿人。
李雅琴

李雅琴

副主任医师
PI备案类型:药物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1. 广东省医师协会肝病分会委员 2.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脂肪肝专业委员会 3.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4. 深圳市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学组委员 5. 深圳市医师协会肝脏病科医师分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 6. 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感染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作为Sub-I参与多项项药物临床试验,研究涉及乙型肝炎、脂肪性肝炎等方向。协助PI完成方案可行性评估、伦理材料递交及项目启动负责受试者筛选入组、知情同意、随访评估及安全性事件记录主导病例报告表(CRF)填写,确保数据真实性与完整性协调研究团队与申办方/CRO沟通,保障试验合规推进。 其他学术成功简介: 至今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篇,第一作者身份5篇,作为第一核心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深圳市基础研究重点课题各1项,主持院内学科骨干基金1项。
陈文科

陈文科

主任医师
职务:主诊医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消化内科IBD亚专业负责人 PI备案类型:药物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1.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炎症性肠病专家委员会委员 2. 广东省医师协会炎症性肠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3. 广东省药学会消化专委会IBD学组委员 4. 广东省医疗安全协会消化病学会常务委员 5.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炎症性肠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6.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炎症性肠病分会常务委员 7. 深圳市炎症性肠病专病联盟秘书长 8. 深圳市医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9. 深圳市医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0. 深圳市医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营养学组副组长 11. 深圳市医师协会消化内科医师分会理事会理事 12. 深圳市医师协会炎症与免疫性疾病专业委员会理事 获奖情况: 2021年1月“中国炎症性肠病区域诊疗中心” 2018年度“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 2019年度健康160“年度优秀医生” 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4年4次被评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门诊服务之星” 2023年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高级职称临床医师数字报告位列全院第1名 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陈文科医生作为主要研究者(PI)参与炎症性肠病、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胃肠病领域的临床研究,主导/协作完成多项项国际多中心、国内注册类临床试验(涵盖Ⅱ-IV期),其以扎实的专业能力、严格的伦理合规意识及高效的团队协作能力,在临床试验方案执行、受试者安全性监测、数据规范化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助力多项创新疗法研发及临床转化。 其他学术成功简介: 一、论文 1、食管乳头状瘤121例临床分析.黑龙江医药,2019,32(4):960-963 (第1作者) 2、乙肝肝硬化肝性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大医生,2019,4(30):22-24(第1作者) 3、IBD专病门诊在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中的价值研究.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0,25(2):214-217  (第1作者) 4、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疗效预测因素分析. 中国医药科学 ,2020,10(17):23-26(第4作者) 5、克罗恩病患者血清总25羟维生素D及细胞因子水平表达与疾病活动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22,37(1):195-198(第3作者) 6、Activation of P2Y1R impedes intestinal mucosa repair during colitis.Int J Biol Sci . 2023 Aug 21;19(14):4360-4375(第7作者) 7、A Novel Fibromodulin Antagonist Peptide RP4 Exerts Antitumor Effects on Colorectal Cancer.Pharmaceutics. 2023 Mar 14;15(3):944(第6作者) 二、著作 1、实用消化疾病诊治策略[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年。ISBN 978-7-5189-3569-7(编委) 2、范里,袁海锋,陈爱东,岳宏宇,杨宪武,王亚红. 实用消化科疾病诊疗新进展[M].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5月。ISBN 978-7-5719-0020-5(编委) 3、李卿,陈文科,杨驰,李丽,张荣刚. 现代消化内科疾病诊疗精要[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0.4。ISBN 978-7-5189-6486-4(主编) 4、徐速,陈文科,王永兵. 炎症性肠病临床思维与新进展.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年8月。ISBN 978-7-313-23253-3(主编) 三、专利 1、实用型新专利:胃液抽吸器。专利号:ZL 2020 2 2640435.6。授权公告日:2021年9月24日。 授权公告号:CN 214260173 U 2、实用型新专利:胃液收集器。专利号:ZL 2020 2 2847688.0。授权公告日:2022年4月5日。 授权公告号:CN 216169076 U  
黄磊

黄磊

主任医师
PI备案类型: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1.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重症肾脏学组委员 2.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危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3.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4.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5. 广东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务委员 6. 广东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专业常委 获奖情况: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奖,深圳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系统青年岗位能手,深圳市优秀医师,深圳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1.甲磺酸阿美替尼对比安慰剂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敏感突变阳性的II-IIIB期非小细胞肺癌辅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项随机、对照、双盲、III期、多中心临床研究; 2.一项评估Anifrolumab在活动性狼疮性肾炎成人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III期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3.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评估德度司他片(DesidustatTablets)治疗未接受透析的慢性肾病(NDD-CKD)贫血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的Ⅲ期多中心临床试验 其他学术成功简介: 主持及参与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
林志坚

林志坚

主任医师
PI备案类型:药物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获奖情况: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先进个人 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1. 评价注射用A型肉毒素(148kDA,不含复合蛋白)治疗原发性眼睑痉挛患者安全性、有效性和免疫原性的随机、双盲、剂量递增、安慰剂对照、多中心I期临床试验; 2. 一项评价甘露特钠胶囊(GV-971)长期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3. 甘露特钠(GV-971)胶囊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36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试验 其他学术成功简介: 帕金森病相关人工智能研究
徐平

徐平

主任医师
主要研究方向/擅长领域:肺癌,感染,呼吸介入,间质肺病,COPD等 PI备案类型: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1. 广东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 2. 广东省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常委 3. 广州抗癌协会呼吸介入学组副主委 4. 广东省呼吸与健康学会基层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5. 深圳市健康学会呼吸病分会副主委 6. 深圳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常委,呼吸介入学组组长 7. 深圳市抗癌协会肺结节专业委员会常委 8. 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 9.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10.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呼吸危重症专业委员会常委 11. 广东省呼吸专业委员会快速康复学组常委 12. 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呼吸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委 13. 广东省临床医学会深圳呼吸介入医联体副理事长 获奖情况: 深圳市优秀医师 深圳市优秀党员 广东青年五四奖章(团体) 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多项项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研究涉及肺癌,感染,呼吸介入,间质肺病,COPD等方向。协助PI完成方案可行性评估、伦理材料递交及项目启动负责受试者筛选入组、知情同意、随访评估及安全性事件记录主导病例报告表(CRF)填写,确保数据真实性与完整性协调研究团队与申办方/CRO沟通,保障试验合规推进。 其他学术成功简介: 主持在研临床研究项目2项,参加国际国内研究者发起的多中心临床研究2个,参与专家共识2个
刘雅洁

刘雅洁

主任医师
职务:放射治疗科主任 放射肿瘤学科带头人、放射肿瘤学教研室主任 放射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主任 药物临床试验(GCP)机构放射治疗专业负责人 PI备案类型: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1.岭南名医 2.中国医师协会放射治疗医师分会第三届委员会 委员 3.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 常委 4.广东省医学会肿瘤精准诊疗分会第一届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5.广东省女医师协会放射肿瘤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6.广东省女医师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7.广东省胸部肿瘤防治研究会脑转移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8.广东省医师协会放射治疗分会常委、腹部学组组长 9.广东省医学会放射肿瘤分会委员、近距离学组委员 10.北京大学放射肿瘤学系委员 11.深圳市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获奖情况: 2022年,获得临床研究项目入组特别贡献奖(一项评估研究者选择的单独放疗或联合西妥昔单抗的放疗激活的NBTXR3治疗不适合接受含铂药物方案化疗的老年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的III期(关键性阶段)研究 ) 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作为PI/Sub-I参与多项项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研究涉及肺癌、肿瘤的放射治疗及综合治疗等方向。主导/协作完成多项项国际多中心、国内注册类临床试验(涵盖I-IV期),其以扎实的专业能力、严格的伦理合规意识及高效的团队协作能力,在临床试验方案执行、受试者安全性监测、数据规范化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助力多项创新疗法研发及临床转化。 其他学术成功简介: 从事肿瘤放射治疗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年,擅长常见肿瘤的放射治疗和疑难肿瘤的诊治,重视患者的人文关怀。承担国家及省市级科研课题7项,发表SCI等论文40余篇,发明专利2项。《中华肿瘤防治杂志》、《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编委。
熊子波

熊子波

主任医师
PI备案类型: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1、中国康复医学会肾脏康复专委会委员 2、广东省医学会血液净化专委会委员 3、广东省血液净化质控中心专家组成员 3、深圳市肾病学专业质控中心主任 4、深圳市医师协会血液净化专委会主任委员 5、深圳市医学会肾脏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作为主要研究者(PI)/分中心主要研究者(Sub-I)长期参与肾脏疾病领域的临床研究,主导/协作完成多项项国际多中心、国内注册类临床试验(涵盖Ⅱ-IV期),研究方向血液净化及IgA肾病等领域。其以扎实的专业能力、严格的伦理合规意识及高效的团队协作能力,在临床试验方案执行、受试者安全性监测、数据规范化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助力多项创新疗法研发及临床转化。
陈旭辉

陈旭辉

副主任医师
PI备案类型: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1.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委员; 2. International Society to Advance Alzheimer’s Research and Treatment (ISTAART)成员; 3. 深圳市中医药学会脑康复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 4. 广东省卒中学会卒中后认知障碍分会委员; 5. 广东省医学会脑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 6.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脑卒中防治与康复分会理事; 7. 深圳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理事会理事; 8. 深圳市医学会第四届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9. 深圳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组员; 10. 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脑与神经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11. 深圳市医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1、甘露特钠(GV-971)胶囊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36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试验 2、3种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临床试验
王芬

王芬

副主任医师
PI备案类型:药物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1. 美国梅奥诊所、日本癌症研究会有明医院 访问学者 2. 深圳市卫健委菁英人才,IASLC 会员 3.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腹部肿瘤医学综合康复分会  常务委员 4. 中国抗癌协会纵隔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5. 中国抗癌协会肺部肿瘤整合康复专委会 委员 6.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胃肠肿瘤分会第二届委员会 常务委员 7.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8. 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肺癌多学科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9. 广东省医师协会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10. 广东省医学会肺部肿瘤学分会 委员 11. 广东省医学会消化道肿瘤学分会 委员 12. 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肺癌多学科治疗专业委员会 委员 13.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肿瘤心脏病学专业委员会 委员 14.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真实世界研究专委会 委员 15. 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 委员 16. 深圳市抗癌协会免疫治疗专委会 主任委员 17. 深圳市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18. 深圳市抗癌协会靶向治疗和个体化治疗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19. 深圳市抗癌协会青年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20. 深圳市抗癌协会临床试验委员会 常委委员 21. 深圳市抗癌协会胸部肿瘤专业委员会 委员 22. 深圳市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兼秘书 23. 深圳市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24. 深圳市医学会第四届罕见病专业委员会 委员 25. 深圳市医学会胸部肿瘤MDT分会委员会 委员 26.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编委 获奖情况: 深圳市优秀医师 深圳市优秀党员 广东青年五四奖章(团体) 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多项项药物临床试验,研究涉及肺癌肺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等方向。协助PI完成方案可行性评估、伦理材料递交及项目启动负责受试者筛选入组、知情同意、随访评估及安全性事件记录主导病例报告表(CRF)填写,确保数据真实性与完整性协调研究团队与申办方/CRO沟通,保障试验合规推进。 其他学术成功简介: 美国梅奥诊所、日本癌症研究院有明病院访问学者,深圳市卫健委菁英人才(骨干班),院内实用型临床人才。从事肿瘤内科诊疗工作20余年,致力于肺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以及妇科肿瘤、软组织肉瘤等综合治疗和转化性研究。担任院内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多学科协作(MDT)秘书;胸部肿瘤、肺癌、肺结节、胃肠道肿瘤MDT成员。作为主要研究者(PI)负责ClinicalTrials/CDE药物临床试验3项,ChiCTR临床试验4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多项省市级课题。担任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IF:20.121) 编委和审稿人;JNCC、WJSO、JTOCRR审稿人。 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 1.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201103017,应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喉乳头瘤、喉鳞癌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及其亚型的关系,2011/07/01-2014/11/04,1万元,已结题,参加 2.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200903066,肿瘤相关性疲劳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2009/07/01-2011/06/10,1万元,已结题,参加 3.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GJHZ20180420180754917,中美联合开发和建立肿瘤多学科协作与人工智能诊断与治疗应用平台研究,2018/09/01-2020/09/30,50万元,已结题,参加 4.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青年种子基金,JCYJ2018010,Norch1/CCDC3信号通路在卵巢癌腹膜转移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2018/12/31-2020/12/31,4万元,结题,主持 5.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320.6750.19088-10,信迪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KRAS突变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前瞻性单臂研究,2020/1/1-2022/12/31,5万元,已结题,主持 6.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BQE-TY-SSPC(2)-S-01,一项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2020/1/1-2022/12/31,10万元,未结题,主持 7.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企业联合基金,2021A1515220093,CCDC3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卵巢癌上皮间质转化及网膜转移的机制研究,2021/11/1-2024/10/31,10万元,未结题,主持 8.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22年度院内临床研究项目,一项评价外泌体PD-L1表达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PD-1/PD-L1治疗的疗效和毒性预测价值的研究(23号),2023/1/1-2025/12/31,10万元,未结题,主持;2022 代表性论文 (1)  Wang Fen# ,Wang Shuhang#,Wang Zhijie,Duan Jianchun,An Tongtong,Zhao Jun,Bai Hua,Wang Jie*,Phosphorylated EGFR expression may predict outcome of EGFR-TKIs therapy for the advanced NSCLC patients with wild-type EGFR.,J Exp Clin Cancer Res,2012.8.18,31:65~65 (2) Wang Fen, Molina J , Satele D , et al. A phase I study of the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hibitor Vatalanib in combination with Pemetrexed disodium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olid tumors[J]. Investigational New Drugs, 2018:1-8. (3) Wang Fen,Yuan X,Jia J,et al. Apatinib monotherapy for chemotherapy-refractory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A multi-centre, single-arm, prospective study.,Scientific Reports. 2020 Apr 8; 10 (1): 6058. (4) Wang Fen, Alex A. Adjei, Does the Lung Cancer Field Need Another Third-Generation EGF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Vol. 15 No. 6 (5) Wang F, Wang S and Zhou Q, The Resistance Mechanisms of Lung Cancer Immunotherapy. Front. Oncol. 10:568059. (6) Fen Wang, Feng Jin, Boran Cheng, Yue Zhang, Qing Zhou, Shubin Wang. The real‑world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nlotinib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and Clinical Oncology. 2022,148(7):1721-1735. (7)Wang F, Zhou Q. The Challenges of Third-Generation EGF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in the Therapy of Advanced NSCLC. J Thorac Oncol. 2022 Apr;17(4):481-486. (8)Yang L, He YT, Dong S, Wei XW, Chen ZH, Zhang B, Chen WD, Yang XR, Wang F, Shang XM, Zhong WZ, Wu YL, Zhou Q. Single-cell transcriptome analysis revealed a suppressive 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in EGFR mutant lung adenocarcinoma. J Immunother Cancer. 2022 Jan;10(2):e003534. (9)Fen Wang, Mingyi Yang, Weichi Luo, Qing Zhou, Characteristics of tumor microenvironment and novel immuno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Volume 2, Issue 4, 2022,Pages 243-262,ISSN 2667-0054. (10)Fen Wang#, Feng Jin, Shanshan Peng, Chen Li, Li Wang, Shubin Wang, Adipocyte-derived CCDC3 promotes tumorigenesis in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through the Wnt/ß-catenin signalling pathway,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Reports, Volume 35,2023, 101507, ISSN 2405-5808,
樊尚荣

樊尚荣

主任医师
PI备案类型: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新生儿复苏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母胎医学学组委员 任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副总编辑及Maternal-Fetal Medicine 、BMC Womens Health 和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编委等。 获奖情况: 华夏医学科技成果奖三等奖(2022年)和一等奖(2024年) 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作为主要研究者(PI)/分中心主要研究者(Sub-I)长期参与生殖器官感染领域的临床研究,主导/协作完成多项项国际多中心、国内注册类临床试验(涵盖Ⅱ-IV期),其以扎实的专业能力、严格的伦理合规意识及高效的团队协作能力,在临床试验方案执行、受试者安全性监测、数据规范化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助力多项创新疗法研发及临床转化。 其他学术成功简介: 负责或参加世界卫生组织合作课题、国家科技攻关(十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市级课题30余项,负责或参加制定疾病诊断和治疗指南、共识、标准50余项,参加二期、三期和上市后药物临床试验或研究项目近20项,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其中在SCI收录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周芬莉

周芬莉

主任医师
PI备案类型:药物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1.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脑血管病分会全国委员 2.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3. 中华预防医学会自由基分会青年委员 4. 广东省脑科学应用学会理事 5. 广东省脑科学应用学会神经感染分会常务委员 6.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AD分会委员 7. 广东省医学会脑小血管病学组专委 8. 深圳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理事 9. 深圳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痴呆认知学组组员 获奖情况: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教学查房一等奖,优秀医生,优秀教师,优秀规培带教老师 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多项项药物临床试验,研究涉及认知障碍,脑血管病等方向。协助PI完成方案可行性评估、伦理材料递交及项目启动负责受试者筛选入组、知情同意、随访评估及安全性事件记录主导病例报告表(CRF)填写,确保数据真实性与完整性协调研究团队与申办方/CRO沟通,保障试验合规推进。 其他学术成功简介: 2006年开展深圳首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2011年开展no-break bridging动静脉桥接治疗,2017年开展我院认知障碍亚专科和记忆门诊
关幸求

关幸求

主任医师
PI备案类型: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1. 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胃肠激素及神经内分泌肿瘤学组委员 2.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消化外科专业委员会神经内分泌肿瘤学组委员 3.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委会委员 4. 广东省医学会消化分会神经内分泌肿瘤学组委员 5. 广东省医疗行业消化内科管理分会炎症性肠病专委会委员 6. 深圳市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7. 深圳市抗癌协会胃肠间质瘤专委会委员 8. 深圳市炎症性肠病学组委员 9. 深圳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核心考官及兼职副教授 获奖情况: 2024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带教老师、2023年度优秀党员 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作为主要研究者(PI)/分中心主要研究者(Sub-I)长期参与炎症性肠病领域的临床研究,主导/协作完成多项项国际多中心、国内注册类临床试验(涵盖Ⅱ-IV期),其以扎实的专业能力、严格的伦理合规意识及高效的团队协作能力,在临床试验方案执行、受试者安全性监测、数据规范化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助力多项创新疗法研发及临床转化。 其他学术成功简介: 深圳市唯一神经内分泌肿瘤专病门诊,病人数在广东省居前列。 炎症性肠病门诊,深圳市病人数第一 内镜检查数量深圳市第一
吴淳

吴淳

主任医师
职务:病区负责人 PI备案类型: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1  广东省医院协会心血管介入管理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2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工作委员会 委员 3  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委员、介入心脏病学组常委、电生理常委 4  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心血管分会委员 5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会深圳分会 副主任委员 6  中国医师协会深圳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 获奖情况: 1  2007年深圳市第十一届十大杰出青年 2  2010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3  201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作为主要研究者(PI)/分中心主要研究者(Sub-I)长期参与心功能不全领域的临床研究,主导/协作完成多项项国际多中心、国内注册类临床试验(涵盖Ⅱ-IV期),其以扎实的专业能力、严格的伦理合规意识及高效的团队协作能力,在临床试验方案执行、受试者安全性监测、数据规范化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助力多项创新疗法研发及临床转化。 其他学术成功简介: 主要从事冠心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技术特长为冠心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诊疗,在高脂血症、高血压、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方面亦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数篇,出版专著2部,其中主编1部。作为PI参加国际、国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10余项。
王志坚

王志坚

主任医师
PI备案类型:药物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1. 中国高血压联盟理事 2. 深圳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內科学会常务理事 3. 深圳市医师协会老年病学会常务理事 4. 深圳市医师协会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预防控制学会常务理事 5.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6.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获奖情况: 深圳市优秀医师 深圳市优秀党员 广东青年五四奖章(团体) 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多项项药物临床试验,研究涉及高血压疾病领域方向。协助PI完成方案可行性评估、伦理材料递交及项目启动负责受试者筛选入组、知情同意、随访评估及安全性事件记录主导病例报告表(CRF)填写,确保数据真实性与完整性协调研究团队与申办方/CRO沟通,保障试验合规推进。 其他学术成功简介: 擅长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心力衰竭的诊治,在核心期刊发布论文数篇。
卢东晖

卢东晖

主任医师
PI备案类型:药物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广东省医师协会内分泌科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体重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体重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多项项药物临床试验,研究涉及糖尿病领域。协助PI完成方案可行性评估、伦理材料递交及项目启动负责受试者筛选入组、知情同意、随访评估及安全性事件记录主导病例报告表(CRF)填写,确保数据真实性与完整性协调研究团队与申办方/CRO沟通,保障试验合规推进。 其他学术成功简介: 1.2022年深圳市科创委立项《CDR1as作为miR-7海绵参与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JCYJ20220531093411025,金额15万 2.2022年北大医学部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基于临床路径的混合教学法在内分泌住院医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项目编号:2022YB19,金额1万 3.2021年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临床教学基地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临床路径教学法联合其他不同教学法在内分泌轮转实习生临床带教效果的评价性研究 》,项目编号:2021JD205 4.2022年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立项《医疗卫生“组团式”帮扶对龙川县人民医院能力提升建设的研究》项目编号:2022-WJMK-22 5.2022年深圳市卫生经济学会立项《医疗卫生“组团式”帮扶在县级医院能力建设中的成效分析研究》项目编号:202230,金额2万 6.2019年深圳大学医学部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能力培养的内分泌科住院医规范化培训学员创新病例培训计划》项目编号:201913   7.2020年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基础研究项目《环状RNA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鼠中的变化和意义》项目编号:JCYJ2020018,金额10万 8.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糖尿病足康复理疗装置》(专利号:ZL2020 2 1948344.2) 9.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改良糖尿病足取样器》(专利号:ZL2020 2 1940991.9) 10.Ying Le,Donghui Lu(共同第一),Meng Xue.Purinergic signaling in thyroid disease[J].Purinergic Signalling. 2022,(04):1-7 11.Guohui Zeng,Yongjin Su,Hongyu Liu,Donghui Lu(第一通讯作者).Is sudden deafness in non-diabetic patients affected by their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levels?[J].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2022,26(5):1668-1673 12.Yi-Chen Guo, Hao-Di Cao, Donghui Lu(第一通讯作者).Molecular mechanisms of noncoding RNA and epigenetic regulation in obesity with consequent diabetes mellitus development [J].World Journal of Diabetes.2023,14(11): 1621-1631 13.辛立,闪 莹,韦燕玲,卢东晖(通讯作者).深圳市成人体检人群血脂异常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罕少疾病杂志.2024,31(3):102-105 14.卢东晖,连晓芬,杨文韬,等.基于临床路径的多元混合教学法在内分泌住院医规范化培训中的探索[J].罕少疾病杂志.2024,31(1):110-111 15.卢东晖(审稿专家).肥胖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34053-3 16.卢东晖.2024年深圳市级新技术《院内血糖危急值管理的临床路径推广和应用》
胡国信

胡国信

主任医师
PI备案类型: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深圳市医师协会肝脏病科分会会长 深圳市肝占位暨疑难肝病联盟理事长 广东省医师协会肝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疑难肝病学组组长 广东省肝脏病学肝衰竭及人工肝专委会副会长等 获奖情况: 深圳市优秀医师奖、北京大学医学院优秀教学奖、中华医学会病毒性肝炎优秀论文奖、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 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作为PI参与多项项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作为2024年全院签署金额最多的科室及PI,临床经验丰富,倡导对外要主动联系和展示,加强与申办方及业界大咖的沟通交流,争取项目;对内则要夯实工作,丰富各类专病病源,临床试验各项工作指派专人专干,积极参研,保障入组,保证质量。 其他学术成功简介: 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级项目5项; 2.分布论文60余篇,,其中SCI 16篇,IF大于10分 3篇。
廖瑾岚

廖瑾岚

副主任医师
PI备案类型:药物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慧@析居家透析管理持续提升计划“深圳站首批培训专家/中国中药协会第二届肾病中药发展研究专委会 青年委员 获奖情况: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第五届中国医师节“优秀医师奖”/广东医学院优秀带教老师 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参与国际多中心、国家多中心IgAN、膜性肾病等新药药物物研究项目,完成情况良好 其他学术成功简介: 主持省级课题1项,参与国际多中心研究、全国多中心研究、国自然研究、市级课题研究等。发表SCI文章、国内核心期刊多篇。
吕国庆

吕国庆

主任医师
PI备案类型: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1.广东省医师协会结直肠外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2.深圳市医学会胃肠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获奖情况: 2020年8月被深圳市卫生健康委评为深圳市优秀医师 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目前作为PI 有6个关于胃癌和结直肠癌的药物临床研究,有1个手术器械的临床研究 其他学术成功简介: 目前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2024年7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Cell Biology》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研究成果:mTORC2-driven chromatin cGAS mediates chemoresistance through epigenetic reprogramming in colorectal cancer。
张红宇

张红宇

主任医师
PI备案类型: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1.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学分会委员 2. 中国医促会血液学分会委员 3. 广东省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常委 4. 广东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 5. 深圳市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6. 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细胞免疫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获奖情况: 曾获“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国(境)外人才研修优秀成果奖” 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至今承接药物临床试验项目共8项、与强生(3个多发性骨髓瘤)、百时美施贵宝等国际知名药企均有合作,研究者在临床试验中积极招募筛选受试者、严格按照GCP规范执行方案,得到申办者高度认可。 其他学术成功简介: 主持在研临床研究项目2项,参加国际国内研究者发起的多中心临床研究2个,参与专家共识2个
孙艳荪

孙艳荪

PI备案类型: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1. 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社区居家养老分会副会长老年医学学术团队组长 2. 广东省居家养老服务协会安宁疗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3. 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老年病中西医结合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4. 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痛风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5. 广东省医师协会老年医学科医师分会委员会委员 6. 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养生专业委员会委员 7. 深圳市老年病学会副会长 8. 深圳市医学会老年分会常务委员 9. 深圳市医防融合老年病学项目组副组长 10. 深圳市医防融合老年病学项目专家 11. 深圳医师协会老年分会常务委员 12. 深圳市医师协会老年分会理事 13. 深圳市生前预嘱协会委员 14. 深圳市福田区健康科普专家库健康科普专家 其他学术成功简介: 课题: (1)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临床研究, LCYJ2021034,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衰老解偶联蛋白2启动子-866G/A基因多态性分析, 2022-06 至 2025-06,10万元, 在研, 主持 (2) 叶澄海慈善基金会定向资助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特诊老年科每年100万元(共10年)。 文章: ⑴第一通讯作者,Xiao He; Yannv Qu; Xiaohong Lin; Jiapan Sun; Zhiru Jiang; Chaodong Wang; Yuanfei Deng; Fei Yan; Yansun Sun*; Self-assembled d-arginine derivatives based on click chemical reactions for intracellular codelivery of antigens and adjuvants for potential immunotherapy.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 2022,10,3491-3500 (PMID: 35403659,IF=7.57, JCR1区,article)   ⑵第一通讯作者,Xiao He; Yannv Qu; Su Xiong; Zhiru Jiang; Yaqin Tang; Fei Yan; Yuanfei Deng; Yansun Sun*; Functional L-Arginine Derivative as an Efficient Vector for Intracellular Protein Delivery for Potential Cancer Therapy, Journal of functional biomaterials,2023,14,301-313 (PMID: 37367265,IF=4.9, JCR2区,article)   ⑶第一通讯作者,Qu Y; Liu L; Wu C; Wei L; He X; SunYS; Biventricular Thrombosis Associated with Painless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Clinical Case Reports International, 2023, 7,1565(IF=0.35,Q4区,case report)   ⑷第三作者,Xiao He; Su Xiong; Yansun Sun Y ; Min Zhong; Nianting Xiao; Ziwei Zhou; Ting Wang; Yaqin Tang; Jing Xie ; Recent Progress of Rational Modified Nanocarriers for Cytosolic Protein Delivery, Pharmaceutics, 2023, 15(6): 1610 
纪玲

纪玲

主任技师
PI备案类型: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深圳市医学会主委、深圳市医师学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学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常委等获奖情况: 深圳市三八红旗手 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已负责完成40多个临床试验项目。 其他学术成功简介: 主要从事临床医学实验室管理、质量控制、临床生化等医教研工作,承担和参与多项国家、省、市级课题,在实验室精益化、智慧化管理和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相关领域发表数50多篇SCI论文。
于波

于波

主任医师 教授
PI备案类型: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1.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常委及注射美容学组组长 2. 中国整形与美容协会激光美容分会常委 3. 中华预防医学会皮肤病与性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 4.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皮肤病分会委员 5.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6. 广东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常委 7. 广东省医师协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常委及皮肤外科与激光学组组长 8. 深圳市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9. 深圳市皮肤和性传播疾病专业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获奖情况: 2016年4月被深圳市人民政府表彰为2015年度深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8年1月被深圳市卫计委评为2017年度深圳市卫生健康“十大杰出贡献奖”; 2019年3月被深圳市人民政府评获“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 2019年5月被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评为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 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全国多中心GCP牵头项目1项,主持GCP项目12项。 其他学术成功简介: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皮肤性病学专业博导,擅长损容性皮肤病诊疗及研究,培养硕博士研究生46名、博士后8名,主编或参编书籍5部,主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市医学研究基金十余项,近5年发表SCI论文30余篇。获得深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牵头发表全国专家共识3项。
荀安营

荀安营

副主任医师
PI备案类型:药物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1. 深圳市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委员兼学组秘书; 2. 深圳市炎症性肠病专病联盟秘书 3.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炎症性肠病分会委员 4.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炎症性肠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5. 广东省医疗安全协会消化病学分会常务委员 6. 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临床免疫分会委员 7. 深圳市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委员 8. 深圳市医师协会消化内科医师分会理事 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消化内科为深圳市第一个获得GCP资质的消化科亚专业,已完成多项研究。科室门诊量、住院人数长期保持全市前列。本人参与多项涉及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反流性食管炎等研究,在消化内科专业的GCP研究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孙德胜

孙德胜

主任医师
PI备案类型: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1. 国家超声诊断专业质控中心介入超声亚专业质控专家组成员 2.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超声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 3. 中华医学会第十届超声医学分会超声介入学组委员 4.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超声装备技术分会 副会长 5. 深圳市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  副会长 6. 深圳市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副会长 7. 圳市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介入超声专委会主任委员 获奖情况: 深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排名)、广东省医学科研奖(第一排名) 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一项以声诺维®为阳性对照,评估注射用全氟丙烷微泡超声造影成像用于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的有效性、安全性的前瞻性、随机、对照、开放、多中心的III期临床试验;评价无水乙醇注射液联合经皮穿刺抽液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盲法、对照的IV期临床试验 其他学术成功简介: 近年来主持国家科技部重大研发项目课题1项、主持国自然面上项目1项、联合主持国自然重点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课题项目4项、市级科研项目7项,获授权专利31项,成果转化5项;主编著作3部,参编著作5部;参与国内专业指南/专家共识6项,主持行业团体标准的1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及国内学术论文66篇;以第一排名获深圳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2023年入围全国超声医学领域学者影响力百强。2024深圳卫健特聘岗B类人才。
张春晖

张春晖

主任医师
PI备案类型: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1. 广东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  委员 2. 广东省医院协会生殖医学发展管理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3. 广东省临床医学会生殖医学专委会 常委 4.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生殖分会 常委 5. 深圳市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 常委兼学术秘书 获奖情况: 2023年度获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先进个人 2023年度获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优秀医师 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自2015年参加首个药物临床试验《follitrope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疗效和安全性的Ⅲ期临床研究》以来,至今已从事药物及器械类临床项目共11项,其中4项在研,7项已完结,现每个项目均进展顺利。本人在参与临床研究过程中亦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在每个项目中,本人均为入组贡献较大的医生,能切实有力地推动项目进展。 其他学术成功简介: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现主持一项深圳市科创委重点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其中2篇为临床研究文章。具体如下: 1. Zhang CH, Chen C, Wang JR, Wang Y, Wen SX, Cao YP, Qian WP. An endometrial receptivity scoring system basing on the endometrial thickness, volume, echo, peristalsis, and blood flow evaluated by ultrasonography. Front Endocrinol (Lausanne). 2022 Aug 9;13:907874. doi: 10.3389/fendo.2022.907874. PMID: 36017318; PMCID: PMC9395662. ( IF=6.2,SCI,第一) 2. Zhang CH, Wu F, Wu Z, Sun B, Chen C, Qian W. Early Follicular Phase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Addition May Improve the Outcomes of 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n Patients With "Unpredictable" Poor Response to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ntagonist Protocol. Front Endocrinol (Lausanne). 2021 Oct 11;12:739773. doi: 10.3389/fendo.2021.739773. PMID: 34707571; PMCID: PMC8544820. ( IF=6.2,SCI,第一) 3. Lei WL, Li YY, Hou Y, Liu C, Qian WP, Sun QY, Zhang CH. Toxic effects of patulin on mouse oocytes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sms. Toxicology. 2021 Dec;464:153013. doi: 10.1016/j.tox.2021.153013. Epub 2021 Oct 27. PMID: 34718031. ( IF=5.428,SCI,第一通讯) 4.Chang H, Li J, Zhang C, Qian W. Octocrylene exposure impairs mouse oocyte quality by inducing spindle defects and mitochondria dysfunction. Toxicology. 2022 Sep;479:153306. doi: 10.1016/j.tox.2022.153306. Epub 2022 Aug 29. PMID: 36049589. (IF=5.428,SCI,共同通讯) 5. Zhang CH, Wang ZB, Quan S, Huang X, Tong JS, Ma JY, Guo L, Wei YC, Ouyang YC, Hou Y, Xing FQ, Sun QY. GM130, a cis-Golgi protein, regulates meiotic spindle assembly and asymmetric division in mouse oocyte. Cell Cycle. 2011 Jun 1;10(11):1861-70. doi: 10.4161/cc.10.11.15797. Epub 2011 Jun 1. PMID: 21552007. ( IF=5.428,SCI,第一) 6. Zhang CH, Qian WP, Qi ST, Ge ZJ, Min LJ, Zhu XL, Huang X, Liu JP, Ouyang YC, Hou Y, Schatten H, Sun QY. Maternal diabetes causes abnormal dynamic changes of endoplasmic reticulum during mouse oocyte maturation and early embryo development. Reprod Biol Endocrinol. 2013 Apr 19;11:31. doi: 10.1186/1477-7827-11-31. PMID: 23597066; PMCID: PMC3637269. ( IF=5.428,SCI,第一)
李金瑛

李金瑛

主任医师
PI备案类型: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北大医学部视光学系专家成员,中国医师协会全身性疾病相关眼病学组委员,广东省防盲技术指导组专家 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眼科有一支经验丰富的医护技团队,病源充足,项目立项后入组快,能按质按量的完成临床研究。目前已完成器械类、药品类临床项目6项,在研6项 其他学术成功简介: 参与或主持国自然、省市级课题7项,发表SCI20余篇
窦侠

窦侠

主任医师
PI备案类型:药物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变态反应学组委员 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作为主要研究者(PI)/分中心主要研究者(Sub-I)长期参与皮肤领域的临床研究,主导/协作完成多项项国际多中心、国内注册类临床试验(涵盖Ⅱ-IV期),其以扎实的专业能力、严格的伦理合规意识及高效的团队协作能力,在临床试验方案执行、受试者安全性监测、数据规范化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助力多项创新疗法研发及临床转化。   其他学术成功简介: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市级基金7项,发表SCI论文40余篇。
吴琳

吴琳

副主任医师
PI备案类型:药物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注射美容学组秘书;广东省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外科与美容专业组秘书;广东省整形美容协会皮肤美容分会委员 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参加药物临床项目10余项,其中担任PI 3项;参加器械临床项目4项;临床研究经验丰富 其他学术成功简介: 近5年主持或参与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深圳市级科技项目2项;发表期刊论文1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完成学术论文5篇;2019年参与制定“透明质酸面部填充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治疗专家共识”;2022年作为执笔者参与制定“真皮注射交联透明质酸改善肤质的共识”;2023年作为执笔者参与制定“肉毒毒素注射在皮肤美容中应用的专家共识(2023版)”
叶庭路

叶庭路

主任医师
PI备案类型:药物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1、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激光与物理治疗学组委员 2、广东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第十三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3、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皮肤性病学教育协会  副主委 4、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皮肤性病学教育协会  副主委 5、广东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第十三届委员会皮肤病理与皮肤肿瘤学组 委员 6、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 常委 7、深圳市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  副主委 8、深圳市生物医药促进会皮肤美容专业委员会  副主委 9、深圳市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 委员 10、深圳市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  理事 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作为研究者,近3年参与临床研究项目共12项,其中药物10项,运行8项,结题2项,其中5项为医学美容相关项目;器械2项,运行2项,均与医学美容相关。 其他学术成功简介: 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院级科研课题7项,发表SCI文章6篇,国内专业核心期刊30余篇。
李慧

李慧

副主任医师
PI备案类型: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社会任职主要有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医美与艺术分会第一届理事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皮肤疤痕分委会委员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医美互联网与自媒体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医学会皮肤科分会美容与光电学组成员 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皮肤科分委会委员等。 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至今参与药物临床试验9项及器械临床试验1项(7项在研,3结题),其中10项被授权为Sub-I。参与项目以美容皮肤科相关为主(6项药物,1项器械),痤疮、银屑病、特异性皮炎等各一项。目前在研项目进展顺利。 其他学术成功简介: 参与国家、省、市各项基金多项;发表论文10余篇。
黄海艳

黄海艳

副主任医师
PI备案类型:药物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二届皮肤病康复专业委员会毛发疾病康复学组委员 广东省麻风皮肤病防治协会毛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获奖情况: 2024年度北京大学深圳年度优秀医生 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1,“评估他扎克林乳膏治疗中度寻常性痤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多中心、随机、单盲、阳性药平行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深圳分中心PI; 2,评价TQH2722注射液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受试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I期临床试验 ,深圳分中心PI 3,其他多个项目,sub-I 其他学术成功简介: 1,Wang, Lijuan; Ding, Xiaolan; Huang, Haiyan H ; Li, Zhen; Li, Man; Du, Juan; Zhang, Jianzhong; PINK1 in normal human melanocytes: first identification and its effects on H2O2-inducedoxidative damage,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Dermatology, 2021, 46(2): 292-299 2,Qin Xiaolei; Huang Haiyan H ; Zou Yanfen; Yu Bo; Tu Ping ; Cosmetic therapies for Chinesepatients with acne taking concomitant or recent intake of oral isotretinoin: A retrospectivestudy, 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 2023, 2023(00): 1-8 
吴瑞芳

吴瑞芳

教授
职务:妇产科学研究所所长 PI备案类型: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任中华预防医学会生育力保护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妇产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和《中华妇产科杂志》编委等职 获奖情况: 国家级突贡专家,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中国医师奖、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发展贡献奖获得者。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作为PI参与多项关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妇科炎症等的临床研究(含药物和器械),临床经验丰富 其他学术成功简介: 从事妇产科工作40年,擅长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与妇科肿瘤的诊治。研究成果获 12 项省部级科技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
王云飞

王云飞

主任医师
PI备案类型:药物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1.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优生优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2. 中国抗癌协会生育力保护专委会常务委员; 3.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妇科肿瘤专委会副秘书长; 4. 广东省医师协会子宫内膜异位症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5. 广东省抗癌协会卵巢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6. 深圳市抗癌协会老年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7. 深圳市医师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获奖情况: 1. 2016年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中青年医师演讲比赛二等奖; 2. 2017年山东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青年医师演讲比赛获得⼆等奖; 3. 2018年山东省医师协会宫腔镜医师分会青年医师手术视频比赛获得一等奖; 4. 2020年第六届国际妇科内镜新技术“泰山论坛”中青年医师手术视频大赛妇瘤组一等奖; 5. 2020年第二届齐鲁妇女卫生保健论坛手术视频大赛一等奖; 6. 2021年山东省医师协会宫腔镜医师分会青年医师手术视频比赛二等奖; 7. 2021年山东省医师协会妇科微创医师分会青年医师手术视频比赛一等奖指导师  ; 8. 2022年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妇科肿瘤分会手术视频比赛二等奖; 9. 2022年山东省医学会鲁西南赛区普妇组第一名; 10. 2023年山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中青年手术视频总决赛一等奖; 11. 2024年全国妇科单孔手术视频展示决赛二等奖。 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参与“评价艾拉戈克钠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度至重度疼痛患者有效性、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在研 参与“XLF055多次给药对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及有效性研究”,在研 参与“保妇康栓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P16 阳性的 CINII)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Ⅱ期临床试验”,在研 其他学术成功简介: 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课题9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9篇;发表专著1篇。
马开东

马开东

主任医师
PI备案类型:药物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1. 中华医学会围产分会重症组委员 2. 广东省医学会母胎医学分会常务委员 3. 广东省医师协会母胎医学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4. 深圳市医学会妇产学会常务委员 5. 深圳市医学会母胎医学分会常务委员 6. 深圳市医学会医学微生态分会常务委员 获奖情况: 2005年深圳市科技优秀论文奖 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2023-043 保妇康栓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P16 阳性的 CINII)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Ⅱ期临床试验 2024-033 阴道用乳杆菌二联活菌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Ⅲ期临床研究 其他学术成功简介: 山东大学妇产科博士,复旦大学妇产科学博士后, 哈佛医学院临床研究访问学者。从事妇产科专业三十余年,具有坚实的妇产科理论、娴熟的临床操作技术,能解决复杂疑难病症或重大技术问题。主要专业擅长:优生与遗传咨询及干预;生殖内分 泌疾病;复发性流产的诊治;高危妊娠的诊疗;宫内胎儿的诊断治疗;产科疑难及危急重症的治疗。
罗涛

罗涛

主任医师
PI备案类型: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1.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协会围术期基础与转化医学分会常委 2.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协会围术期器官保护分会常委 3.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麻醉医学装备学组委员 4. 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常委 5. 广东省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常委 6. 深圳市医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7. 深圳市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8. 深圳市医院协会麻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获奖情况: 2014年入选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 B 类人才及深圳市实用型临床医学人才,2017年入选深圳市福田英才,2018 年入选广东省医学杰出青年人才 其他学术成功简介: 近 3 年科研情况(承担科研项目、获奖成果、发表论文等) 主持科研项目 (1)术中目标体温管理对老年肿瘤大手术患者术后谵妄及远期预后的影响: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深圳医学科学院临床研究专项基金,2024-1 至 2027-12;200 万元,参研单位 (2)HV1 调节小胶质细胞极化参与围术期神经认知紊乱的机制研究;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面上项目);2020-07 至 2023-07,10 万元,主持(3)羟乙基淀粉(万衡)与醋酸林格液容量替代治疗对大手术高危患者术后并发症或死亡的影响;吴阶平医学基金会 320.6750.;2022-5 至 2024-5;15 万,主持 (4)HIF-1 信号通路介导全身麻醉药对肿瘤复发转移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广东省科学技术厅;2021-09 至 2023-08;5 万,主持 (5)硬膜外小剂量羟考酮对分娩镇痛爆发痛的抑制作用: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广东省药学会;2023-05 至 2027-05;5 万,主持 发表论文 ( 1 ) Wang, Xihua; Sun, Lingbin; Guan, Shuyuan; Yan, Hong; Huang, Xirui; Liang, Mingjin; Zhang,Rui*; Luo, Tao* ; Cyclin-dependent kinase 5 inhibitor attenuates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neuroinflammation through metabolic reprogramming,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2022, 929:0-175118 (IF=5.0,SCI,通讯) ( 2 ) Guan Shuyuan; Sun Lingbin; Wang Xihua; Huang Xirui; Luo Tao* ; Propofol inhibits neuroinflammation and metabolic reprogramming in microglia in vitro and in vivo,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2023, 14: 0-1161810 ( IF=5.6,SCI,通讯) (3)Jiang, Zhencong; Xiao, Jun; Wang, Xiaoqing; Luo, Tao* ; The effect-site concentration of remifentanil blunting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responses during anesthesia induction with etomidate: a dose-finding study, BMC Anesthesiology, 2023, 23(1): 0-225 ( IF=2.2,SCI,通讯) (4)Sun, L., Wang, X., Guan, S., Chi, L., Liang, M., Lu, X., & Luo, T. (2024). Inhibition of voltage-gated Hv1 alleviates LPS-induced neuroinflammation via regulation of microglial metabolic reprogramming. 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 127, 111361-111361.(IF:5.6,SCI,通讯) (5)Guan S, Sun L, Wang X, Huang X, Luo T. Isoschaftoside Inhibits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Inflammation in Microglia through Regulation of HIF-1α-Mediated Metabolic Reprogramming.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22 Nov 23;2022:5227335.(IF:2.65,SCI,通讯) (6)Gao H ,Wang J ,Zhang R , et al.Recent advances in neural mechanism of general anesthesia induced unconsciousness: insights from optogenetics and chemogenetics[J].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2024,151360864-1360864.(IF:5.6,SCI,通讯)
杜辉

杜辉

主任医师
PI备案类型: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1、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委员 2、广东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委员 3、中华预防医学会生育力保护分会生育保存与重塑学组成员 4、广东省妇幼院保健协会妇科专业委员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组组员 5、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妇科专业委员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组组员 6、广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子宫颈病变与阴道镜学组学组成员 7、深圳市预防医学会妇科肿瘤防治委员会委员 8、深圳市医师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9、深圳市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理事会理事 获奖情况: 1、2014年 深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HPV检测作为宫颈癌初筛的大人群筛查模型建立与推广》。排名第二。证书编号:2014-J-47-D。发证日期:2015年8月。 2、2017年华夏医学科技奖。自取样HPV检测为人群宫颈癌筛查模式的建立与应用。二等奖,排名第二。证书编号:201702033P1002. 3、2018年深圳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宫颈鳞状上皮低度病变及阴道镜下隐匿型高度病变管理的研究》。证书编号:2018-J-2-59-R。排名第一。 4、2019年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宫颈癌防控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大规模人群推广应用》。证书编号:201944112003,排名第二。 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1、适用于中低收入国家的便携式热消融治疗仪和以气体为基础的冷冻治疗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2/3级的治疗效果的比较。和美国NIH合作,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为中国区组长单位,本人具体实施者,已完成患者募集和85%的12个月随访(终点时间)。 2、基因测序仪(MGISEQ-2000)关于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临床试验.。 主要研究者    申办方:武汉华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为组长单位,已顺利完成。 3、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试剂盒(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测序法)临床试验        人乳头瘤病毒(HPV)核酸分型分析软件临床试验, 试验编号2020-033,主要研究者 申办方:华大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为组长单位,已完成。 4、安慰剂对照评价保妇康栓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带下病之湿热瘀滞证)有效性和安全性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参与单位之一(主研人员),已顺利结题 5、评价艾拉戈克钠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度至重度疼痛患者有效性、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Sub-I),试验编号2023-026  其他学术成功简介: 1、作为副主译,翻译的“妇科肿瘤手术治疗学-”科学出版社2022年8月出版 2、发表研究论文50+篇
邓玉清

邓玉清

主任医师
PI备案类型: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中国女医师协会母胎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围产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妇产专委会常委,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产前诊断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获奖情况: 深圳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做为PI,圆满完成2项临床意义重大的器械类临床研究。  其他学术成功简介: 作为第一负责人,顺利完成了多项医学基础研究。
陈说

陈说

副主任医师
职务:内分泌专业组GCP秘书 主要研究方向/擅长领域: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眼病 PI备案类型:药物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1. 广东省药学会心血管代谢疾病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 2.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糖尿病学管理分会委员 3. 深圳市医师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理事 4.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肥胖与体重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5. 深圳市健康管理学会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6. 深圳市健康管理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获奖情况: 1. 2013年安立泽全国内分泌医师辩论赛 南区冠军 2. 2015年华润双鹤 广东省青年内分泌医师演讲比赛 优秀奖 3. 2018年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第三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临床病例分析大赛优秀奖指导教师 4. 2019年辉瑞2618血脂管理演讲比赛华南赛区优秀奖 5. 2020年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抗疫先锋医师 6. 2023年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内分泌鹏城论坛鹏城杯辩论赛冠军   参与临床研究经验: 内分泌专业组GCP秘书,甲状腺亚专业组长,参与GCP项目10项(3项在研,7项结题),全部被授权为Sub-I,参与项目以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药物为主(9项药物、1项器械),临床经验丰富,熟练掌握GCP入组流程  其他学术成功简介: 1. 2007年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获得临床医学学士学位 2. 2010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获内科学硕士学位 3. 2010年至今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内分泌科工作 4. 2016年完成北京大学医学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5. 2023年在卫健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进修学习半年 6. 承担及参与国家、省市级别的科研项目,参与多项国内外多中心药物临床研究,在国内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李瑞珍

李瑞珍

主任医师 教授
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副导师,国外医学妇产科分册等多家杂志编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光动力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科微创专委会宫腔镜腹腔镜学组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妇科肿瘤预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5余年,对妇产科疾病诊治和抢救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培养硕士研究生12名。在国家核心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外文版论文2篇,著书3部。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3项,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河北医科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一项,获中华医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项。曾主持多项省级科研项目,参与多项国家级项目。擅长:对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妇科常见病及妇科各种疑难杂症等均有较深入的研究。
彭雁忠

彭雁忠

主任医师 教授
北大医院肝病肠道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医学部感染学系委员、广东省医师学会肝病副主委、深圳市医师协会肝病专科会长。
杨尚琪

杨尚琪

主任医师
杨尚琪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研究生导师,1998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外科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0年博士后出站于复旦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2005年在美国洛杉矶南加州大学医学院肿瘤中心接受泌尿外科肿瘤手术培训。先后在河南医科大学郑州市泌尿医学研究所,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从事泌尿外科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现任深圳市医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罕少见疾病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器官移植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学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泌尿腹腔镜学分会常务委员,结石病学分会委员。
夏曦

夏曦

主任医师
生殖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留美耶鲁大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中国医促会生殖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生殖健康专委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辅助生殖技术监测评估专委会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生殖医学与生殖伦理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生殖健康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生殖医学分会青委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和深圳市医学会生殖免疫与优生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生殖内分泌及妇产科医、教、研工作近二十年。在各种常见生殖内分泌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复发性流产、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卵巢功能减退等)及不孕症的规范化诊治方面积累了较丰富临床经验。在国内较早开展女性生育力保护的临床转化研究,承担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十余项科研课题,发表SCI论著60余篇(其中第一作20余篇),累计他引次数逾百次,研究成果曾受邀在美国生殖医学年会(ASRM)和欧洲生殖医学年会(ESHRE)进行大会发言。参编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生育力保护与生殖储备》。先后入选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和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和胡润榜•平安中国好医生、岭南名医录等。
任明明

任明明

主任医师 副教授
科行政副主任(主持工作)北大医学部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学术任职: 亚洲心脏瓣膜病学会(AAHVD)中国分会 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专业委员会 全国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医师协会 心血管外科/血管外科/微创外科 分会委员会 委员; 深圳市医师协会 心血管外科/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 副会长 深圳市医学会 心血管外科/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深圳市医师协会结构性心脏病/心脏重症分会 副主任委员; 深圳市医学会肺动脉高压专业学组 副组长; 深圳市医院管理者协会HTA与DRG管理应用中心委员。   完成各类心血管外科手术3000余例。熟练掌握先心病、瓣膜病、外周血管病、冠心病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尤其擅长结构性心脏病、血管病的微创治疗。2016年公派美国迈阿密医学中心主攻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经皮二尖瓣钳夹成型术。深圳地区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手术量最多术者,率先开展各类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和左心耳封堵,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下肢动脉的微创介入治疗,积极推动心衰的辅助治疗。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参与省市级课题多项。  
陈俊辉

陈俊辉

主任医师
肿瘤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微创介入科主任。作为临床肿瘤学科带头人,从事肿瘤学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年。主持包括国家高新科技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科研课题近20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近100篇。现任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疼痛医师协会中国分会癌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CSCO光动力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超声介入和肿瘤消融治疗协作委员会常委等学术职务。现任《肝癌》杂志副主编,《中国肿瘤临床》、《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现代肿瘤医学》、《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分册?英文版》、《现代医学与临床》及《实用医学杂志》编委。 门诊出诊时间: 1、周四上午8点-12点 2、特殊情况网上预约
吴军

吴军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博士后。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常委、深圳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神经内科专业工作20余年。擅长脑血管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杂志编委、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精神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
邹兵

邹兵

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消化内科主任兼内科教研室主任。曾在部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工作近16年,1999年4月起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工作。从事消化内科专业39年,擅长胃肠疾病和肝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对消化系统肿瘤、炎症性肠病和消化系统疑难杂症的诊治有较深的造诣,能熟练开展各种内镜下诊治技术。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持并参与省、市级科研项目多项。现担任广东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消化内科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药学会消化专家委员会常委、深圳市医学会消化病专委会主委、深圳市医学会消化病专委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组长、深圳市炎症性肠病专病联盟理事长。
张国伟

张国伟

主任医师
肝胆胰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外科学博士,美国梅奥诊所博士后,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者,学术型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美国胰腺病协会成员,美国胃肠内镜外科医师协会成员,美国肝胆胰协会成员,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学会肝胆外科学分会会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肝胆胰消化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肝胆胰外科组第四届成员。主要从事胰腺疾病、肝癌、肝内胆管癌的临床与科研工作。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